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胥加山:众豆生苏北
众豆生苏北
胥加山(盐城)
每次去菜市场看到有人在兜售蚕豆、豌豆、红豆、绿豆、青豆、黄豆……总有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眼见这些豆们,像遇到我失散多年的亲人,瞬间久别重逢情感的交织,导致无言的面对,捧豆相望,一种久违沉浸在心底的泥土情结、乡村情怀,如一幕幕水墨画在心头洇开,追忆起和众豆曾经共岁月的时光……其实,与众豆有着这种情感,对于种过豆的人来说,不足为奇,因为每颗豆的背后,都透视着一幅幅广袤土地的背景和庄稼人汗水劳作的身影;因为每颗豆的豆身,都阐述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感恩哲学;因为每颗豆的一生,都浓缩着自然生长的神奇和生命的奇迹;因为每颗豆的成长,都刻录着种子耐得住寂寞、幼苗恩泽于阳光晨露的福祉、叶的光合作用、根杆枝茎藤蔓营养输送、蜜蜂帮忙授粉、结荚、饱满、收获……每颗豆的成长过程,都是人生的浓缩,一步不落,步步为营。
蚕豆扁 豌豆圆
蚕豆、豌豆是跨年生长的豆,它们和苏北种植的小麦共岁月,同相伴,经历冬、春、初夏三个季节,它们把各自的人生活得轰轰烈烈,历经三九天严寒、春寒料峭的双重考验,待到气温回升的仲春,它们不遗余力,一边膨化着快速成长着枝叶、藤蔓,花开花谢,结荚生豆,尽显青春芳华……随着初夏号令一响,蚕豆稞枯了,豌豆藤蔓萎了,蚕豆荚黑了,豌豆荚黄了,扁蚕豆、圆豌豆在豆荚里练就一身腱子肉,亟待破荚而出……
深秋广袤无垠的苏北大地,丰收的稻子箩挑入仓,麦种有了用武之地。庄稼地是稻麦永远的舞台,两位主演按季节轮番登场,蔬菜、豆类永远站不了庄稼地的C位,它们是群众演员,跟趟着烘托着主演的演技,从没有过主演的梦想,有的只是只要给我田埂、沟渠边的边角料土地,照样活出生命蓬勃的精彩。
麦种播下了,庄户人家的男人有了喘息的机会,女人却多了份心思,爬上爬下卸下吊在房檐上入夏收下的蚕豆豌豆袋,一簸箕蚕豆,一筛子豌豆,挑挑拣拣,留下一些给孩子们入冬炸着吃解馋,余下被女人盛在水桶里,拎着去了庄稼地。点蚕豆豌豆不是什么技术活,随手的一把小铲锹,就着田埂,一锹下去,支出半锹泥土缝,落下三两颗或蚕豆或豌豆,拔锹轻拍泥土缝,以防鸟儿食豆,一处点豆就算完成。点豆看似简单的农活,可是半天弓腰点下几条田埂几十斤蚕豆豌豆种的活儿,还是需要气力和耐力的,重复成千上万次下锹支缝、点豆、合缝、挪步,再下锹……半天点豆活干下来,直不起腰,手起泡,腿僵硬,浑身出汗……那是常事。
田埂边、沟渠上的蚕豆、豌豆点下了,豌豆、蚕豆像似感激主人给了它们繁衍成长的机会,它们无需牵系庄稼人过多的力气和照顾,麦田洇水,它们沾光着一次饱饮,尔后把豆身交给了泥土和时间……麦田长出一片浅绿,蚕豆、豌豆苗也探出了脑袋。当霜降一晨重于一晨,蚕豆豌豆苗像一个侏儒的孩子,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模样,对抗着风霜雨雪的肆虐……严冬来了,春天也不远了,幼小的蚕豆、豌豆苗坚守着季节更迭的信念……
