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烈士”活着回乡,40年后在自己墓碑前,咕咚咕咚喝了半瓶酒
userphoto

2022.07.31 云南

关注
作者:东旭
常言道,人死不能复生。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一位已经被定为烈士的人,却突然出现在了乡亲们面前,这是怎么回事?
2019年清明节,一个饱经风霜的汉子,来到位于凭祥市镇南山村观音山的南山烈士陵园。
他直奔陵园11排一座烈士墓前,端详着墓碑上刻着的鲜红的五角星和醒目的“何源海烈士”五个字。
凝视片刻之后,他打开一瓶酒,咕咚咕咚喝了半瓶。
剩下的半瓶倒在墓碑前,热泪也从脸颊滚落下来。一滴一滴,和白酒融合在一起。
这个汉子名叫何源海,那墓碑上刻着的“何源海”,正是他自己的名字。
当年,他被认定为烈士,立了一等功,南山烈士陵园为他立了一个墓碑。
正当亲人为他的牺牲痛不欲生的时候,他却奇迹般地回到了村子里。
后面发生的事让他始料未及,他的生还经历,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让他百口难辩。
经历了人间冷暖,何源海来到自己的墓碑前,潸然泪下。
那么,何源海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又为什么会被取消一等功,受到别人的质疑呢?
1978年,湖北鄂州的一个小山村,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穿着崭新的军装,戴着大红花,站在载满新兵的大卡车上。
由于激动,他的脸通红,心跳不止。
卡车就要开动,他使劲地向一脸沧桑的母亲挥着手,渐渐地远去。
此时的他,满怀对军营的憧憬,怀揣英雄梦。
可是他不知道,和亲人这一分开差点成为永别。更不知道这一去,他的人生出现了多少起伏跌宕。
这个新兵就是何源海,于1958年出生在湖北鄂州黄山村的一个普通的农家。
他7岁那年失去了父亲,母亲又是个聋哑人,哥哥又是个先天智障儿。
家里一贫如洗,温饱难以维系。
为了糊口,母亲经常带着他们乞讨为生。
在那个年代,农村子弟一个改变命运的重要渠道,就是出去当兵。
更重要的一点,当兵还可以实现报国梦、英雄梦。
哪个男儿少年时没有怀揣英雄梦,希望能成为神枪手,成为将军?
正因如此,想当兵的人很多。
何源海两次报名参军,都被刷了下来。
但是他没有泄气,20岁时第三次报名参军。
幸运之神光顾了他,何源海终于入伍了。
通知下来那天晚上,他兴奋得彻夜难眠,就像要当新郎一样激动。
何源海入伍后,被分配在54军161师481团7连。
部队的战友来自五湖四海,说话南腔北调,谁也不了解谁,一开始生疏得很。
如此一来,何源海开始想家,训练也不专心,打靶总是剃光头。
班长向永文发现之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像大哥那样安慰他,生活上无微不至关心他。
为了让他心情愉快,班长还教他弹吉他,两人你弹我唱,愉快的歌声飞出营区。
何源海适应了军营的环境,把军营当成了自己的家,他开始刻苦训练,流了很多汗水。
班长对这个比他小3岁的新兵非常欣赏,安排他当了一名机枪手。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参加过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反击战的王牌军54军开赴前线。
2月26日,54军来到边境,何源海和战友们摩拳擦掌。
这时候距离中印战争已经过去将近20年,部队里除了一定级别的干部,年轻的战士们都没有经历过战争,何源海这个新兵就更甭说了。
虽然热血沸腾,但是初上战场的他,一听见枪炮声,难免心里发慌,咚咚直跳。
再加上,他心里还牵挂着远在家乡的妈妈,牵挂着自己不能劳动的哥哥,想着不能“光荣”了,要活着回去。
这样想着,心情就未免更紧张。
恐惧归恐惧,但是上了战场,男儿的血性让他不由得血脉贲张。
尤其是看到被杀的边民,看到战友倒下,死亡的恐惧烟消云散,变成了对敌人的切齿痛恨。
随着战斗的进行,战斗也越来越残酷,班里的战士一个个倒在了战场。
这天的战斗中,班长向永文在冲锋时被弹片击中,划破小腹,殷红的鲜血涓涓流出,洒在异国的土地。
见此情形,何源海哭出了声。
在何源海心目中,班长是自己的兄长。
班长的牺牲,让他想起了两人相处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一幕幕浮现。
班长的话也在耳边响起:“你就是我的兄弟,退伍后一定要去看你”、“我们谁先娶媳妇,一定要让对方去当伴郎、喝喜酒”……
看到班长倒下,何源海两眼喷火,咬紧了牙。
他抄起机枪,不顾一切向敌军扫射,冲到阵地前的越军一个个倒下。
遭遇挫折的越军也疯狂了,他们集中火力射向何源海,子弹如飞蝗将何源海包围。
电影里英雄似乎怎么都打不死,可是战士是血肉之躯,不是刀枪不入。
激战中,何源海左肩、大腿和腹部先后中弹,剧痛让他站立不稳,端枪的手开始发抖。
即便如此,何源海也没有发怵,依旧咬着牙坚守在战场上。
正在他全神贯注向敌人射击的时候,一枚迫击炮弹在他身边爆炸,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何源海脑袋嗡得一下,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埋在一个弹坑里,上面都是树枝。
原来何源海昏迷后,战友们冲到他身边,呼唤着他的名字,发现他没有了脉搏,以为他不行了。
因为战况激烈,战友只好将他和阵亡的战士放在了一个弹坑里,埋上树枝继续战斗。
其实,何源海并没有牺牲,只是被炮弹震晕了,昏迷了过去。
一阵风吹来,何源海醒来了,他想站起来,可是浑身疼痛,没有力气,晃动了几下身体又趴下了。
