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片笔记写作法》:有效写作的4个基本原则,写作思维太重要了

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第二章后,我花了两倍的时间整理读书笔记,这一章内容真的特别重要,理清了我过往对“写作”的认知误解。

不卖关子,有效写作的4个基本原则如下:

  • 1、写作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2、简洁是最重要的
    3、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4、让工作推动你前进

一、写作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要写作?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中,作者说了这么一段话:

“在学术界,没有所谓的私密知识。有了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就等于没想法,而无法重视的论据也根本算不上论据。如果想把一个研究成功公之于众,就需要把它写出来,供人们阅读,以此传播下去,否则这个成果没有任何意义。”

有的想法没有说出来,只有自己知道,相当于没想法。这就是写作、分享的重要意义所在。

为什么说写作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呢?

写作与学习或研究密不可分,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当我们开始学习或研究(输入)时,我们就开始“写作”了。这就意味着,虽然写作是最重要的事,但它并不会减少输入工作的时间。

我以前一直将写作视为一个独立的项目,也会认为如果我想写一篇文章,势必会减少阅读、学习的时间。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我错了。

当我们带着“写作思维”进行阅读、学习等输入工作时,也同时启动了写作的工作流程。输出一篇文章,是写作工作流程中的最后步骤。

那么如何带着写作思维去阅读呢?我的理解是:

  • 1、辩证思维,时刻保持与作者的交流,不断提问题、回答问题;
    2、学到的知识该如何为己所用?
    3、所学的知识是否与知识体系关联,能否纳入其中?

带着写作思维学习有什么好处呢?我从书中提炼出这3点好处:

  • 1、学习更细致,容易进入心流,因为大脑随时保持思考状态,所以也会更加专心,注意力集中,不会犯困;
    2、更容易记住要点;
    3、这是提升思考力的一种刻意练习。

《卡片笔记写作法》书中给出了培养了写作思维的最佳境界:

“那些已经通过写作培养了思维的人,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当下感兴趣的事情上,只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能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会集中在他们经常回顾的问题上,从而不会太过偏离自己的兴趣。”

这个好处真是太让人心动了。

当我把写作思维和我热爱的事情结合在一起,那么当我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我并不用担心写作时间变少了,反而我会自然获得大量的素材。

比如旅游的人,用心记录沿途风景,就是天然的素材库。比如烹饪美食,美食的诞生过程也是一个最佳的素材发源地。

二、简洁是最重要的

对于卡片笔记法来说,何为“简洁”。我认为有3个要点:

  • 1、笔记格式标准化。
    2、只有2类卡片盒,分类明确。
    3、不书上写批注,直接写在卡片上。

卡片笔记里有4类笔记:

1、闪念笔记

为了“留住”转瞬即逝的灵感,就像一个备忘录,提醒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没来得及详细阐述。

当天或两天内查看是否仔细阐述后归入永久,或是已经无用了直接丢弃,但切忌一直留存。

2、永久笔记

永远不会被扔掉的。

笔记的内容需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应该是一篇包含实际思想或观点的独立文本,让人会忘了取自哪里,当时的上下文内容是什么,但仍然可以理解它们。

3、项目笔记 

与某个特地项目有关,结束后要么存档要么丢弃。

4、文献笔记 

容易与永久笔记混淆,最大的区别是,文献笔记无需独立,内容简短,指明来源,可以通过卡片去找到内容的上下文。

通常来说,只需要2个卡片盒:
主卡片盒,存放永久笔记;
文献卡片盒,存放文献笔记。
卡片盒不宜过多,符合简洁的要求。

卢曼不在文本中的句子下划线,也不在空白处写评论。

他会将文中引起注意的观点在一张卡片上做简要笔记,卡片背面写书目信息:书名,页码。这就是一张文献笔记卡片。把卡片放进盒子前,他会阅读卡片内容,思考其与自己的思想的相关性,然后写在永久笔记卡片上,放入主卡片盒。