打了春,赤脚奔。新春伊始,人勤春早,沉寂了一冬的麦田有了生机,春节的春喜酒还没喝结束,施春肥的活儿就忙开了,一担担农家肥担向麦地,一条条麦墒理清,有了庄稼人劳作的麦田,蚕豆豌豆苗也跟着鼓励自己,四叶苗,六叶苗比赛着较劲;几场春雨过后,气温一天高于一天,冬眠的虫儿、蛙儿醒了,野草儿茂盛了,麦苗窜个儿了,油菜花儿开了,蜜蜂蝴蝶忙开了,蚕豆、豌豆不甘示弱,日夜赶长着身子,欲与麦苗比个儿……忽一天,春雷阵阵,放学归来的孩子眼见,对着同伴惊叫起来,田埂边何时多出这么多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像似要说话……
蚕豆、豌豆花开了,一节一节往上开,诱得蜜蜂蝴蝶蹁跹得乱了阵脚。麦子结穗,蚕豆、豌豆跟着结荚,一日比着一日饱满,馋了漫长冬季的孩子顿时有了解馋的方式,摘一两颗蚕豆、豌豆荚,剥荚食蚕豆、豌豆,虽有点青涩味,但丝丝蚕豆、豌豆的甜还是俘获了孩子的味蕾,整颗豌豆荚下嘴,一嚼,那种甘甜,暖舌润喉……
农忙渐次开始了,大人抽不开身生火做饭,吩咐起孩子,去田埂边拔几棵蚕豆、豌豆稞回来,剥豆煮咸菜做下饭菜。农家孩子早就耳闻目染这种摘豆做菜简单的农家活,一碗青翠碧绿扁蚕豆、半碟圆圆如球的豌豆剥成,弟弟或妹妹在灶间生起了火,半铲菜籽油下锅,瞬间滋哩啪啦炸开,蚕豆、豌豆自告奋勇跳下油锅,翻炒几下,一碗水漾得沾有金黄油花的蚕豆、豌豆或沉或浮,锅开了,蚕豆、豌豆吸足水和油脂,颗颗臃肿,一碗黄灿灿开春腌制的碎咸菜,带着微酸,无需漂洗,下锅和着蚕豆、豌豆交织起来,一两分钟,豌豆、蚕豆吸附着咸菜的酸咸的精华,咸菜融洽着豆的清香,一盘蚕豆、豌豆煮咸菜上桌,拍两颗蒜瓣缀顶,青、黄、白三色养眼,酸、咸、鲜三味润舌,蚕豆糯软,豌豆劲道,吃饭、喝粥、喝酒,都是最佳味蕾搭配……
青蚕豆、豌豆尝的是个鲜,要与末春初夏赛跑着尝,或半月蚕豆、豌豆荚起黑起黄了,豆也变老了,短时间的鲜,留给味蕾的是永远的鲜……
待蚕豆、豌豆爆出黑色黄色的豆荚,收蚕豆、豌豆的节气到了,一只只或黑的蚕豆荚或黄的豌豆荚摘下来,有时摘着,豆儿像调皮似的滚落下来,铺满一天井的豆荚,连晒两个太阳日,连盖轻轻拍打豆荚,一只只扁蚕豆、圆豌豆,纷纷脱离母体,自成个体。
新收的蚕豆、豌豆,晒干水分,一只只硬如石子。不过此时,新的吃法又诞生了,炒豆的香气四溢,可零食,那是牙齿和豆的较量产生的满口留香;可当咸,豆炒香,一碗水浇豆,水沸,撒盐,或淋酱油,蒜瓣附和,豆余香,嚼有力,味无穷,二两小酒,两海碗参子粥,无需它菜,直吃得大汗淋漓,那才叫身心痛快……至于蚕豆米子辅助冬瓜、或黄鳝丝韭菜炖汤,那种无法言说的鲜,是蚕豆食客们对味道升华起的一种精神境界……
秧场开始了,新的蚕豆、豌豆袋又在屋檐下悬挂,那是蚕豆、豌豆浓缩的一生,也是新的生命轮回的起点,诚如农家生活中的季节更迭,顺其自然,周而复始……
红豆红 绿豆绿
苏北农家种植红豆、绿豆,多般为了来年端午裹粽子或伏天煮粥降暑所用,并非作为经济作物而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因而农家收下来的红豆、绿豆多般用瓶瓶罐罐来盛装,防湿背虫。诚然苏北农家种植红豆,也不可能联想到“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的诗句,庄稼人种植红豆、绿豆是实实在在的点缀日子。
