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月22日】我与塞尚不熟,但我知道他为了画画,仍然与已经不爱的人结婚

夏说 

 而已    

愿你当真    愿你幸福     

转发和留言,小编送红包

1

什么人最幸福?

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梦想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觉得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幸福。但也要有一个自己喜欢,对方也喜欢自己的爱人,才最幸福。

但问题是很多人,不是只能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只能拥有一个自己喜欢,对方也喜欢自己的爱人。

两全其美者,很少。

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很难。

今天,是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去世113周年纪念日。

今天就写他。

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只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却没有一个自己喜欢,对方也喜欢自己的爱人。

而且,他为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不喜欢那个女人,他也还是与她结婚。

目的只有一个,获得安宁的生活,可以继续不受打扰的开展他喜欢的工作,画画,一直画画,直到死。

其实,了解塞尚的一生后,对比一下与他同时代的那些画家们,他是很幸运的。

除了艺术上的烦恼和焦虑,生活上,他一直衣食无忧,年轻时也不用找工作。他的生活也很稳定,有老婆有孩子也有家庭。

他的父母虽然一开始也像天下绝大多数父母那样,不同意他画画,希望他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过好他的小日子。

但他的母亲理解儿子,并帮他一直劝说父亲。

最终,父亲做出让步,给他提供一笔钱,供他在巴黎学画。不管他成功还是失败,从来不曾责骂他。

并且还在自己死后,把200万法郎的巨额遗产,留给了他。

另外,塞尚也许一辈子没有得到过爱情,但他还是遇到一个愿意与他同居,并为他生下一个儿子的“御用”女模特。

纵观他的一生,一直不用为衣食生活而担惊受怕。他唯一担忧的就只有画画。

并且,他最后还画成功了。

所以,对于自己走过的一生,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

似乎有,那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还是希望能遇到一个可以在心灵上与他共鸣的女人。

毕竟画画,也是在表达情感。

但,最终,直到他死,这个女人也没出现。

有人说,他的女管家是,但这个好像没证据。

2

保罗·塞尚,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67岁。

在正式说今天的主角保罗·塞尚之前,我们先列举一下与他同时代的那些画家们。

毕沙罗(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73岁),比塞尚大9岁。法国印象派先驱。

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

塞尚也在创作目录中写道: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马奈(1832.01.23—1883.04.30,51岁),比塞尚大7岁。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从未参加印象派展览,但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

德加(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83岁),比塞尚大5岁。印象派重要画家。

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

德加对素描有天生的爱好,他喜欢纤细、连贯而清晰的线条,认为这种线条是高雅风格的保证和达到他所倾慕的那种美的唯一方法。

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86岁),比塞尚小1岁。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雷诺阿(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78岁),比塞尚小2岁。印象派重要画家。以油画著称,亦作雕塑和版画。

高更(1848 年6月7日—1903年5月8日,55岁),比塞尚小9岁。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

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黄色的基督》《游魂》《敬神节》。

梵高(1853年3月30日-公元1890年7月29日,37岁),比塞尚小14岁。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而塞尚,居于他们之间。

以灿烂的风景,令人深刻的肖像和复杂的静物而著称。

他缩小了印象派和立体主义之间的距离,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

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同时,他也是他们中间,生活最为平稳,也最安静,甚至有点孤独,孤僻的一名独特画家。

1839年1月19日,保罗·塞尚出生法国埃克斯。

67年后,他也同样在这个小镇上去世。

他上小学时,父亲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等他上了中学,父亲已经从帽店老板变成银行经理,变得越来越富有。

1856年,塞尚17岁。

少年的他,多愁善感,但天赋不高。他身材矮胖,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的面孔也不讨人喜欢,但他目光炯炯,动作敏捷。

他喜欢游泳、打猎,在原野上远游。

他还醉心于音乐,在学生乐队中,他吹铜管,爱弥尔·左拉(1840年4月2日-1902年9月28日,62岁)吹长笛。

2年后,塞尚带着坚实的基础知识,完整的宗教信仰以及对同学爱弥尔·左拉的真挚友谊从中学毕业。

他通过了文科毕业会考,并按照父亲的强烈意愿,进入了大学法学院。

不过,他并没因此而放松在埃克斯素描学校的课程。

他喜欢画画。沉浸在画画中,心灵很宁静。

28年后,他的老同学加好朋友,46岁的左拉写了本小说——《杰作》。

里面有个人物,以塞尚为原型,刻画了一位以失败告终的画家。

小说出版后,47岁的塞尚收到左拉寄来的书。看完后,他回了一封简短的信给左拉:

