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亮│疫情下的日常

疫情下的日常

文│雨亮


 
阴霾之下,封城,一场突遭的变故,使这座千年古城从车水马龙的喧嚣到风萧萧雨茫茫的凄凉静默,城里的芸芸众生陷入惶恐不安、迷茫无助。从最初时的纷纷扰扰、逃离躲避到后来的冷静、镇定、接受、战斗,绘就出一幅疫情之下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
 

封城前夜
 
长安自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次疫情打破了千年以来长安城的太平盛世。几乎没有任何征兆,2021年年底,省城先是零星出现确诊病例,周边小区或在我上班的路上,某家医院两次被封。12月中旬以后,确诊病例一天天增多,有封小区的,封单位的,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惯常的从容,似乎并未遭受太大影响。

然而,在一场虚幻的繁华下,病毒暗流涌动、无孔不入,疫情如海啸一般汹涌而至,冲破了一道道防线和坚不可摧的古城墙、古城门。一场大疫近在眼前。
 
全城封控前夜,同事私信于我,嘱其早备日常用度,我随声附和。下午忙乱,竟将采买之事抛之脑后。即使想起来又能怎样呢?我们还在上班。不过,也不打紧,家里还有两颗上周回老家时带来的大白菜、一袋未开封的面粉,大米也还有一些,足够一周的用量。
 
果然,12月22日下午五时,全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通告规定:自23日零时起,市民群众居家生活,非必要不离市,所有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户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

通告不久,妻的电话来了,她说,大街上到处是人,商场超市人挤人,都在排队抢购蔬菜、水果、米面油,咱家要不要也买一些?我说咱们不凑热闹,也不用担心,既然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后勤保障一定会到位。
 
下班乘公车,车厢里水泄不通,不时有交谈声不绝于耳,都在讲城市封控,让家人赶紧采买生活物资。汽车慢慢悠悠驶进二环进入城区,交通依然拥堵,车行缓慢。从车窗望过去,马路上熙熙攘攘、人流如潮,人们大包小包、鼓鼓囊囊,肩扛手提生活物品匆匆疾行。汽车抵达人口稠密的地段,我家也住在这里。
 
街灯点亮,灯火阑珊,映照着街边人影绰绰封控前夜,一切杂乱无章,少了昔日的安宁与祥和,各家超市人潮汹涌,宽展的街市到处是人,几乎没有插足之地。小区对面的一家超市,门口几行队伍,弯弯曲曲排到了人行道外。忽而有人插队,引来一阵骚动和骂声,后排的人跟着向前挤,队伍如蛇形一样摇摆不定。

我去紧邻的一家超市,同样人满为患,平常顾客并不算多,货源充足,当晚,这里的面条、蔬菜、米面油已经抢购一空,柜台上空空如也。收银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手里提着日用杂品。
 
小区楼下的便民市场,依然拥挤不堪,每个蔬菜摊点挤满了人。期间,接到家人电话,让采购些食物,但看到这样挤挤闹闹的场面,只好作罢,空手而归。

封城当晚,市委发出紧急号令,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充实一线防疫力量,全市有3.3万余名机关干部下沉,参与到小区管控、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中。这次我没有派驻一线,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疫情,我曾经派去基层在小区职守。由于今年单位很多干部抽调一线,为数不多的留守人员要保障工作正常运转,上情下达,政令畅通。
 
第二天清晨上班,古城恢复往日的平静,街道人迹寥寥,背街小巷、主街、人行道、路口停满了车辆,公交车站没有几个人候车,车上乘客较前一天大为减少。

早在封控前夕,市交警部门就发布消息,为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暂时取消工作日机动车尾号车辆限行措施。本想开车去单位,结果车子被车辆团团围住,动弹不得。
 

全员核酸

确诊病例一天天攀高,让人忧心忡忡。我们继续留守单位,窗外,铅灰色的云雾重重地蒙在古城上空,给人以“黑云压城城欲催”的压抑。
 
全员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快阻断的关键手段,为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阻断疫情传播,全市开展了至少五、六轮大规模的全员核酸筛查工作,确保一落一户,不漏一人