自然就是神奇,苏北麦子有豌豆、蚕豆相依相伴,稻子也少不了红豆、绿豆群众演员渲染。秧苗栽下了,白花花的水田有了稀疏的绿意,光秃秃的田埂似乎还缺少点什么缀色,于是勤快的农家妇女,找出端午节裹粽子时,特意留下的红豆、绿豆种,忙碌于田埂或打麦场。
被秧田浸泡的田埂,泥土松软,小铲锹翻开一块潮湿的泥土,顺手丢下三四粒红豆或绿豆种,土一盖上,再点下一处。点红豆、绿豆的活儿不重,因种上几十米长的田埂绿豆、红豆,够来年裹粽子、伏天降暑和留有余种就可以了。因而点下红豆、绿豆种,红豆绿豆像个不是亲生的孩子被农家主妇遗忘,一味地任凭它们伴随着日月星辰阳光雨露自然成长。
红豆、绿豆并非少了主人的关爱,而暗自神伤、自生闷气,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本能的求生欲望极强,红豆、绿豆遇土逢湿必长,它们不羡慕秧苗的阵势,不嫉妒其他蔬菜受到主家的恩宠,它们小群体有小群体的生存法则,互相勉励着尽其所能装扮田埂土地的生机。
或许在一次秧田拔草或泼浇时节,上田埂歇脚时,红豆、绿豆稞一棵挨一棵郁郁葱葱,杆细,茎长,叶宽,主家一时也不好意思少了对它们的关注,手不自觉地翻动起豆稞来,竟然发现红豆、绿豆竟然如此泼皮着,枝枝开满了密密匝匝细碎的花儿,甚至有些猴急的豆稞花谢结起如火柴棒的能豆荚,稍息片刻,主家又忙起了秧田里的活儿,毕竟红豆、绿豆是不起眼的平常日子的小角色,就任凭起自生自灭吧,再说也没施肥,也没松土,没有付出,堪想回报?够调味就好。
稻子扬花结穗了,秧田的气场淹没了红豆、绿豆稞,原本有点模样的红豆、绿豆稞被成片的秧田掩盖。可谁知道,红豆、绿豆此时抢着时光,不分白天黑夜吸进天然的养分,想尽一切办法给豆荚以营养,做到粒粒饱满,一粒不落。
红豆、绿豆像个懂事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它们错开秋收大忙,率先成熟起来,让庄稼人先来一场秋收前的预演。
一棵棵红豆、绿豆稞拔起成捆,摘下豆荚,晒在匾里,铺在筛里,再多晾晒在天井的水泥地上,没几个太阳日,用手揉,椭圆的红豆、青豆一个个沉于匾底、筛上,划去豆荚,拨去荚碎,筛去尘土,一粒粒饱满结实的红豆、绿豆像功成名就的兄弟尽显在主家的眼前……
红豆、绿豆晒干了,孩子找来了一只只带盖的空矿泉水瓶,帮着大人盛豆封存,农家主妇计划着吩咐孩子,拿来纸贴在瓶上,用笔写着这瓶来年做种,这瓶明年端午裹粽子用,这瓶伏天熬粥或做红豆、绿豆汤……
来年端午,红豆绿豆混合在糯米中被裹进芦苇叶里,一大锅粽子被缠着红线绿线的粽子,孩子们根据各自的喜好,挑选着红线绿线粽子,红豆粽子,红白相间,热烈喜庆,绿豆粽子,绿意缀白,温文尔雅,米糯豆实,粽香伴随着色彩,让端午年年过得忘了岁月蹉跎……
伏天知了长鸣不绝,狗热得猩红的舌头挂得老长,凫水了一下午的孩子,湿裤头也不换,忙起熬红豆粥或绿豆粥,为的是晚间从田间归来的父母一顿夸奖。孩子把一早浸泡的红豆或绿豆,捞起,用手一捏,有了发软的感觉,豆下锅,盛上水,生火熬豆,等锅中红豆或绿豆煮得开了花,下米再慢炖细熬,待到粥稠豆香,盛到黄瓷釉大口盆里,因烧火汗流不止,孩子一刻也不耽搁,汗不擦,用抹布裹着盆沿,小心翼翼,屏住气,咬着牙,把满满一盆红豆粥或绿豆粥端到天井敞篷下八仙桌上……
