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月23日】弗洛伊德:他说艺术家都是精神病,逃避现实白日做梦,过着想象中的生活,还乐此不彼前仆后继……

夏说 

 而已    

愿你当真    愿你幸福     

转发和留言,小编送红包

1

弗洛伊德简直太有名了,这个世界,恐怕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不知道他,但说到了解他,估计就不一定有很多人了。

比如,我算一个。你呢,你算一个吗?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弗洛伊德。因为今天,9月23日,正好是他去世80周年纪念日。

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名正言顺的侵入他的梦中,看看他,是怎样逃避现实白日做梦,过着想象中的生活,还乐此不彼前仆后继……

我定这样的题目,是已经把弗洛伊德算做一个艺术家,不知道对不对。

那么,你觉得呢?

但是人们还是把弗洛伊德定为: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而不是艺术家,因为他的一生,并没有创造一部艺术作品。而他一生的行为艺术,并不能算是艺术家。

好吧,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定义,来了解一下弗洛伊德的一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83岁)。

他的厉害之处,在于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了。生于一个犹人太家庭。

在那个时代,他的犹太人家庭,到底给他带来了幸运,还是给他带来了灾难,即使现在,也真的还是很难说。

如果没有希特勒的话,那肯定就是幸运了。

但是生活总是让你难以捉摸。犹太人家庭的氛围,以及犹太人整个民族和他们的历史,让弗洛伊德从小浸润在知识和智慧之中,但长大以后,却在二战中被迫背井离乡,并且还因此失去了多位亲人。

弗洛伊德出生时,他的家乡弗赖堡镇,还属于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省。(即今捷克共和国的普日博尔市)

父亲是一位善良老实的羊毛商人,但是已经娶了第三任妻子。弗洛伊德的母亲就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人长的很漂亮,就是性格比较暴躁。

性格暴躁的母亲,往往会让儿子从小胆怯怕事,但又迷恋母亲爱上母亲

他出生时,父亲40岁,母亲20岁。他出生时带着胎衣,这被全家看成吉兆。他于是成了全家的宠儿,年轻的母亲最初把所有宠爱给了他。

这让他有了很强的自信,也有了很强的竞争意识。和他竞争的对象,与随后的出生弟弟妹妹,甚至包括自己的父亲。

他识别出自己记忆中的重要主题,对母亲的迷恋和对父亲的嫉妒。这构成了他日后对于俄耳甫斯情结观点研究的雏形。

第二年,他妹妹安娜,也出生了。

然后,在接下来的6年里,他的亲生母亲,就又给他生下了4个妹妹,阿道芬、玛丽、宝琳和罗莎,和1个弟弟亚历山大。

父母一边生孩子玩,也一边又忙着搬家。先是在他3岁时,搬到德国莱比锡。然后又在他4岁时,搬到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

父亲个性温和,幽默风趣。但弗洛伊德却认为父亲是讨好型人格,没有什么英雄气概与男子汉气魄。

8岁时,一次与父亲一同外出,碰到一个不太友好的基督徒,他打下了父亲的帽子。父亲没有还击,而只是把帽子捡起来了。

弗洛伊德却觉得很伤自尊。

1865年,弗洛伊德9岁。

父母把他送入著名的利奥波德地区实科中学(初高中一贯制)读书。

在学校里,弗洛伊德学习了大量的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古典文学,还学习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和英语;他还自学了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这时,他的梦想是将来成为一名律师。

2

1873年,17岁的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学医学专业。

在医学院里,他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认真阅读了费尔巴哈的著作,听了布伦塔诺的课程。

然后从大学第三年开始,他开始到恩斯特·布吕克的生理实验室学习生理学。

虽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做什么,但对知识的渴望,让他默默在为自己不知道的未来持续地做着准备。

6年后,23岁的他,被军方征召,从事一年的医疗服务工作。然后,又回到学校。2年后,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弗洛伊德在布吕克的实验室工作1年。

