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辅食刚需性更加显现,如何深度挖掘?

撰文:王文婷
监审:范慧新
出品:

随着人们对婴幼儿营养认识的不断增强,婴幼儿食品的消费习惯逐渐由仅仅为孩子购买奶粉等婴幼儿主要食品逐步向购买辅食以丰富婴幼儿饮食结构转换。并且随着辅食市场认知度的提升,国内市场对于辅食的需求也在连年增长。但需要注意,辅食作为宝宝6月龄后必须添加的食品,其刚需特性还有待充分的挖掘。

01

辅食刚需性更加显现

当下的市场,米粉、果泥、面条、饼干等各类辅食品牌越来越多,既有传统的辅食企业,也有近两年刚入局的新型品牌,婴幼儿辅食已经从传统单一家庭自制向购买市场销售的多样化成品产品转变。

随着90、95后成为育儿主力军,他们的育儿观念和消费需求与传统爸妈截然不同,新生代父母更加喜欢“尝鲜”的同时, 更注重品质,崇尚科学育儿,对更“精细化”的养娃产品需求较高,因此婴幼儿辅食的刚需特性也更加显现。

根据《2020 Q1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运行监测报告》显示,在育儿观念转变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年来婴幼儿辅食行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8%。从消费情况来看,22.7%的受访网民自制婴幼儿辅食,却抱怨耗时耗力,而47.8%的受访网民选择购买成品辅食。总体来说,78.2%的受访网民对婴幼儿辅食产品表示满意,也意味着新一代父母对婴幼儿辅食类产品接受度越来越高。

因此,这两年市场上除了基础的米粉、面条等产品,各种肉泥、溶豆、米饼等产品不断出现在市场上,成为选购的热点。

02

线上热度高

解数咨询的数据显示,在电商平台,从Top20搜索词来看,品牌的搜索词人数占比较多,达到61.27%,而Top20核心词中,米粉、面条、饼干、果泥的搜索人数较多,其中米粉的搜索人数接近140万人次,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用户购买时有明确的品牌意向,并且不少用户对品类比较了解。

其实,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大多都知道宝宝6个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宝宝辅食“也因此成为母婴行业的长期热搜词。在2020年小红书母婴行业热搜词top20中,宝宝辅食上榜率超过70%。

此外,辅食品牌测评、自制辅食教学成为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的热门母婴笔记和视频,仅在小红书平台,就有254万+篇辅食笔记,辅食测评的笔记也有1万+篇。

而在抖音平台上,”#宝宝辅食“话题的播放量已经299.8亿次,超过亿次播放量的各种辅食相关话题也已有十个,辅食的热度可见一斑。

当下不少年轻消费者长时间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上,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并且乐于分享生活、喜欢追逐潮流,对网红推荐、直播种草文化很是青睐,相关话题的超高关注度也意味着品牌们的宣传重心可以适当倾斜。

特别是窝小芽、秋田满满等新品牌的崛起和发力路径也几乎都是线上占据大部分,也为辅食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

03

重视程度需要提升

尽管当下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线上消费量在增长,但线下门店仍是母婴消费的重要贡献者。有数据显示,有高达44.4%的消费者会选择在母婴店购买辅零食;42.4%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商超购买谷物类辅食。

而对于终端门店而言,奶粉品类一直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奶粉市场持续的价格战以及市场乱象的影响,加上终端门店开新客难,进店率低,使得奶粉这一品类的毛利润贡献在下滑,门店需要找到新的利润支撑。站在渠道的角度来看,攀升的市场热度和上涨的辅食消费需求,使其成长为门店的新增量。

据数据分析显示,2008年我国婴儿辅食市场规模仅35亿元,2019年之后,婴幼儿辅食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1%。2021年,三胎政策的落地,也有望推动辅食市场的发展。预计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增长至546.3亿元人民币。

因此在对待辅食品类的态度上,终端门店也需要加强重视,重点经营。前两年有奶粉做支撑时,可能有不少门店对于辅食的看法都是顺带着做,可有可无的品类,但随着辅食的市场热度和消费需求的双重提升,辅食的身份和重视度也需要转变。

04

终端专业度需提升

对于门店来说,导购们对奶粉的相关知识应该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但对于辅食产品来说,可能更多的还停留在推销产品上,而对于辅食喂养的专业知识还不够透彻、不够系统。

另外,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对于辅食产品的陈列管理和活动设计方面需要加强,这样才能更好的挖掘辅食的潜在消费能力。

此前笔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几乎很少有辅食品牌设计了比较具备记忆点的动销活动,顶多是陈列方面加一些和品牌调性、产品特点相符的装饰。大多辅食的活动都是满减、三件享折扣、99元任选几件产品等类似的活动,在婴配粉市场流行的妈妈班、运动会、亲子活动等多种多样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活动,很少有辅食品牌去做。

这固然与辅食客单价、利润不及奶粉的原因,没有过多投入开发也是一个问题,而这不仅仅是门店的问题,大多辅食品牌还处于”温饱线“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扶持开发市场也是关键。

但也不是没有品牌去做,比如英氏在提出辅食分阶喂养理念后,今年就围绕渠道动销提供落地支持,让门店可以自主设计相对应的促销活动,这对于门店来说,不仅提高了在门店的份额,回购率也不错,打破了渠道经营的难点,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

05

渗透率不高,教育尚未完成

在当下营养精细化的时代,婴幼儿辅食营养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父母的认可,专业化的辅食产品被市场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但在渠道端,辅食还需要充分挖掘、延长消费者消费周期,这样才能让品类进一步发展。

有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较低,仅为25%左右,而欧美国家已达到了80%的渗透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市场潜力,但也表明,国内辅食的市场教育尚未完成。

前不久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的《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发展报告》也指出,与婴幼儿奶粉市场空前的繁荣相比,我国婴幼儿辅食的研发与生产还处于产品品种较为单调、产业与市场销售成熟度不高的状态,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行业思考:不可否认,辅食仍然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但其刚需的属性需要品牌、渠道的共同建设,潜力也需要深入挖掘。企业可以加强研发,针对当下注重精细化、个性化喂养的特点,让辅食产品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加强营销,让更多人认可辅食,消费辅食。


推荐视频

关注母婴时代视频号 关注母婴新闻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奶粉行业面临二次淘汰 乳企探路大健康
【独家】母婴行业竞争3.0时代:动销能力成为决定性因素
2015年中国线上母婴市场发展白皮书
2018年,母婴门店靠这些品类创造新的增长点,纸尿裤首当其冲!2018年,母婴门店靠这些品类创造新的...
母婴用品行业机遇及劣势分析:电商渠道发展 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看清人口及消费发展趋势 解读奶粉行业未来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