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信刘伯温,本来有能力自己做老板,却没做?一辈子拼死拼活给人打工,最终被老板玩死!

先请大家看一下上面几幅图,哪一个是韩信?哪一个是刘伯温?

在历史上,这样两个人,完全有能力做皇帝做老板,却没敢去做,一辈子都在拼死拼活给人打工。

结果临到末了,却被老板算计,落得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白白为人家做嫁衣裳,一辈子辛辛苦苦兢兢业业,最终两手空空,空负了一番才华,也空落了一世虚名。

这两个人就是韩信和刘伯温。(除此二人,还有谁?

我们先说刘伯温,因为韩信的反骨已经名闻于世,而且最后也确实是反了,虽然没有反成功。但刘伯温真的是一辈子都谨小慎微,好像从没有想到反,但确实是有反的才能,以至后人都一直为他惋惜。

他们两人都生于乱世,都面临改朝换代的最好时机,一个人想反没敢反,等到真正反时,却已经没了机会没了条件;另外一个人一辈子受压抑被欺负,却一直似乎没有敢想反。

刘伯温,活了65岁,前面50岁,都在元朝做官,或隐居,一直不得志,空有一肚子经天纬地的才能,却不得为元朝所用。

元朝政府偶尔起用他,也是借刀杀人,同时却又处处防着他,属于管着用,压着用,实际上政府根本就看不起他,只把他当奴隶,还动不动就找个借口把他抓起来,前前后后好几次,任谁,谁都会伤透了心。

可是刘伯温又看不起当时雄起云涌的各路起义军,骨子里还是一个读书人的根,很清高,满脑子都是报效朝廷为君所用(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也许他压根就没有想到其实自己也可以造反,揭竿起义拉一支队伍,加入各路起义军的洪流中,说不定将来还会分的一片江山,完全也可以舒展平生所学,宏图大展自己的济世救民的才华啊。

纵观刘伯温的一生,其实活的很窝囊,有造反的能力,却没有造反的心,一个人都50岁了,还是看不到前途在哪里?

外面的世界又很乱,自己居住的村子,还经常被贼寇强盗骚扰劫掠,上对祖宗下对子女,这辈子基本上就算完了。

而刘伯温还利用自己的所学,组织乡民武装起来,对付来他们村里抢劫的贼寇,几次战斗都很成功,再加上曾经帮助元朝政府缴灭起义军,当然最后跟着朱元璋,辅佐小朱成就大业,就更别说了,这些事实,足见刘伯温的军事才能。

看来这人心里没有当老板的雄心,即使条件再好能力再够,也不一定会去做皇帝做老板。

而刘伯温本身就是元朝的进士,据说元朝末年竟然有16个进士为元朝的破灭而殉国,誓死不当朱元璋的官,让刘伯温反朝廷也许那根本不可能。

刘伯温一开始也是不愿意出山辅佐朱元璋的,实在是因为元朝政府待他太狂暴,再一想,自己也50了,一大把年龄,再不做些啥,这辈子可能就真的埋没了,所以勉强出山。

但可惜遇到的是朱元璋,原以为可以跟着朱元璋,安度个晚年,却不料,朱元璋猜忌心太重,对刘伯温不仅处处设防,还经常在他的同事们中间挑拨离间,隔岸观火斗,让刘伯温的晚景要多凄凉就有多凄凉!

朱元璋对待刘伯温,也是一直又爱又恨,以前是全靠刘伯温出谋划策,帮助他平定天下,现在天下已定,朱元璋心里就不想再用刘伯温这样的能人了(朱元璋觉得自己就是当世最大的能人啊,舍我其谁!)。

其实朱元璋想用的是那种平庸一点儿,把自己交代你的事办了,当个狗腿子就得了,而不是还像刘伯温这样,锋芒外露敢说敢做的刺头了,所以,这朱元璋就经常不放心,不放心呢,就要经常试探,玩来玩去,心里很累,连睡觉都不安稳。

所以,朱元璋就想,我不能用刘伯温,但要把他放走了,万一他要造反,我怎么办?我有能力打败刘伯温吗?即使退一万步,刘伯温不会造反,但是如果其他人造反呢?


若是谁要造反,找他来对付我怎么办?朱元璋一想到这个,心里就像猫爪一样,已露杀机了。所以就悄悄安排了对刘伯温恨之入骨的胡惟庸,带着药一溜小跑颠颠地去看刘伯温。

 其实这些皇帝,只要革命成功,坐上皇帝第一个动作就是杀功臣。

他们原来重用这些有能耐的人,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敌人要对付。现在天下已经定了,强敌没了,最大的敌人就成身边的功臣了(因为他们最有能耐!)