但第二年,布吕克却建议他离开。去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

然后准备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

他听从了建议,进入维也纳综合医院工作,先任外科医生,后任内科实习医生。

随后,他从布洛伊尔的病人安娜·欧的案例,了解到催眠及宣泄疗法(布洛伊尔称为“谈话疗法”)的效果。

从巴黎回到维也纳以后,他进一步考虑同布洛伊尔一起研究安娜·欧的病例。

这时候,弗洛伊德已从沙可那里学到有关治疗歇斯底里症的方法。他在接受布洛伊尔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其中隐含的问题,终于了解了催眠疗法的使用范围及其与人内在精神状态的关系。

这一年,他和玛莎·伯奈斯订婚。

玛莎身材纤细、精力充沛,看上去有点抑郁和苍白。尤其是她迷人的眼睛,当她若有所思,无助的望着远处时,弗洛伊德的心里便被深深吸引。

玛莎的母亲怀疑弗洛伊德是否合适。因为弗洛伊德没有钱也没有名。这也是为什么弗洛伊德后来选择开私人诊所的原因,因为这样可以有机会快速挣钱。

订婚的四年期间,弗洛伊德受够了性压抑。

在当时保守的中产阶级文化中,婚前恋爱双方唯一允许的方式,是亲吻和拥抱。

弗洛伊德的性压抑和情绪释放,全都倾注在了写给玛尔塔的情书上。他在信里滔滔不绝地表达:对未婚妻的爱意,工作中的想法,未来的雄心,以及生活中的情绪。

恋爱让弗洛伊德缺乏自信。他心情不稳。有时过于嫉妒,甚至有无理的愤怒,表现为强烈的独占欲。他不允许妻子对其他男性有任何亲切的称呼。

这与其是现实的危机,不如说是要保住他的自尊。他从小就被视为家里最有出息的,但是他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王子,是否值得玛莎爱慕。

1884 年,28岁弗洛伊德,开始对精神分析产生兴趣。

他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作。布洛伊尔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医生,不但帮助弗洛伊德排忧解难,而且还使弗洛伊德学会用新方法治疗癔病。

第二年春天,弗洛伊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

接着,在布吕克教授的推荐下,他获得一笔为数可观的留学奖学金,前往巴黎萨彼里埃医院跟沙可学习。

学习期间,弗洛伊德被沙可的思想所鼓舞。在这一时期他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从对躯体的研究转向对心理的研究。

1886年,30岁的弗洛伊德,正式开始以神经病医师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

这一年9月13日,凭着夫妻双方的储蓄收入,以及富裕朋友的慷慨赠予,他还和未婚妻结了婚。

似乎生活和工作,都在这一年安定下来。

但是,此时的弗洛伊德心里考虑的却是——

“若能有机会名留青史该有多好,或者还能拥有些财富,完全独立自主,旅行以及抚养小孩……”

据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最大的恐惧,并不是对患者的咨询并未起到预期效果,甚至是相反的效果,而是他的声誉与利益。

一句话,弗洛伊德也是个缺钱的家伙。

婚姻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很快让位给日常琐事。特别是随着孩子的诞生,家庭越来越庞大和忙碌。而弗洛伊德的性愿望,也变成了过早的性失望。

他曾在自传中这么坦诚,“我41岁开始就停止了性生活。

3

弗洛伊德在禁欲问题上挣扎数年。在梦中经常对玛莎表达愤怒。原因是她很容易怀孕,怀孕时经常生病,并拒绝进行任何性活动,她让他完全没有了性活动。

他和妻子的关系,变得平淡而且疏远。

他的工作日日程,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一点,总是安排得慢慢的。弗洛伊德很喜欢旅游度假。但他宁愿和同事甚至妻妹一起,也不愿意让妻子参与进来。

他曾经在和友人的信中直言:

精神之爱的幻灭和肌肤之爱的剥夺,注定会把夫妻双方拽回倒婚前状态,他们必须再次凭着坚强的毅力控制和改变性本能的方向。”