天的核酸采样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尤其对于保障民生的人员来说,乘坐公交地铁除了单位证明、通行证,绿码,还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缺少哪一项都寸步难行

天刚蒙蒙亮,小区下志愿者大喇叭就开始高喊:下楼做核酸了。我有时在单位,有时在小区做核酸。检测频次增加,原来时的两天一检改为一天一检;从原来的业主听到喇叭喊便一拥而下,不注意排队间隔距离,到分批、分时、分楼层安全有序,依次下楼;从抱怨天天核酸,不愿下楼,到主动询问核酸时间,按时核酸。

我看到有些住户刚刚起床,还未来及洗脸刷牙,睡眼惺松,便穿着棉拖鞋,一身睡衣到挤窄的小区楼道等候检测,冻得直打哆嗦。医务工作人员、 小区志愿者严阵以待、无私奉献。每次出门前,我都要嘱咐家人,一定记得做核酸,不能遗漏。

老家也在做全员核酸,采样点设在村外大队部,距离老屋很长的一段路城。相比于城市,农村人朴实厚道,服从指挥,七点多,村部大门紧闭,门外便排起比路还要悠长的队伍,一直排到田野深处。

老屋的母亲也自觉去做核酸。我电话劝她,咱家离采样点远,你又不咋出村子,可以不去。母亲嘴上答应,还是偷偷和对门的、斜对门的邻居一起。坡上坡下,乡亲们不顾路远风寒从四面八方潮水一般涌到采样点

我亲眼目睹村庄乡亲或走路或骑车,扶老携幼的壮观场面。寒风料峭,北风漫过田野,穿过寒风瑟缩发抖的队伍,乡亲们没有怛怯,没有退缩,那些被称作“大白”的医务工作者更是夜以继日,顶风冒雪,坚守一线。
 
最近流传着一首关于核酸检测的打油诗,很有意思,抄录如下:“红管管 白签签。排队一起做酸酸,做完酸酸吃饭饭,吃完饭饭等单单,单单出来到时间,继续排队做酸酸,在家呆着防冠冠,么事不能胡转转,胡转可能得冠冠,闹滴不好躺板板。”
 

防控升级
 
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古城管控升级,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面管控的通告》,具体为:从12月27日零时起,全市进一步提升防控等级,实行最严格的社会面管控措施。除参加核酸采样外,坚持不出户、不聚集。要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全市市民做到非疫情防控及民生保障车辆不得上路。即“取消每两天每户一人出行采购的规定”。

出入小区、单位查验手续更加严格。几天前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已无法使用,改由各区指挥部发放的带有编号的《通行证》,公交车削减了车次。下班,好不容易等来一趟车,顾不了许多,因为等待时间过长,我的48小时核酸错过了半个小时,还好,经过解释,司机终于让上了车。

车厢空空荡荡,只有我和司机。我说:上午没有查验48小时核酸。司机道,刚接到通知需查验。我随口说:严格了好。经过一站停车,上来一位女孩,直抱怨,说等了一个小时都等不来一辆。司机解释,能上班的司机没有几个,很多小区封闭无法出入,车辆减少了开行次数,以后还会更少。一路上,有乘客因为核酸过期而被司机婉拒上车。

小区大街上几乎没有行人,不远处只有环卫工人在忙碌工作。对面的超市大门紧闭,前几天似乎还开着,里面灯火通明,货品还算齐全,如今防控升级,或许正在消毒,或限期整改。

年底最后一天,公交车全部停运,我住的小区距地铁站还有两站路,只能徒步而行。给单位同事打电话,他正骑着共享单车在上班途中。天寒地冻,他从城墙里一路骑到北郊,路程算下来至少十多公里。这一段路,北高南低,还要经过一段更陡的路桥,为了职守,付出着艰辛和汗水。但比起那些坚守在一线的疫情防控人员、志愿者,还有可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以及无数为疫情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根本不值一提。他们通宵达旦、不畏严寒、坚守阵地,他们昼夜奋战,使命担当、不辞辛劳、流血流汗,其高尚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乘坐地铁需要各种证明,因为疫情影响,乘客稀少,大多是上班或与疫情相的人员感觉地铁工作人员比乘客还要多。几年未曾乘坐地铁,我在迷宫似的地下通道内迷失了方向,曲里拐弯,终于找到出口。
 
