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奶酪的两大尴尬:干酪自产量极少,干酪国标微生物指标应优化

 撰文:王明立

监审:范慧新


近日,法国农业部宣布,杜省佩兰公司生产的一批生奶酪产品受沙门氏菌污染,被立即召回下架。

佩兰奶酪微生物污染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农业部在通知中称,巴斯德研究所确认有13人感染沙门氏菌,而且感染源相同。调查发现,病例与佩兰公司生产奶酪的原料奶污染有关。

作为预防措施,佩兰公司已召回在法国各地超市销售的问题产品,并提醒消费者,一但买到问题批次产品,须向销售点汇报。

报道称,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感染,会导致患者突发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通常伴有发烧和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食用受污染产品之后6小时至72小时内出现。食用过问题产品并出现症状者,应及时就诊,并向医生说明食用情况。若食用有关产品之后七天未发现任何不良症状,则无需担心及就医。

据《乳业财经》记者了解,这已不是国外第一次曝光奶酪产品被污染的事件。

通过欧盟委员会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搜索关键词奶酪查询到,关于奶酪产品的安全警告仅在2020年就有近10条记录,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就有41条记录,而且遍布法国、荷兰、德国等在内的欧洲各国。

比如2020年1月30日,法国卡门贝干酪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 cfu/g),风险决策等级为“严重的”,因此被采取退出市场的决策。

相关资料显示,李斯特菌是一种在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下都能生存的“机会型”细菌。大部分人群不会感染,但孕妇、免疫功能受损者、老人,以及新生儿则容易中招。感染后轻则出现类似肠胃炎的症状,重则会出现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有些孕妇被感染后,往往因自身初始症状轻微而忽视疾病,但这对于腹中的胎儿却是致命的打击。

据了解,这41条记录中,风险决策的等级大多为“严重的”,此等级下所涉及的奶酪产品均有全部被召回的可能。

国外部分奶酪微生物,国内不允许过关

法国有句很流行的话:“一顿饭没有酒就等于一天没有太阳,没有奶酪就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失去了眼睛”,由此可知,奶酪对于法国人来说多么的重要,而且在美国及欧洲等各国,奶酪也是许多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的国际上通用的奶酪定义,奶酪是以牛乳、奶油、部分脱脂乳、酸乳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乳清而制得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

奶酪又叫干酪,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是一种古老的乳制品,被成为“奶品之王”,是奶业中附加值最高的产品。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种乳制品,其中奶酪就有800多种,在国外,奶酪是一种大众化的食品。世界闻名的奶酪产地主要分布在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英国和比利时等国家。

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以水含量为标准,把奶酪分为三大类,包括软奶酪、半硬质奶酪和硬质奶酪。

目前,国外奶酪产品中较常出现的是微生物污染,其次是抗生素残留以及残留异物等,其中最严峻的就是微生物污染,最为典型的就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对于国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奶酪产品会被微生物污染,业内人士表示,一是企业质量管理问题,二是奶酪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细菌也喜欢,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成品之后,都有被污染的可能。另外,微生物污染的问题,也常常是因为运输、保存过程中没有在-4℃。

据了解,奶酪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如果在中间工艺或者最后成品运输等环节出了问题,就有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另外,由于奶酪在国外市场的需求量巨大,不排除部分生产厂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不过,国外奶酪污染事件,对我国进口奶酪的质量并没有什么影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对奶酪的标准严格,外面进来的污染奶酪,是属于不合格产品。

据了解,我国对进口奶酪的菌种有着比较明确的要求,有些在国外允许的奶酪微生物,在国内是不允许通过关口的,所以如果在正规渠道购买的进口奶酪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但如果国内消费者是从海外代购奶酪或者是自制奶酪,那么安全性上就很难做保证。

现行干酪国标影响国内干酪生产

虽然国内对奶酪的相关严格规定,保证了奶酪成品的质量,但对国内奶酪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原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曾接受采访时表示,2018年我国国内奶酪总消费量约15万吨,除进口产品外,约有4万吨为国内加工。而在这4万吨中,仅有20%为国内企业生产的天然干酪,另外80%左右仍是国内企业利用进口原天然酪加工的再制干酪,这意味着国产天然奶酪实际产量还不到1万吨,与中国奶业协会的披露的调查数据相一致。

宋昆冈认为,影响国内奶酪发展的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国人的饮食习惯,二是现行干酪国标规定的微生物指标不合理,影响了干酪生产与销售,应尽快完成修订。此外,现行干酪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尚未包括“干酪分切”的内容,给希望建设干酪分切包装厂的企业造成了障碍。

据了解,国外干酪的霉菌、菌落总数不受限制,但我国现行的干酪国标对霉菌、酵母菌则有限量规定,这就导致了大量优质干酪产品进口受限,不利于丰富奶酪产品的市场供给。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董事长高瑞宏也曾公开表示,目前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干酪产品有20余种,由于现行干酪国标的限制,很多产品还未能进入。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部门主任王君在2019年3月的中国干酪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从2015年起,我国就已经启动了干酪标准的修订工作,目前基本上有了草案。新标准将删除霉菌等指标,语言描述也将更加精确简洁。

国内人均奶酪年消费量不足0.1公斤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为0.1公斤/年,与荷兰人均消费21.6公斤/年、美国人均消费15公斤/年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也就是说,国内奶酪市场潜力巨大。

据了解,国内目前有奶酪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45家,有实际产量的不到20家。像蒙牛、光明、三元、妙可蓝多等在内的多家乳企都在积极布局奶酪市场。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奶酪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44.09亿元,到2018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上升至61.39亿元。整体来看,我国奶酪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上升的趋势。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新生代对奶酪的消费习惯正在快速培育,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普遍增长、较高比例的新生代家庭经济状况明显提升,和西化生活方式渗透,奶酪消费在向中等收入国家扩张。

另一方面,80、90年后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更为开放,对于子女的营养补充更倾向西化,奶酪作为营养物质丰富、钙质含量较高的乳制品,非常适合儿童食用,儿童奶酪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奶酪品类在乳品市场的出现,对传统乳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奶酪将是乳品市场的一个新亮点,是今后乳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抗击疫情,乳业在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奶酪新国标实施,加速儿童奶酪棒市场优、劣筛选
新国标年底落地,干酪制品到底有哪些变化呢?
质检总局:不合格进口乳品中婴幼儿奶粉占7成_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
世界上最好的奶酪
发酵乳制品的突破:零食化,便携包装,风味创新引领奶酪品类的发展(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