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解无力感

陪孩子长大的过程,做父母的,无数次体会到无力感。有些说法,更让人抓狂。看到一篇文章,说把女儿送到北大读书,是爸爸拼尽全力的结果,顿时,孩子没去北大读书的爸爸妈妈们不淡定了,心中的无力感油然而生。检讨自己,是不是哪些地方没做好耽误了孩子。其实,我们都明白两件事,能不能上北大,有很多因素决定;即使上了北大,又怎么样?(此处若干粒酸葡萄)这只是18岁的人生故事。

我们体会无力感的情景历历在目:

第一天送幼儿园,娃娃哭着进去,妈妈哭着出来。那种无可奈何,多年以后想起来,心里依然充满酸楚。

上小学了,明明很上进的孩子,偏偏三好学生没选上,孩子回家哭诉。爸爸妈妈恨不能自己跑去学校找老师同学理论,但理智说不可以。看着娃的眼泪,我们无计可施。

上中学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不会做,愁容满面地坐着,看着作业发呆,甚至哭起来。当妈的在身边,手足无措。娃不会的,我也不会啊。

按照平时成绩报考了中意的学校,但因为考试发挥失常,或者今年的录取分数突然跳升,与梦校无奈错过。

孩子长大了,要嫁娶的人并不是父母中意的,父母心有戚戚。

怎样才能与一波又一波涌来的无力感和谐相处?不让它长时间统领自己的情绪,不干扰孩子的成长?

正视无力感。放眼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它无处不在。无论你是谁,这个世界上,总有力不从心的事情。今年的疫情,从另一层面说明了这一点。纵使各国呼风唤雨的政要,也奈何不了小小的病毒。全世界沉没在无力感的汪洋中无法自拔。

欣然接受无力感。承认世事并不是一切尽在掌握,自己生活上、事业中有很多让人无奈的事情尚且如此,何况孩子的事情,说到底也是别人的事情。尽管心有不甘,但我们必须以满怀的欣喜接受生活的赐予。

生活有时候会给我们一些错觉,以为凡事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但事实并非如此。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只是我们的努力,其他的只能交给命运。

父母和孩子要建立彼此的距离感,孩子的事情就是孩子的事情,不是爸爸妈妈的。只有父母跳脱出来,才能帮助孩子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在父母的无力感中锤炼自己的能力。有些路就是要自己走,有些坑就是要自己摔下去、爬出来。

分离的痛苦是生命的无奈,每对父母子女都注定要经历,这是成长的功课,任谁也无法逃脱。

课业的难题或许可以联系孩子的任课教师,跟老师讨论一下,这份作业是不是太难了,是否暴露了孩子哪个方面的弱项,怎样帮助孩子。或者考虑请校外的专业人士帮忙。

外部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喜恶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对于有能力做出决定的孩子,把决定权交还,这是迟早的事情,TA的人生TA做主。

18年难免不碰到事儿,碰到了怎么办?默念这段话:神啊,请赐予我宁静,好让我能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勇气,好让我能改变,我能去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睿智,好让我能区别,以上这两者的不同。

这段话称作宁静祷文,最早是由神学家尼布尔开始的无名祈祷文,有许多不同的翻译版本,这里抄录的是洪宋弦的译文。

面对孩子,我们需要冷静面对无力感。不要将这种无力感传染孩子,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信心,帮助孩子调动内在的动力,勇敢面对。

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滋养内心,以坚韧而强大的精神支柱应对无力感。时间会冲淡一切,释怀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前文:娃的私人定制

推荐:妈妈的平常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告别“自杀式”陪写作业只能靠自己!
“儿子沉迷游戏,父亲3个举动把他送进北大”,孩子未来有多出色,就看父母今天有多狠心
[转载]优等生锻造法则(一)
孩子逼着才能学?人大附中班主任:做对一件事,不逼也可以
湖报大院里的“北大小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