“亲爱的左拉,非常感谢你寄给我的新小说。

——你曾经的挚友塞尚。

没有说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为好朋友左拉小说中的画家形象辩解什么。

只用一句署名:

“曾经的挚友”。

让二人的友谊说断就断。并且一直到左拉逝世,他们都没有再联系。

这就是塞尚的处事方法,沉默,冷僻,不作解释,只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

3

1859年,塞尚的父亲,在埃克斯附近购下维拉尔侯爵在十七世纪建造的热德布芳花园。

带着妻子、儿子,两个女儿在那里避暑。

保罗特意在别墅中安排了自己的第一间画室。

他想自己决定前途:

不管父亲如何反对,他也要作画家。

但父亲还是给他保留了作为银行经理继承人的职位,并警告他:

“孩子,想想未来吧!人会因为天赋而死,却要靠金钱吃饭。”

父亲问他:

“你觉得画画是一个男人的正当职业吗?

你有卖出画吗?”

“没有”。

“也许你不够好”。

“也许是我太好了。也许我是个天才!”。

“有些人会怀着天赋死去的,保罗”。

“我为自己画画,不为取悦别人”。

但是,

话虽说的这么漂亮,虽然对这种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念感到愤怒,塞尚还是不得不屈服认可。

不过,他仍然偷偷地作画。

这时,已在巴黎定居的埃弥儿·左拉,鼓励他前往巴黎。

但银行家父亲去则拼命阻挠这一计划。

2年后,父亲发现儿子实在没有从商的才能,再加上溺爱孩子的妻子和长女玛丽的敦促,他终于带着低声抱怨让步了。

保罗·塞尚如愿来到巴黎。

他在弗昂蒂纳街租了一间带家具的房间,在瑞士画院开始了正规的学习绘画。

他与基约曼和毕沙罗交往,并继续和左拉保持着友谊。

父亲答应每月寄给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维持他的生活。

但是,塞尚可能低估了巴黎的热闹,他丝毫不能适应这里的嘈杂。并且初期作品也远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

他也始终未能按原计划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深造。

学校给出的理由是:

“虽具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颜色。”

面对多次申请都被拒绝。心高气傲的塞尚,却似乎并没有受到半点打击。

不让跟着你们学,是吧。

好,那我自己学。

塞尚开始去卢浮宫。

在卢浮宫里,塞尚临摹米开朗琪罗,鲁本斯,提香。从临摹中总结经验,提升绘画技巧。

同时,他还常去一个美术工作室。

在那儿,他认识了莫奈和雷诺阿。

也许,塞尚还是年轻。又是第一次离家。离家后又不得意。

最终,他在年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乡埃克斯。

看到儿子碰壁回来。父亲大为高兴。立刻在自己的银行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

4

塞尚,从此似乎安下心来,按照父亲的意愿,老老实实地从事金融工作。

谁料想,在度过一段安稳但也枯燥的银行工作后,塞尚还是拿起了画笔。他还是放不下画画,他仍然热情地画着。

他在四大块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画《四季》,来装饰热德布芳的厅室,并且在画上无礼地签上“安格尔”之名以作消遣。

他画自画像,也为父亲作像。

尤其是他为父亲画的《正在阅读的艺术家的父亲》,入选展览后,他的艺术之路一下子似乎顺了很多。

他的作品开始在各种各样的展览上展露头脚。

或许是看到了儿子的进步和发展,或许是父亲终究还是疼爱儿子。老塞尚最终认可了儿子的选择,并决定支持他。

于是,1862年11月,23岁的塞尚,再次回到巴黎。

这次回来,塞尚虽然经常与印象派画家来往,他却不欣赏他们。

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诺阿。

可是他欣赏的却是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他此时的画颇为浪漫,并且厚颜地把它们称为“杂烩”。

