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0406兵说027:莫孤烟:足球为什么搞不上去?贺龙认为:踢的是“姑娘球”,不勇敢

作者:莫孤烟

1959年10月,新中国十周年庆典之际,第一届全运会也于此时召开。当时决定,国庆期间不请国外的文艺团队来演出,只请体育团队来进行友谊赛。最终,苏联足球队、匈牙利足球二队,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男子篮球队应邀前来。来的都是世界强队,其中不乏国际体坛明星,盛况空前。

【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式】

保加利亚男篮是欧洲冠军,奥运会第四名,拥有世界著名中锋米尔契夫,在来华的三支篮球队中实力最强,中国男篮迎来硬仗。

比赛前一天晚上,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突然来到篮球队住地,找到了教练陈文彬、张子沛。贺龙问:“明天的比赛准备怎么打?他们的中锋厉害得很,外线队员投篮也很准,用什么办法对付?”

张子沛的方案是:集中力量破坏和削弱他们的整个战术体系,具体方法是“一点突击防投手,三面协同守中锋”,也就是切断投手和中锋之间的线路。至于防守,要做到忽而前场紧逼,忽而后场联防,使他们捉摸不定。

贺龙听后大为兴奋,挥着手说:“我们就是要搞小个子打大个子的战法,不但要守得住,还要攻得下,能攻善守,打好这场球,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事实证明,这一套战术是成功的,中国队以86:77击败保加利亚队,轰动一时。贺龙特地在体委机关食堂宴请篮球队,鼓励三大球勇攀世界高锋。

贺龙元帅出任国家体委主任,是体育总会提出的建议,最终得到主席的批准。之所以选择贺龙担任体育战线的掌门人,其原因说来话长。

贺龙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时,就在部队中倡导体育运动,提出了“练好身子,战胜敌人”的口号。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创建了“战斗”体育工作队,包含篮球、排球等几个运动队。他甚至在师司令部设立了“体育股”,这是八路军里独一无二的创举。

为加强120师“战斗”篮球队的实力,贺龙四处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吕正操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有一支实力相当强的篮球队,其中一名主力队员叫刘卓甫(解放后曾任云南省副省长),参加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是当时的“国手”;还有一位叫张之槐,是华北篮球界有名的“神投手”。贺龙听说了这两位的大名,就设法把他俩调到了120师司令部。

【贺龙与战斗篮球队队员合影】

刘卓甫当时已经担任了河北深县的县长,结果转到了贺龙的麾下后,不当县长打篮球,一时传为佳话。正因为如此,八路军120师的“战斗”篮球队实力强劲,打遍陕甘宁晋绥边区无敌手。

解放战争后期,贺龙率一野18兵团进军大西南,“战斗”体工队也被他带到了西南军区,扩建为拥有篮球、排球、足球、田径、垒球等专业队的、全军首屈一指的体育工作队。在此期间,贺龙还有一大创举,那就是把运动队定为干部编制,成了正式的国家干部。而且运动员的伙食标准比大军区首长的小灶还要高——在小灶的标准上每天再加一个鸡蛋和定量白糖。

【贺龙和运动员在一起】

贺龙是我军最早也是最重视开展体育运动的高级干部,而竞技体育又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需要有魄力的军事干部来抓,因此体育总会建议“最好要有贺龙同志这样的干部来担任体委主任”,事实也证明,贺龙确实是最适合这一职务的人选。

而贺龙自己也乐于担此重任。他在为体委选调人才时,常常对不愿搞体育工作的干部说:“我是自愿干体育工作的。我当体委主任,是总理点的将,是主席下的令。”

贺老总抓体育工作,和他当年领兵打仗一样,运用各种军事思想和手段。

1961年,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贺龙在男子团体决赛前给运动员做战前动员,举的就是自己当年冲锋陷阵的例子。他说自己当初在一次冲锋中,腰不弯头不低,结果被一块弹片划伤了下巴,如果当时头低一点,恐怕就没命了,这说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不会死。中国队在决赛中敢打敢拼,以5:3力克乒坛霸主日本队,首夺斯韦思林杯,从此开启国际乒坛的中国时代。

【贺龙接见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左起为容国团、徐寅生、庄则栋】

1963年底,中国派队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各个项目都成绩优异,唯独足球不尽如人意,他们在八进四时1比2不敌乌拉圭大学生队。在回国后的总结会上,贺龙说:“运动队没有搞好,是我们的责任,不能怪运动员和教练员。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领导得不好嘛。”

足球为什么搞不上去?贺龙认为,足球队作风太软,踢的是“姑娘球”、“绅士球”。有的队员技术不错,就是不勇敢。他要求足球队到硬骨头六连去当兵锻炼,学习和培养硬骨头精神。

足球队遵照贺龙的指示,来到硬骨头六连,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了一个月,受到很大 的锻炼和教育。这种到部队体验生活、培养作风的办法,被不少运动队继承下来,例如中国乒乓球队和中国女排至今还在坚持每年进部队军训锻炼,这也是国乒和女排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最早进部队锻炼的国足却早就把这一优良传统丢到了九霄云外。

【贺龙为足球比赛开球】

贺龙对足球最为关注,指示足球训练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体力,要有百米冲刺的速度,还要有耐久力;再一是个射门,练就三十米内的硬功夫,左右脚都要会踢;第三个是防守,特别是禁区内的防守,“光进攻不顾家是流寇思想”。这些指示即便在今天听来,也是极有见地的。

1964年春天,贺龙跟体委的几位领导同志研究工作时,心情沉痛地说:“三大球为什么上不去?解放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再搞不起来,难道要搞五十年……我已经快七十岁了,希望我在见马克思之前,能看到三大球翻身……三大球上不去,我是死不瞑目的!”

这一番震撼人心的话,成为体育界发愤图强的共同誓言。

【贺龙元帅】

也是在这一年,部队中掀起了大比武的热潮,郭兴福教学法得到广泛推广。贺龙指示各个运动队都要去参观学习战士们苦练硬功夫的精神,学习郭兴福教学法从实战需要出发,严格训练,加强基本技战术的训练。在大比武的推动下,运动队伍掀起了苦练基本功的热潮。也就在这一个时期,一件对中国体育发展影响巨大的事件发生了——大松博文来华访问。

1964年底,日本著名排球教练大松博文率队来我国访问,比赛的前一天,贺龙亲自到北京体育馆观看了日本队的训练。大松挥汗如雨,亲自动手扣球,训练之严格,运动量之大,都是闻所未闻,场面惊心动魄。

【大松博文指导中国女排训练】

贺龙看后很受启发,召集全国体育战线的领导人开座谈会,研究如何向日本女排学习。讨论的结果是确定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三从一大”)的原则。这不仅对三大球,对其他项目的训练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今都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逝世。他生前没有看到中国重返奥运的那一天,但他那“三大球上不去死不瞑目”的壮语,永远激励着中国运动员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4年毛主席命贺龙整治国足,贺龙只用一招,让国足踢到亚洲第一
1959年,贺龙深夜造访国家篮球队:拿不出作战方案,就坐到天亮
老电影《女篮5号》幕后:贺龙元帅出手相助,秦怡为角色学打篮球
贺龙征战半生、擅长带兵,毛主席为何让他去管体育,而不是部队?
那些关于八一 的记忆(上)
听说“妮妲”很厉害,其实深圳健儿掀起的“风暴”也不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