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要讲科学性
家庭教育要讲科学性(1)
现代社会,优良的教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发挥的作用都要大。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竞争的根本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好的发展,能够在社会立足,有自己的本领、自己的事业,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与学校紧密配合,改进并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全面打好孩子的素质基础,就成了家长的重要职责,也是家长的迫切心愿。
   现在,不重视教育孩子的家长几乎没有,然而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表现不断发出感叹:这孩子怎么不听话,我天天教育,嘴都说破了,怎么不管用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教育是理性行为,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庭教育有家庭教育的规律,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俗话说“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可否这样说:如果家庭没有收到实效,甚至出现与教育愿望相反的结果,是客观规律在惩罚我们。我们曾对几千个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近70﹪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不当现象。主要表现在:
    1、情感冲击理智
   爱孩子是天性,如果只是情感投入,缺乏理智,必然走入误区。家长都知道溺爱必然把孩子惯坏了,可是,溺爱的界限在哪里并不清楚,于是,不自觉地走进了溺爱的误区。家长最怕孩子哭闹,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必然心疼,就向孩子“投降”。几次“投降”之后,孩子就找到了“打败”家长的法宝,家长就会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小时候惯出了一身的坏毛病,长大了再“改造”,当然更难了。
   教育,首先是理智与情感相结合。要把握爱孩子的“度”,是与非的问题不能无原则的迁就。有时候,家长的正确主张孩子不能理解,也不接受,当时不必强迫其接受 ,切不可以因为“心疼”孩子就放弃正确的东西。可以暂时“存异”,放一放再与孩子讨论。
溺爱娇惯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无原则的发怒而失去理智。溺爱娇惯使孩子形成了坏毛病,孩子总是不听话,不服从教育,于是家长控制不住地发火,甚至打骂。亲子之间关系恶化,沟通对话的机会越来越少,教育就无从谈起。  

家庭教育要讲科学性(2)
      期望值失当。
      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能够考上大学,获得大学文凭,有的还期望孩子获得硕士、博士等更高的学历以及出国留学。这样的期望无可厚非,但是,家长的想法有时简单化,而且从孩子小时候就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好好念书,将来一定考上大学”之类的所谓教育。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并没有发生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一听就烦。有的孩子在心里嘀咕:爸爸妈妈是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
      一个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将来是否出息,与小时候奠定的综合素质基础有直接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功夫,应该下在孩子的综合素质基础上,不是把“考上大学”的话挂在嘴上就行的。更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社会是能力的社会,光有文凭没有能力是不行的。我们国家对于高等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方针,高等教育走大众化之路,将来青年人多数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社会竞争中,综合素质及能力就成了决定因素。某报载,北京市向国内外招聘10名博士公务员,报名竞争者有198人,几近1:20。最终应聘者,肯定是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另据报载,某企业30万元年薪没有招到一位高级技术工人,中国非常缺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不一定在大学里培养,未来社会有文凭没有能力,很难发展;有能力、文凭又不高也能在社会立足。因此,希望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期望紧紧盯在大学文凭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能带给孩子什么”
教育手记4(教师素质)
教育孩子经典
家庭教育知识手册
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农家孩子出路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