这时候,一股敌军刚好从这里经过,看到了树枝的晃动,发现了弹坑里的何源海,将他俘虏了。
之后,何源海被送进了战俘营。
越军对战俘非常残忍,不是体罚就是殴打,还用各种办法羞辱他们。
血气方刚的何源海不愿意受辱,他想到了自尽,但是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每次被抢救过来,敌人变本加厉,对他加大力度惩罚。
后来,一个越军军官用汉语告诉他:“你别绝望,将来会放你回去的,因为你们手里也有我们的战俘需要交换。”
那个军官说,中国军人援助越南抗美,他跟中国人打过交道,一起修过公路,觉得中国同志对越南的援助是真心实意的。
他对中国有感情,这才对何源海说了这么一番话,
这样想着,何源海心中燃起了希望,他决心忍辱负重活下去,争取回国,家乡还有他的老母和哥哥需要照顾,无论如何都不能死在异国他乡。
何源海不知道,当他在战俘营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时候,部队将他确定为烈士,在南山烈士陵园为他竖起了墓碑。
原来,战友们在撤离的时候,将牺牲的战友遗体一一搬运回国,却无法找到何源海,以为他牺牲了。
而何源海作战勇敢,他们也见证了他的英勇行为,将他的事迹如实上报,何源海被“追记”一等功。
何源海“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母亲伤心欲绝,号啕大哭:“老天,你为什么不长眼,让我今后可怎么活?”
看到老人家如此难过,乡亲们纷纷过来劝说,干部也多次来慰问。
他们对何母说:“老人家,何源海是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他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你应该为培养出一个英雄儿子而自豪,我们不会让你孤独的,大家都是你的儿子!”
从此,何源海成为村里的骄傲,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何源海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有一天,何源海出现在了村头。
何源海回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里传开,村民议论纷纷。
“何家的二小子不是牺牲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听干部说,他没有死,是被越南人俘虏了,交换战俘给换来了”。
何源海的母亲见到儿子回来,激动万分,泪珠顺着那布满沧桑的脸一滴滴滚落下来。
她抚摸着儿子的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反复说着四个字:“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九死一生的何源海,又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回到了母亲和哥哥身边,自然也非常高兴。
他每月都有伤残补助,养活他自己还可以,养活三个人就困难了。
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但对于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何源海来说,苦累根本不在话下,让他难过的是乡亲们的质疑。
曾经被村民当作孩子榜样的何源海,成为指指点点的对象。
村民的红白事没有人喊何源海,儿时的伙伴也疏远了他。
何源海想到这里,他都心如刀割,他不怕流血,就怕乡亲们的误解。
他想说,我不是叛徒,我是一个战士,我打仗拼了全力。
可是,又有谁能信?
时间是治愈心伤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流逝,何源海坦然了,管他们怎样看呢,过好自己。
2013年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他的生活掀起波澜。
此人名叫陈晓成,是何源海的老连长。
他为当年自己的疏忽而不安,如果撤离时检查细致一点,就可能找到何源海,也不至于让他被俘。
老连长决定要尽其所能,补偿战友,让他挺起胸膛来。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7连幸存的战友,战友们一致赞同。
当年的战友,有的已经成为师团级干部,有的转业到地方,有的成为企业家。
大家经常看望何源海,为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他们也邀请小何,参加战友聚会。
这让原本对生活感到失望的何源海,充满了动力。
2019年,是对越自卫还击战40周年,也是班长牺牲40周年。
清明节,何源海不远千里,来到南山烈士陵园,为老班长扫墓。
回想着班长当年倒下的瞬间,他忍不住泪水纵横。
他还专门到了自己的“墓”前,久久凝望墓碑上自己那已经有点褪色的名字。
在墓碑前,他感慨万千:自己曾经在战场上不惧枪林弹雨,舍生忘死,无愧于一名战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连才——忠孝47年跨国记下集
“济南第一团”六连:追忆战斗友情 ,祭战友何二平烈士
“烈士”死而复生,被取消一等功,37年后在自己墓碑前泪流满面
YZ记事:我的同室是战俘
一个烈士的墓碑 - 海阔天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越战争记忆之-高山下的挽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