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的焦虑何处安放?

新学年,在学校一起玩得开心的小伙伴忽然要去欧洲上学。一位朋友的儿子从那所崭新的国际学校转学去了加拿大,这是他们从大洋彼岸回归北京不到两年之后。

朋友的孩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好几个培训班,一个学前班的小朋友也在为幼升小的入学考试做准备,报了一个辅导班。

亲戚家的儿子国际象棋比赛得了大奖,同学的女儿大提琴拉得真棒。

明年孩子就要小升初了,到底是什么政策?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出来?

学校老师在微信群里提出了新学年的新要求,特别叮嘱对薄弱的科目要尽早去校外补习。

孩子在学校和小伙伴关系怎么样?班里有没有易怒的家长?

这里,忽略家有中考生、高考生的妈妈,彼时的父母,焦虑达到了峰值。

看到这些如爆炸般的信息,家有宝娃的妈妈不焦虑都不对了。而这远远不是奔涌而来的各种消息的全部。

我要静静。先来一碗百合莲子羹,缓缓恼人的秋燥。

望着蓝天白云,想一想,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希望孩子过幸福的生活,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不是让TA进入一所好学校。我们认识的基础在于好学校必然等于幸福生活。

我们今天投入全副精力所追求的幸福生活是孩子们认为的幸福生活吗?那一定是我们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求乎其上,得乎其中。必然不错。但生活中的所谓上,不仅仅是考试的好成绩和一所好大学。幸福生活的意义是多层次的,其中的重要一点在于,过TA自己要的生活。

孩子们从出生就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我们替TA做了无数的选择,千万不要掉入一个直线的陷阱:花钱补习=好的学习成绩=好学校=好大学=好工作=幸福生活。

所有的机动性在孩子的教育上都纳入了这条直线。孩子的时间不断地被压榨,提前学习、超量学习成为共识。

孩子们长大了,生活会越来越好,一定是大概率事件。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以今天我们的思维能力,帮孩子选择最适合TA的学校和学习方式,尽我们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有每日每时的努力,更要有静待花开的从容。

不要期待社会和学校为你的孩子做出样样顺心的安排,好的教育总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家里有焦虑的妈妈,希望有不那么焦虑的爸爸,或者,不那么焦虑的爷爷奶奶,生活还要继续,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

适度的焦虑可以使我们警醒,但不要传染过分的焦虑给孩子。

当我们奋力奔跑的时候,要时时记得看一下我们为什么奔跑?跑向哪里?

前文:试一试,点燃孩子的内在动力

推荐:从心里欣赏孩子,你做到了吗?

本公众号所有图文均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自“摇摇晃晃地长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你也为孩子教育焦虑,不如试试这三个方法
如何处理刚上学孩子分离焦虑,快来看这里!
如何把对孩子的担忧和焦虑转化成信任和鼓励?
妈妈 我吃的不是手是对你的依恋
家有高三毕业生,父母可以这样关心TA
点这里↘|读荷式幸福育儿经,为你引爆宝宝幸福“荷”能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