1889 年夏天,弗洛伊德为了使催眠术更臻完善,到法国南锡向伯恩海姆学习。

并且,他还说服一个女病人跟他一起到南锡去接受催眠治疗。就在治疗这位病人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同法国医生本汉的讨论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果,即认为催眠疗法的作用是有限的。

另外他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催眠,这些实践和思考,最终导致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而转向自由联想。

1895年,39岁的弗洛伊德,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将共同研究歇斯底里病症的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症研究》一书。

这本书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

1896年,对于弗洛伊德,是一个关键性的一年。

这一年,父亲去世。

在父亲去世一年后,41岁的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

进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自己的梦。在进行了两年的自我分析后,他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

他把分析的结论写成了《梦的解析》一书,并于2年后年出版。该书后来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当然,争论也是有的,这本书也遭到大量批评。

弗洛伊德没有理会争论,其后,在他一生余下的时间里,他一直坚持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的最后半小时,都被他用来进行自我分析。

随着《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这时在弗洛伊德周围聚集了一批年轻的学者,成立了“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或称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发展成立心理分析协会。

厉害的是,当时参加的人后来都变成了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包括阿德勒、兰克、费登、和荣格(1875—1961年,86岁)。

卡尔·荣格(1875—1961年,86岁),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

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

4

1904年,48岁的弗洛伊德,出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书中探讨了种种生活中常见失误的心理作用,比如遗忘、失言、笔误、错放东西等。弗洛伊德在书中作出的结论,如今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紧接着,他在第二年,又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

一本篇幅较长,一般称为《多拉的分析》,弗洛伊德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如何通过分析梦境以揭示并治疗神经症的种种症状;

“多拉”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女,她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中。父亲忙于与杰伦卡夫人偷情,母亲忽略她的感受。

父亲情妇的丈夫杰伦卡先生又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对她施行了性骚扰。

“多拉”患上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她忧郁、咳嗽甚至失语。当“多拉”的父亲把可怜的姑娘带到弗洛伊德的诊疗室之时,弗洛伊德却另有所图。

弗洛伊德先入为主地确定这个姑娘的经历,就是他研究的“潜抑性愿望”的证明。

他提出,当“多拉”被杰伦卡先生性骚扰的时候,她自己也必定产生了兴奋,这昭示了她先前已经存在的欲望。

另一本是《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他在这本书中研究了无意识动机能够间接表现出来的许多方式。

最后一本就是最有争议的《性学三论》,书中他表达了关于婴儿期性欲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这本书的观点招来很多对弗洛伊德的嘲讽。

按常理推论,每个心理学家的学说,都有他自己的人生烙印。  

在妻子那里,弗洛伊德接受了他的性生活的结束,成为禁欲的斯多葛主义者。

但他身边还是有很多女性,比如妻妹明娜、作家莎乐美、玛丽·波拿巴公主。她们崇拜弗洛伊德,并在事业上给他鼎力相助。

然而,他和她们的关系,更像男人和男人的关系,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他把性生活的压抑,转为对学术的探索。

《性学三论》中,他说:

性本能力量的目的从直接满足性欲转换为新的目的,转向新的方向,这可以称为“升华”的过程。

用精神分析的术语,他生命的力比多,在早年的母子关系中萌芽,在婚姻关系中曲折,最终流向他的心理事业。

正是在这种升华中,弗洛伊德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帝国。这是他一生抱负的寄托所。

这是他生命力的归宿。

由此,我们也可以更能认清,弗洛伊德对性驱力理论的信念和固执。这是他一生为之挣扎的人生主题,也是他用来摆脱性苦闷的重要方式。

精神分析师弗洛姆说,

他让爱情干枯,使它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正是弗洛伊德的所作所为。他把爱作为科学的对象,但是他生活中的爱始终是干枯的,不结果实的。

他的科学—理智的兴趣比他的爱欲更强烈,科学—理智的兴趣窒息了爱,同时也成了弗洛伊德爱情体验的替代品。 ”

正是因为这本书,人们才对弗洛伊德作出了很多充满歧义性的解读,这让他名满全球,也让他名誉扫地。

但时间和读者,会证明一切,终于在弗洛伊德53岁时,他受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的邀请,带领他的弟子们参加了该校20周年校庆。