别人不喜欢他这种绘画,而且连他自己也不喜欢。

事实上,他没有任何开心之事。不管到哪儿,都不感觉赏心悦目。他断绝了刚刚结下的友谊,离开曾经吸引了他的著名画家,不断地变换住地。

由于厌烦,他离开巴黎。

由于好奇,他又重返巴黎。

他退隐到家乡埃克斯,但很快又离开那里。

就这样,反反复复,复复反反。一直折腾到他27岁。

这一年,他遭到官方沙龙的拒绝。

他开始画 “僧侣肖像”。

作品带有十足的学生味道。画中描绘了一个身穿天主教僧团服装的人物——塞尚就这个人物画了不下五幅不同的肖像。

僧侣的服装,使塞尚得以造成一个乳黄色袈裟的亮调子,同青灰色背景之间的强烈对比。

这种相互关系又被皮肤的桃红和玫瑰色、头发的深褐色,特别是被黑色的阴影所间断。

画家的目的在于表现颜色的质感,同刻画对象以及光线气氛效果毫不相干的质感。

由于浓厚的颜料比稀薄透明的颜料具有更强烈的分色特性,所以塞尚干脆不用画笔,而用调色刀来画画,这样画出的画质感非常强烈。

而且塞尚的画,由于完全没有明暗和颜色过渡,效果本身也粗放得多。

他充分掌握了绘画材料的性能,但这不是人物的刻画。模特儿并不使塞尚发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仅仅是物质的再现。

他以青春的激情运用着这些手法。

一个朋友对他此时的画评价说:

“每当塞尚给他的某个朋友画像时,他都好像是为了某种不肯说出来的委屈而向那个人进行报复似的。

5

1867年,塞尚28岁。

他心事重重地回到埃克斯。

而在年底和第二年初冬,他又再次前往巴黎。

他在马奈、雷诺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尔、迪朗蒂等人聚会的著名的盖博瓦咖啡馆露面。

但觉得很不舒服。

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后》,在1869年沙龙落选。

1869年,对于塞尚来说,也许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30岁的他,遇见一位年轻的女模特玛丽·奥尔唐丝·菲凯。

此时的玛丽19 岁。

之后的 20 多年间,玛丽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塞尚的画布上,共 29 次。

这本是一件幸福的事,但画中的玛丽,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笑容,以至于有人说:

“塞尚画笔下的静物比他的夫人更性感”

玛丽在15年后,成为塞尚夫人。

《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为玛丽画的肖像。

在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虑西方传统肖像画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

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

塞尚采用色彩造型法,以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体的结合。色彩与形体的表现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

他的这种重在艺术形式的追求的创作倾向,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致被后人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虽然塞尚曾受到当时占绘画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响,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关注,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

8年后,塞尚还因此而干脆放弃了印象主义。

塞尚后来的成功,也许更多地是通过在画布上的发现,即通过在画上所画的大自然的片断取得的,而不是靠在博物馆里所做的研究。

他的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苹果篮子》、《圣维克多山》、《玩牌者》、《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就是证明。

第二年,为了逃避征兵,塞尚带着刚认识的玛丽,隐居埃斯塔克。

在战争期间,他在爱斯塔克修完了绘画学业后返回巴黎,后来又转赴瓦兹河上的奥维尔。

这几年他一直遵照卡米耶·毕沙罗的劝告,放弃“杂烩”的方法,色调变得明亮,用笔开始准确,手法也简练起来。

毕沙罗教导塞尚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不以自己对描绘对象的爱憎为转移地去研究外部世界,从明暗变化中发现每一个形体的本质。

毕沙罗还教导塞尚把他所特有的刻画形象的体积感,和坚实感扩大运用于整个画面结构上去。

1871年,战争一结束,塞尚便定居巴黎,这时他已经32岁。

他创作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左拉、阿希尔·昂伯莱尔、瓦拉伯莱格,同时也画死亡和狂欢的场面。

在这些怪诞的构图中,他用十分突然的厚笔触涂出病态的兰和白色,像是出现在凄凉底色上的刀伤。

这种情感的流露,痉挛的外形,粗俗的颜色,好走极端的性格。似乎受到丁托列托、克立斯比、戈雅、杜米埃以及所有巴洛克大师的支配。

《绑架》、《圣安托万的企图》(英国私人收藏)、《解剖》、《黑人西比翁》、《现代奥林匹亚》(卢浮宫收藏)。

这些就是受到马奈抨击的作品,他向印象派画家基约曼说道:

你怎么会喜欢龉龈肮脏的画呢?