大人从田间回来了,趁大人用井水擦洗时,孩子给父母盛上早已凉好的一海碗一海碗红豆粥或绿豆粥,再来一碟或炝菜瓜或炒蚕豆咸,就着红豆粥或绿豆粥,喝一口,白天田间劳作的疲劳和暑气,片刻消失殆尽,清凉透顶……孩子,得到大人“懂事”的夸奖,像极了盆中、碗中颗粒开了花的红豆、绿豆,在心底把笑容漾开……
只剩下一两瓶做种的红豆、绿豆看着同伴所做的贡献,它们在瓶中骚动起来,因为用不了多久,也到了它们回归土地怀抱的高光时刻……
红豆、绿豆在农家平常的日子里,过多的是沉默,一旦登场,它们毫无保留显现本属于它们的本色,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像极了农家的孩子,不张扬,守初心……
青豆青 黄豆黄
青豆是黄豆年轻时的模样,青豆的用途就是做菜用,不如黄豆用途大,可磨豆浆,可榨油,可做豆腐,可做黄豆咸,可做黄豆酱……
因苏北属于鱼米之乡,水泽丰富,而黄豆的生长,喜干厌潮,苏北大面积种植黄豆的场景很少见,多般在田间地头凸显处或闲置下来的打谷场可见黄豆棵,几分地的黄豆种植,既满足了尝时令青豆,也能收下几十斤黄豆,或炸豆油、或磨豆浆、或做豆酱……至于多收了上百斤开外的黄豆,一般人家多般拖到庄上的豆腐坊寄存换取一年的豆腐卜页……
种植黄豆,也是在秧场结束后,打谷场因麦子颗粒归仓,一时闲置下来,在苏北农村,让土地闲置时间长了,那是一种罪过,于是农户在稍作歇息的当儿,他们在等待一场淋湿打谷场的雨,这样点起黄豆来,轻便快捷,可初夏的雨很金贵,迟迟不落,农人点完了田埂等边角料凸起土地上的黄豆种,再也不等雨了,他们一担担河水挑向打谷场,泼洒起来。打谷场的土湿润了,原本平整的几亩地的打谷场地像年轻女人光洁的脸面,仅一个晚上,被勤劳的农家妇女们让其变成了麻子脸,每一处麻点捣碎的泥土就是一穴种黄豆处,穴穴横竖成行,像一个硕大的围棋盘。打谷场的四周被人用绳栏了起来,以防晚间来打谷场游戏的孩子们和撒欢的狗们,踏翻起泥土,让鸟儿捡食图个口福……
一周不到,颗颗黄豆发芽了,露出了嫩绿的小脑袋;半月不到,打谷场一汪碧绿,黄豆苗借助盛夏充足的阳光和晨露,人来疯地成长,几天不见,密集的叶子铺满了打谷场,人走在其间,需小心翼翼拨开黄豆棵,弯腰才发现棵棵黄豆杆的枝丫上开满了或紫或白的黄豆花,花碎小而密集;再过半月不到,黄豆棵像自然的魔术师,枝枝干干上结满了一排排瘪瘪的毛茸茸的黄豆荚……
或许,某个夏天的清晨孩子还在补夜间闷热少睡的觉,就被父母大嗓门叫醒,其实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只是吩咐起孩子去打谷场上自家的场地拔几棵黄豆棵回来,剥下新鲜的青豆和碎咸菜做菜。孩子不情愿地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向打谷场,孩子用手捏着哪棵黄豆棵上的青豆荚饱满,捏着这棵,又向往那颗,其实棵棵黄豆棵几乎同时间饱满着豆荚,孩子的这种心理,只是好奇罢了……五六棵黄豆棵抱回来,黄豆杆叶扰得孩子的皮肤痒痒的,他也无暇顾及,孩子看看日头,剥青豆的活儿得加快,不然父母早活归来,还不见冒着热气的青豆煮咸菜的小菜上桌,那是要挨骂的。