书上的这段内容给我极大启发,这就是刻意练习卡片笔记的方法:不在书上批注,直接写在卡片上。

笔记直接写卡片,能直接锻炼出2个能力:筛选的能力,这个观点是否值得我写在卡片上;简洁的能力,手动书写,当然越简短越好。

当然这里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解,运用卡片笔记法,需要选对书。卢曼所选的书大概都是社会学书籍,理论、观点、案例丰富,很适用于卡片笔记。如果阅读鸡汤书、小说、散文,那么就未必适用了。

如果今后阅读理论类书籍、经典致用类书籍,就可以刻意练习卡片笔记法。用卡片笔记来搭建知识体系,也十分适用吧。

三、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从一张白纸或者空白的屏幕开始写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解。”

我从《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中学到一个重要观点:“从零开始写作”是个伪命题,真正的写作,是一个自动完成的程序。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中,作者提到卡片盒的最大优点就是,当卡片盒中的笔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群聚效应,这时候写作主题就自然而然浮现出来。

同时,每个主题都自动链接着对应的材料,触手可及,无需大费周章去收集素材了。

为了达到这个完美的境界,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拿着笔阅读,把思想的发展落实到纸上;整理卡片,严肃对待放入卡片盒的每一张笔记;新笔记要在卡片盒里寻找关联,给予卡片编号……

随着卡片盒主人的不断学习,卡片盒也在不断成长。

所有笔记会自下而上组织起来,自觉形成某一个笔记群,由此产生群聚效应。这就是写作的“1”。

所以,有效写作并不是从“0”开始,在落笔前,其实就已经有“1”来推进我们写作了。

四、让工作推动前进

工作时我们常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做不喜欢的事情,感觉工作消耗能量,筋疲力尽;第二种是当我们进入工作状态,觉得充满活力,很有动力,这种状态下工作带来幸福感。

《卡片笔记写作法》书中说:“只有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时,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动态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

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时间的学习,我们都需要在其中设置反馈循环。这对驱动力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从反馈循环中体验到的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励我们前进。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其著作《终身成长》里提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积极寻求并接受反馈。固定型思维害怕且回避反馈。建立一个可反馈的循环系统,有利于保持成长型思维。

以阅读为例,可以有3个反馈程序。

1、拿着笔阅读,在阅读时随时记录想法,有助于我们快速抓住想法,用自己的语言写下读书笔记,能有效检验我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能提高表达能力;

2、将笔记存入永久笔记时,检验我们是否表达清楚了,笔记内容是否是完整的内容;

3、寻找新笔记与旧笔记的关联,关联成功能带来正面反馈。

我认为在阅读时写笔记,就是一个特别好、小的循环反馈。

在坚持做笔记的过程中,我们筛选内容的能力提升,阅读效率也随之提升;阅读效率越高,能读的书籍就越多,学到的也就更多。

这就是一个良好、自动的能力循环,令人感到动力十足。(想想就觉得开心)

想要在读书笔记中建立正面的反馈循环,要做好这两点:

1、永远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去写笔记。刻意练习提高写笔记的能力,是触发正向反馈的关键。

2、寻求关联。笔记不是单纯的记录,卡片盒也不是简单的笔记集合,我们需要通过关联,让笔记与笔记,想法与想法之间产生更深层次的见解——洞见。

“使用卡片盒,与其说是为了提取具体的笔记,不如说是为了指向相关的论据,并通过让思想交融而产生洞见。”

卡片盒的成长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增长,这就是卡片盒的威力。

总结一下,当我们当进行“输入”性质的工作时(阅读、看演讲、听课、研究等等),带上写作思维,此时“写作”的工作流程就开始了。

刻意练习卡片笔记的做法,就是不在书上批注,而是用正确的方式直接写在卡片上。当卡片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主题会自动浮现,卡片盒也主动奉上同主题的材料。

笔记是很好的反馈循环系统,无论是听课笔记、读书笔记、还是演讲笔记、电影笔记,只要正确写笔记,就能触发正面反馈。正面反馈会让学习本身成为激励,有利于我们更专注、更开心地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卡片笔记写作法》——每天写3...
朵l《卡片笔记写作法》分享五
【一页荐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想成为高产自媒体写作者吗?那就学一学卡片笔记写作法吧
卡片笔记写作法:原来,会记笔记就会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