对此,塞尚不置可否。

6

1872年,玛丽为塞尚生了一个儿子。

这时,他正定居在瓦兹河上安威尔,同基约曼一起。

儿子似乎也没有引起他多少兴趣,除了给儿子起了一个和他一样的名字——保罗之外,他的全部心思还是完全留给了画画。

在两年之中,倾听他们的建议,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他摒弃了“杂烩”方法。色调变得明亮,用笔开始准确,手法也简练起来。

卢浮宫所藏《自缢者的房屋》。巴尔美术馆所藏《加夏医生的家》便是这次风格变化的标志。

它既是长期与印象派接触的结果,也是画面秩序的要求。

这时,塞尚还在该地认识了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37岁)。

比塞尚小14岁的梵高,和比塞尚小9岁的高更,后来被人们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正是因为他们三个,才开启了现代艺术的辉煌大门。

这次见面13年后,梵高画了一幅《吃土豆的人》。

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

“我想强调,

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

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 

凡高自己称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的诞生”。

他说:“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

……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

有人指责他这幅画中的形象不准确,而他的回答则是:

“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

……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

那么,理解了梵高,也就会理解此时的塞尚。

塞尚作为介于印象派与现代派之间,最具承上启下的人物,此时正在苦苦探索。

画得像和画得不像,不仅折磨着后来的高更,梵高,也折磨着此时的他。

但终于有一些懂得深思熟虑的绘画爱好者买了他几幅画。回到巴黎后,他在新雅典咖啡馆与印象派画家们再次重逢。

尽管遭到他们之中某些人的反对,塞尚还是参加了在纳塔尔照相馆举行的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该展得到的是一片奚落与嘲笑,其中塞尚当然也免不了自己的一份,甚至比那一份还要多些。

与此相反,多利亚伯爵却买下了他的《自缢者的房屋》,政府的一位职员维克多·肖盖还成为他的崇拜者和密友,并多次为他作模特儿。

1872-1873年,塞尚画的“缢死者之屋”。

给人们展示了塞尚新作的面目一新。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

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并且变得更为强烈。

换句话说,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把他从毕沙罗那里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

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和综合性的感觉,结果也就是使他得到了与毕沙罗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从1874年到1877年,塞尚在沃日哈尔街120号那间租来的画室里,渡过了一个安宁和多产的时期。

1876年,37岁的塞尚,创作了《埃斯塔克海景》。

他抛弃了微小笔触和微妙的色调变化,大块地涂抹,以突出体积感,寻求整体的统一。

他的作品在思考、把握和造形方面都达到新的境界。

然而他的性格却变得更加乖戾了,他不能容忍社会的压力和社交界的虚荣。

这个极为仁慈慷慨的人会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所激怒,当他那纯朴的自尊遇到障碍时,他便感到无比痛苦。

他的作品每年都在沙龙落选,美术学校的拙劣画家对他极尽嘲笑,公众对他长期不解,这些使他的神经衰弱有增无减。

第二年,塞尚以十六件作品参加了佩尔蒂埃街的印象派画展,结果和1874年一样,得到了还是公众的反对。

他的父亲从来就不同意他搞艺术,也不赞成他与奥尔唐丝·富盖的结合,这时又减少了给他的那点微薄的生活费用。

塞尚因此比以往更加孤僻,索性闭门不出。

他的苛求使得妻子腻烦,意气用事又使朋友们讨厌。

不过总还有几个对他一直十分忠诚的人,他们当中就有画家基约曼(1841-1927年,86岁)。

就是他在1882年使官方沙龙接受了塞尚的一幅作品。从那以后,塞尚就长期住在普罗旺斯,只在必要时才到巴黎作短暂逗留。

7

1884年4月,45岁的塞尚,结婚了。

尽管他对玛丽已无任何感情,尽管父亲不同意,但他仍在父母出席之下,与她举行了结婚仪式。

做这样的事,似乎只是为了向观众交代他的爱情生活,终于埋葬。也同时为了向他的父亲表达,他结婚后,将过上安稳枯燥的平民生活。

而非一个艺术家的生活。

结婚还有一个好处,他不再受“观众们”的指责,以及不再“享受”他们投来的怪异眼神。

两年后,左拉的小说出版,愤怒的他,以一个署名为“曾经的挚友”的回信,与左拉断绝关系。

也是在这一年,塞尚的父亲奥古斯特,以近九十的高龄去世。

作为独生子的塞尚,获得了 200 万法郎的遗产。

但父亲在最后一刻也没有认可儿子用尽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他在遗嘱中评价塞尚:

是一个“全无一技之长”的人。

200 万法郎,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而塞尚此时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却只有反感。

