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呐喊》

《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这部集子共有五篇,分别是《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药》、《白光》 。每一篇都看得令人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阿Q正传》是篇幅最长的,也是人物最丰富的。阿Q这样的名字是因为种种原因不配拥有姓名,他经常被人欺负,却又欺负比他更弱小的人。他没有自己的家,只是借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靠给别人家做工赚几个钱为生。然而如此弱小的他却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发达了,也要像那些欺负他的人一样去欺负别人。他幻想打他的人都是儿子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荒唐可笑背后透露着悲凉。最后只因为曾声称自己要革命,就被稀里糊涂地处决了。

《孔乙己》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咸亨酒店,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大家都会记得这酒店的名字和茴香豆。而孔乙己是咸亨酒店中最活泼的酒客,他的出现总是引来笑声。其实孔乙己的内心是善良的,他至少还愿意教人识字,还愿意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只是自诩为读书人的他,考不中却又无法回到现实,放不下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不肯吃苦来维持生活,常常小偷小摸。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因为偷了丁举人家,被打折了腿而死去。孔乙己这个人物,我对他始终讨厌不起来,只觉得他有点可怜,如果可能,我希望他仍可以继续活在故事里。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声“呐喊”,最开始被刊登在《新青年》上。讲的是被害妄想症病人发病时所思所想,暗示旧社会吃人的封建礼教。如果抛开这深一层的含义,单看文字表明,真的就是一个被害妄想症病人的日记,可以做临床研究的那种。他看到别人一举一动都觉得是要吃自己,写得极为逼真。他说自己也许也曾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说自己也曾吃过人,大概是鲁迅奉母之命娶妻一事,夫妻之间有名无实,但终因为母亲的原因没能逃脱掉误妻子终生的宿命。在这件事中,他本是受害者,但同时也自觉是加害者。最后他在绝望中呼吁救救孩子,希望下一代不要再被这吃人的礼教所迫害。

《药》是人血馒头的故事,上学时都读过的,这一次重读真的被鲁迅的文笔折服。他写人们围观斩首时的情景:“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写老栓拿着人血馒头回家的路上:“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人血馒头的血来自革命者,然而吃下革命者血的小栓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两个人被埋在同一块墓地,终究能治好这病的是精神上的药。最后鲁迅用了超现实的写法,让革命者的坟上出现了一圈红白的花,算是一种安慰吧。

《白光》,五十多岁的教书先生陈士成因落榜而备受打击,导致神志不清。对于前途已经彻底不抱希望的他突然想起家传谜语中暗示着家里有埋藏着的宝藏,于是在白光指引下跑到山里去找宝藏,最后不幸掉入河里溺水而亡。本来就算没有考中,继续当教书先生过平淡的日子,也是好的,但偏偏又不甘,产生了要发横财的妄念,这妄念让他丢了最宝贵的性命。

五篇故事中,除了《狂人日记》的主人公,最后的结局都是死亡。在那个旧时代,鲁迅是在绝望中呐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暑假作业展示之一——鲁迅小说的愚昧者
鲁迅的《呐喊》,喊的到底是什么—雨晴
《呐喊》简答题及答案
《白光》——鲁迅熬制的高逼格反鸡汤
鲁迅《狂人日记》:疯子为什么要救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