孩子找来一只盘,端来爬爬凳,仔细认真地剥起青豆来,因豆荚饱满,无虫眼,剥青豆的活儿对于孩子得心应手,十几分钟孩子剥起一盘青翠碧绿的青豆来,清水一汰,生火,炸起菜籽油,厨房边掐几根青葱就着生姜丝一炸,青豆下锅翻炒,豆青和着菜籽油的金黄,很养眼,孩子来不及欣赏,一碗水下锅,片刻,青豆在水中翻滚起来……孩子挑一只半生熟的青豆试尝一下,鲜!脆!孩子像个胸有成竹的大厨,半碗金黄的碎咸菜下锅,翻炒几下,盛盘,再夹一筷咸菜夹青豆下嘴,咸度适中,豆鲜撩舌……这种农家大锅灶现摘现做的喝粥佐菜——青豆煮咸菜,无需麻油染香,无需味精起鲜,就经孩子的一手烹饪,足够鲜香得酷暑下厌食的胃苏醒过来……至于青豆红椒爆炒肉丝这种上得了台面的大菜,是孩子味蕾的最爱,也是孩子一日三餐的向往。不过这种大菜,一般要等到家中来客才能上桌,尽管孩子早已观其父母做此道菜的过程,也想跃跃欲试,可一直没有机会,唯有在心头牢记下做菜的过程和细节——肉丝炒出油来,青豆下锅继续炒;青豆炒得油光可鉴,红椒下锅再炒;红椒炒得红不褪色洒些盐,起锅,肉香,豆青、椒红,那菜不吃只看,也是一种满足,至于第一口吃起这道菜,青豆简直是此道菜灵魂的主宰,脆、鲜、香,无论口感,还是味道,都是一辈子的记忆,还有那吃剩下的残羹液伴着下午三四钟一碗白米饭,吃得狼吞虎咽,毫不夸张……
食青豆是个时令,吃着吃着,青豆荚就逐渐变黄了,待到最后一顿挑选下来的青豆,再多把火候,咀嚼时明显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青豆长成黄豆,枯黄的豆杆铺晒在庭院里,连盖啪啪敲打得一颗颗黄豆脱离了豆荚,挑去豆杆,落下一层圆圆的黄豆,撒欢的狗走在上面,失去了平衡,一个跟着一个摔跤,逗得孩子抓把黄豆砸狗,撩得狗走得更欢,跌得更甚……
晒干的黄豆被农家主妇装在几个布袋里,做着标记——这袋做来年的黄豆种,这袋来年做黄豆酱,这袋炸豆油,这袋去豆腐坊换豆腐卜页茶干……黄豆棵晒干被一捆捆扎起堆到闲置的猪圈里,等多雨天气做柴火用。
待到某个冬雨天,大人们也馋起了阴雨天,从豆腐坊里拎回家或豆腐或卜页或茶干,孩子生起黄豆杆的火,想着锅中的豆腐或卜页,看着灶膛间跳跃的火苗,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古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若是逢到初秋尝到家中这道“青豆炖豆腐”菜,孩子触景生情冒一句“母子终相会”,引得父母停住夹菜的筷,朝孩子投去欣赏的眼神,止不住说上一句,好好念书,书养千口……
黄豆在苏北农家成长的过程也就三四个月,但黄豆延伸开来的食物陪伴农家一日三餐的日子却是年年岁岁,周而复始。黄豆岁月的轮回,像极了庄稼人固守勤劳的本质,舍得向土地出力滴汗,简单生活,收获快乐……
众豆生苏北,豆豆有禅机,食豆品时节,人生多滋味。但求人生意,豆豆是命题,种豆岂得豆,自然最神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豌豆、毛豆、青豆、荷兰豆......谁是谁?有什么营养?
豆们真逗
豆子的种类介绍14种
豆子的境遇
【养生健体】豆豆最养人
图说健康:小小豆子用途大 细数豆类奇妙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