走出地铁站,一路上鲜见行人,即将走到单位的那条路,远远看到以前单位的司机,正低头急匆匆赶路,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我大声叫住他,他停住脚步,说,自己在南郊住,离最近的地铁口封闭,他要走四公里多路才能到开通的地铁口。他晃了晃手提的东西,里面有毛巾、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说,他准备吃住在单位,不回家了。

民生保障

疫情之下,民生保障同样重要,温饱问题不容忽视。昔日无精打睬业主群因为疫情原因突然之间热闹起来,有的住户在群里接龙日常所需,水果、牛肉、面包,蔬菜、猪肉,还有纯净水。我添加了由业主推荐的购菜群,以备不时之需,但观察这些购菜群,很多地方因为道阻封控根本无法送达。后群里说,将需要的物品写在纸条上交给门卫,对面超市按需备货,第二天就能送达。如此说来却是不错,解决了住户的后顾之忧。
 
其实,政府时刻关注老百姓菜篮子问题,一些封闭小区开始发放免费菜、爱心菜,还有些区县加大市场采购蔬菜、粮油的力度,开通运输物资绿色通道,确保配送顺畅;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百米”。从开始时的只顾疫情无暇民生,从最初的慌乱繁杂到如今的有条不紊,感觉居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转。

2021年最后一天,业主群一片祥和气氛,大家接龙排队采年货,虽然线下无法出行,线上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又有住户询问政府免费菜小区有没有?羡慕其他小区配发免费菜。

当晚,夜色深沉,如小山一样包装完好的蔬菜包堆放在小区门外,我们小区住户也在新年到来之即享受到政府发放的爱心菜。每户满满一大袋子,两颗大白菜、黄瓜、土豆、洋葱、萝卜、西葫芦,一小把青菜,几根大葱,蔬菜上还带着潮湿的泥土,看着新鲜水灵。

虽是些寻常菜品,但于有些已经断炊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可以吃上好几天。一时间,朋友圈上图,业主们拍照,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因为前一天写作至午夜,早上起床很晚,红色的初阳照进厨房,房间里异常明亮,透过窗户,天空蔚蓝如洗,没有一片云彩。中午下厨房煮稀饭,炒了几个菜,餐桌丰盛,下午妻子忙着包饺子。晚上全家一起观看《长津湖》电影。虽然足不出户,但生活甜蜜、幸福满满。


曙光在望

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全市将防控区域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按照规定,我们小区归类为管控区。同时,对评估符合降级管理条件的,适时调整相关防控措施,逐步恢复小区内部生活秩序,这无疑让全市人民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增强了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为快速、精准、彻底阻断疫情,全市核酸检测进行了适时调整,开展重点区域核酸筛查。朋友圈传来省外医院、区县医院、社区医院支援疫情封控区域的消息。我的家乡一千多名医务工作者一声令下,星夜兼程,午夜弛援疫情一线,老家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和我们村子卫生室医生和他的妻子并肩作战,顶着寒冷驱车五十余公里,进入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他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白衣天使。

他们分散在古城大大小小的社区、小区。因为有了这些“大白”们,我们小区核酸检测高效快速,原来只有一个检测点,检测进展缓慢。这次采样点增加为四个,志愿者、警察引导,秩序井然有序,提前结束核酸检测。

从2022年1月2日起,确诊病例连续6天下降至百例以下,7日,最新增确诊病例数为46例,值得庆贺,尤其在35例时,朋友圈纷纷推送这一消息。这些不断向好的数据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凝结着无数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人员的辛勤汗水。同日,我市发布有序推进商贸服务、邮政快递、餐饮业复工复业的通知,以及方便就医的规定,让人无比期待全城解封的那一天。

从封城的17个日日夜夜,全市人民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共克时艰,一定会赢得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

让我们静待花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滑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连续三天全员核酸检测,史无前例!
武汉将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
1100万人口的石家庄,全员核酸!这一次,我们为自己加加油
现场直击!石家庄开始全面全员核酸检测
长春德惠市发布关于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