于是,他正好享用这笔巨款,与世“断绝”。将全部精力和时间用于绘画。让妻子和妹妹管理家务和负责他儿子的教育。

成为富翁的塞尚,在乡下隐居了两年后,又怀念起了巴黎。

1888年,49岁的他,到巴黎住了一年。经常会见梵高、高更、埃米尔·伯纳,但实际上,人并不喜欢他们。

最终,他又回到埃克斯,隐居在自己的乡间别墅。

只是偶尔到枫丹白露、吉威尔尼、维希,巴黎作数日的旅游。

然而,幸福似乎还没有来关照这位行将老去的“富翁画家”。

可怜的他,由于患有初期糖尿病,性情的暴躁与日俱增,莫名其妙地使自己和几位朋友,尤其是克劳德·莫奈的关系紧张起来。

他既狂热,又带有疑虑地工作着。

不过,在他一生中也没有一个时期,能像1885至1895年这十年那样平衡和安宁。

就是在这个时期中,他画出了《五斗橱》(藏慕尼黑)、《兰花瓶》(藏卢浮宫)、《古斯达沃·热弗鲁瓦像》、《穿红背心的三个男孩》。

还为他不爱的夫人作了许多肖像。

也是在这段时期,他还画了一组《玩纸牌者》。

另外,他以处理几何问题的办法不下十次地重画《男、女沐浴者》,努力寻找支配画面的构图的规律。

在风景画上,他当时最喜欢的题材是热德布芳的花园住宅,他多次描绘了栗子树中的小径,加尔达纳的村庄。

从埃斯塔克望到的马赛海港(有一幅藏卢浮宫)以及《圣维克多山》,特别是《带有高大松树的圣维克多山》。

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共创作了二百五十多幅油画。

如果说不是顽固不化的话——开始结出丰硕的果实。不过,这还谈不上是声名遐迩,只不过为人所知而已。

由于挚友肖盖(崇拜他的政府官员)的帮助,他的一幅作品在1889年万国博览会上得到展出。

在凯博特遗赠给国家的收藏中,他的三幅作品和其他一些著名的画家的二十二幅作品一起遭到了国家博物馆的拒绝。

但在泰奥多尔·迪雷拍卖行,克劳德·莫奈用800法郎买下了塞尚的《村庄之路》。

同时,沃拉尔还在拉菲特街的画廊,展出了这位埃克斯画家的一百五十幅作品。

报界感到愤慨,人群聚集起来表示反对,官方画家们甚至跑来抗议展出,然而,却因此抬高了塞尚的声望。

独立派画家,新的美术爱好者向他表示好感,疑心重重的孤独也使他成熟起来。

这时,一直理解他的母亲去世了。

他难以忍受母亲去世造成的悲伤,在作品中强烈地抒发感情,其艺术滑向了巴洛克风格。

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决定卖掉德布芳,发誓永远不再回到那里去了。

8

还是在1888年,他画出了“玩纸牌者”,据称是塞尚最出色的一幅构图。

他曾多次画过以玩牌者作为主题作品,但也许只有这一幅构图上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色彩效果是以坐在左边的玩牌者上衣的紫蓝色,同坐在右边玩牌者的黄色带有蓝色阴影的形象对比,以及这些颜色同背景、肉体的红调子、桌子的黄调子的对比为基础。

这幅作品通过千变万化色调造成了形象刻画的立体感。

形象刻画的有力和性格特征表现、情节动作的准确、整个构图全都表明,色彩的强度非但不妨碍形成整体的统一,反而还强调了它。

如果用连贯的轮廓线,就很可能导致人物形象的孤立。

但在这幅画里,塞尚不用这样的轮廓线,画中的人物正像这幅画上的桌子和背景那样,都仅仅是由一片片色彩组成的,因此他们结成了一个组体。

塞尚在这里以“变调”代替了“造型”。以各个色区的有节奏的变换代替了形象的塑造。

色块的结合主要不是取决于画面总的结构,而是取决于各个场景的相互关系。

塞尚曾说过:

“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

从这些关系中所产生的统一,不是物理性质的,而是精神性质的。因此,塞尚才在他没有画出这两个农民的“骨架”之处画出了他们的性格。

“观察对象就是要揭示出自己模特儿的性格。”

塞尚画的农民,像肖像那样富有个性,像观念那样包罗万象,像纪念碑那样庄严,像纯洁的良心那样健全。

“我最喜欢那些年事已高的人的模样,他们因循世俗,顺随时务。请看看这位年迈的咖啡馆老板,多么有风度!”