也许真的有忠臣,可是那也没办法,鉴定忠臣还是奸臣的成本太高,需要时间考验,最省事的是甭管忠臣奸臣我都杀了,以绝后患。

这是使天下永固的一个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法。所以,刘伯温再神奇,再神机妙算,也逃不脱历史兴替的规律,逃不脱老板玩员工的规律。

      如果说刘伯温有能力做老板,却没有做,终于落得个晚景凄凉,那么韩信则是活脱脱的想做老板,却最终没有做成。

他们两个人都是旷世奇才,可惜却都遇到了一个没底线的流氓老板,正所谓所遇非人,只能怨命不能怨人啊!

韩信才活了35岁,比刘伯温少活30年,不过韩信很早就得志,扬眉吐气名闻天下。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才气早露,所以才命短吧,就像三国时的周瑜。


韩信死后1300年后,才有刘伯温,听说刘伯温很佩服韩信,虽然后人常把刘伯温比作诸葛亮,但其实刘伯温更像韩信,他们都是辅佐一个流氓般没底线的草根做成了皇帝,然后,就被这个皇帝给算计,生不得死不得,晚景凄惨。

韩信比起刘伯温来,看起来,可是厉害多了,韩信在25岁时,就被汉王刘邦筑坛拜将,拜为大将军,而刘伯温还在念书呢。

紧接着第二年,26岁的韩信就接过刘邦的一副烂摊子,与曾经的老上级项羽楚军对阵,又过两年,在28岁时,韩信就营造了著名的十面埋伏。彻底剿灭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战将西楚霸王项羽。

两年终结楚汉争霸,让刘邦等一班老人对韩信的才能估计只有瞠目结舌,怎么赞叹和惊讶以及佩服都不过了,赞赏之余,心有余悸想必也是是肯定的,刘邦如果不疑韩信不杀韩信,如何能够卧榻安睡?


韩信生逢乱世,有统军之能,又有练兵之识,既能力挽狂澜破霸王,扶大厦于将倾,又门生故将遍天下,楚汉诸雄,可以说是无人可与之匹敌。

这样的雄才伟略之人,老板刘邦怎么都不敢留着,所以为了刘家江山,韩信必须死,也只有韩信死了,大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睡上好觉。

韩信死时才仅仅35岁,而这个时候,老板刘邦多大?萧何张良,吕后呢?

这个时候,刘邦才60岁,比韩信大了整整25岁,而萧何是61岁,张良是54岁,吕后是45岁,几位老人估计自己都没有活过韩信的信心,等他们一死,即使韩信真的没有反心,但如果韩信的旧部到时候一撺掇,谁能阻挡他登高一呼?


还有,在刘邦心里,视萧何,张良为家人,从开头就追随自己起兵征战,即使有反,也不过是钝器而已。

而韩信可就不一样了,韩信的敌人军营叛逃过来的不忠之将,只是为了口饭吃,在刘邦心目中韩信就是为了高官厚禄才投奔他的,是刘邦借用来争夺天下所用的统帅,是利器。

而利器是足可以可伤人,也可以伤己的,所谓韩信死时发出的呼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也是规律固然,无人可以阻挡,留下韩信都知道是大患。所以韩信必须死,也只有韩信死了,大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睡上好觉。


其实韩信有多次可以造反的好机会,一次最大的机会就是在击破霸王项羽之后,完全可以清洗刘邦亲信,登高一呼,反戈一击,任你刘邦如何嚎啕,也必须束手就擒了。

可惜刘邦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对刘邦总是婆婆妈妈妇人之仁,恨不起来狠不起来,本来自己完全可以赚大钱,却总是寄希望于老板刘邦给他发奖金,刘邦发了奖金,韩信却又总嫌弃少,总不满足;不满足,自己又没胆去赚!


聪明一世的韩信,怎么就不明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等你取得了天下,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给自己发多少奖金就发多少啊,又何必天天辗转反侧卑躬屈膝地求着老板刘邦呢?

结果最后,纵有天骄之才,也死在了自己的轻信和犹豫以及奢求安稳毫无野心上,最后还是被老板刘邦给玩死了。

可恨的是,1300年后,刘伯温仍然不看史书不长记性,又一次相信老板朱元璋,最后又是和韩信一样的下场,比韩信而且更苦更惨,还又祸及子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刘伯温为何没当上开国宰相?
易中天的忠告会让普通人变得不普通(四)
为什么刘邦能放走张良,朱元璋却不能放走刘伯温?
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刘伯温却问他这个字怎么写,顺利逃过了一劫
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朱棣继位后,为何又杀了刘伯温的儿子
历史上选一个皇帝两个谋士两个武将,这几个人组合肯定能横扫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