弗洛伊德本人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与美国心理学届名人威廉·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人会晤。

标志精神分析理论终于赢得国际上的承认。

4

在精神分析影响日盛的时候,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由于学术见解的不同,矛盾日益加深,组织开始出现分裂。

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等人,与弗洛伊德理念逐渐不合,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和风格。

1911年,在精神分析小组的几次会议上,弗洛伊德对阿德勒的理论提出尖锐批评,阿德勒离开这个小组,继续研究自己的理论,并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这时,弗洛伊德和他的指定继承人荣格的理念,竟然也有了冲突。

荣格对于弗洛伊德在关于人的发展和对神经症的分析中,过度强调性感到不满,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恶化。

57岁时,弗洛伊德出版了《图腾与禁忌》。

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声称自己发现了三大真理:

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

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

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

结果第二年,弗洛伊德的指定传人荣格,就辞掉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正式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建立了分析心理学。

1919年,63岁的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

后来在1938年,被纳粹查封,公司共出版了5种杂志、150种书籍。

1920年,弗洛伊德遭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26岁的女儿去世。比这更严重的还有,两个儿子参加战争,带给他的恐惧。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弗洛伊德在这一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论,即死的愿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对立面。

1921年,一位美国38岁的患者弗林克,来到弗洛伊德身边,寻求他的帮助。

弗林克从20多岁开始患上了忧郁症,接受过精神分析但是并未痊愈,他来到弗洛伊德的诊疗室的时候,正处于躁狂阶段。

弗林克已婚且育有两个儿子,却与一名有妇之夫安洁莉卡有了婚外情。

弗洛伊德宣称弗林克是潜在的同性恋者,并建议他与妻子离婚,与安洁莉卡结婚。

弗林克听从了弗洛伊德的建议,与妻子离婚,与安洁莉卡结婚。

但他的婚姻并没有幸福,他在婚姻持续期间甚至尝试自杀,多次入院治疗,这段婚姻持续了三年左右就结束了。

之后,弗林克在余生中也始终未曾康复。

此外,弗林克的妻子在离婚一年后死去,安洁莉卡的丈夫写了了一封质问弗洛伊德的信,打算发布在《纽约时报》上,可惜他还未来得及公布就去世了(这封信直到70年后才在《纽约时报》上公布)。

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弗洛伊德的声誉如日中天,有更多的患者来到他的诊所,请求他的专业治疗。

诊所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白天或者黑夜,阅读他的书籍和文章。

1923 年春天,67岁的弗洛伊德,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可能与他每天抽太多雪茄的习惯有关。

可是弗洛伊德却不在乎自己得了癌症。继续享受他的这一习惯。

从这一年到此后的十六年中,他接受了很多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他拒绝使用止痛药。同时,他继续为病人诊疗和著书立说。

1930年,74岁的弗洛伊德被授予歌德奖。6年后,又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3年,纳粹执政后,可是迫害犹太人,他们在柏林公开烧毁弗洛伊德的著作。

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

维也纳被占领,但弗洛伊德仍不愿离开。最后,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被捕,她的房屋屡遭纳粹匪徒抢劫,才同意去伦敦。

后来他的四个妹妹都在奥地利遭纳粹分子杀害。

这一年,弗洛伊德已经92岁。

第二年,即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在伦敦去世。

他终于还是死在口腔癌上。

弗洛伊德的雪茄瘾,持续了他的一辈子。

他曾经这样为雪茄瘾辩护:

如果一个人没办法亲吻的话,吸烟就变得不可或缺。

好在今天,一切都结束了。

人死了,便再也没了性苦闷,没了性冲动,一切都变得平和,而且幸福。

 弗洛伊德故居二楼的病人躺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识人丨弗洛伊德
心理学丨全面解读传奇人物之弗洛伊德
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特点
[转载]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9):性与神经症
心理课堂 | 心理学的历史流派:精神分析
连载第三话-【分析心理学巨擘】-荣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