塞尚眼里的高尚风度,不是表现在各种虚设上,而在于真诚直率地表现人民的生活一一符合真实的生活。

1890年,塞尚已经51岁。

他的笔触变大,更具有抽象表现性。轮廓线也变得更破碎、更松弛。

色彩飘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于对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这些倾向,导致了他临终前几年的那些奇妙的自由绘画。

《圣·维克多山》就是这样一类绘画的杰作之一。

笔触在这里起了优秀交响乐团里独奏家的作用。每个笔触都根据自身的作用,很得当存在于画面之中,但又服从于整体的和谐。

这幅画里既有结构又有抒情味,人们可以看到,艺术家达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结构和色彩、自然和绘画的综合。

画家将这些分解成抽象的成分,重新组织成新型的绘画的真实。

塞尚56岁时,有位画商找到塞尚:

“我想筹措一个你作品的展览,人们必须看见你的作品,否则你死后将被人遗忘。

在画商的劝说下,塞尚终于同意举办一个关于他作品的展览。

结果,152幅作品,全部大卖。

德加惊叹:多么精致野蛮的美丽呀!

塞尚却说:我用我的杰作像投球似的投向了巴黎!

这是塞尚一生中的首次个人画展,他已经56岁了!

“为什么成就的到来却是那么姗姗来迟,这个过程为什么又是那么艰难?!”。

夏说:

面对成功,塞尚喃喃自语。

“真的感谢大自然,它使我作为一个画家,变得更直白。

但你永远不知道我感悟大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多么痛苦的经历。

我好像永远也找不到我心里想象的那种强烈的艺术震撼。我好像永远拥有不了自然界那些生机勃勃的色彩。

题材总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同样的一个物体,换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就会发现它又变成了一个新的,另外的一个物体。

就这样,我有时会一连花上几个月时间,一动不动侧着脑袋审视它们。”

1899年,60岁的塞尚,最后一次来到巴黎。

三年后,他让人在娄沃路建造了一间画室。但年迈、病痛使他变得更加多疑和暴躁。

1906年9月,在塞尚去世之前的一个月。

他写道:

我的脑子混乱得很,处在这样一种可怕的混乱状态,以至于我担心,我那衰弱的神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挺不过去了…

我每天都在研究自然,却似乎少有长进。

10月15日,他在野外写生时碰上暴雨,受凉昏倒在地。一辆马车把他送回了家。布雷蒙夫人马上通知他的妻儿,可他们没能赶到。

10月22日,在接受了临终圣事之后,塞尚与世长辞。

塞尚死时,妻子和儿子都没有在他身边,只有女管家布雷蒙夫人,陪伴着他。

女管家布雷蒙夫人,是陪伴他人生最后10年的一位非常忠诚的“伴侣”。

塞尚死后,巴黎报刊登出讣告,言语间满是讽刺:

由于塞尚的视力先天不足,是个有缺陷的天才,他的作品粗俗不堪,除了速写以外什么也不会画。

而塞尚却说:

“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我在缓慢前进着,自然界很复杂,而进展在持续,要画画就要先观察,要忠于所观察的物体,不要夸张、扭曲,然后把它们准确地画出来。

雷诺阿对他说:

“你是个真正的印象派画家,你的每一张画都比上一张画令人目瞪口呆”。

但塞尚坚定地说:

“不,你们和我不一样”。

1907年,塞尚去世后1年。

他的绘画在巴黎一个大型博物馆上展出,有无数画家受到了他的影响。终于实现了他曾经说过的话:

我想让印象派的画像博物馆里的艺术一样坚实持久。

1958 年,塞尚去世后52年。

毕加索骄傲地向朋友宣布,他已经把塞尚那幅著名的《圣维克多山》收入囊中。

而事实上,毕加索买下的不止是这幅画,他还把圣维克多山区域的 1000 公顷土地也买了下来,只因那里曾被塞尚描绘过几十次。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的学生,喜欢跨学科研究的美国神经科学家乔纳·莱勒说:

“这是塞尚的才能——他迫使我们在同一个静止的画面上目睹自己视觉的开始和结束,色彩一开始还呈现一组抽象的马赛克,后来却过渡成了一种真实的描绘。”

而塞尚却说:

“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形也就成了。”

他还说:

“孤独最适合于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雷谈塞尚
西方艺术介绍
用一个苹果,我就可以颠覆整个巴黎 | 塞尚
国家美术·经典丨纽约 MoMA重磅推出“塞尚的绘画”大型展览
塞尚
穿越岁月的魅力|保罗·塞尚的百般艰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