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发--《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之前扎尔伯格展示了一幅图片,他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娃,一起看量子力学的绘图本,那套书死鬼,我还真从美国买回来了。为了给小孩上好STEM的课程,于是我买了李淼教授的这本书来看看,科普一下量子力学的知识,也学习一下怎么把这些抽象的东西教给小孩。

量子化

李教授通过科普量子力学的知识,也把这个领域很多科学家的故事串了起来,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向大师致敬吧。教小朋友学习科学是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大师,跟随大师足迹寻访科学踪迹,才是关键的。

比起费曼的《挑战号失事调查报告》来说,我觉得书中的表达还是有点差距,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的大科学家,能够用给小孩子讲课的方式来科普一下量子力学,已经难能可贵,或许以后会越来越多。

关于人脑和计算机的思考,书上又提出了新的看法,以前冯诺伊曼说

“人脑是一个融合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东西”

本质上,对人脑的认知就是神经元中电流的连接与反馈,比如像机器学习一样,用多层神经网络的技术来做决策分析。本书借用彭罗斯的想法,提出了大脑像量子计算机的观点,打破了冯诺伊曼对计算机的设计,大大的增加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因为大脑消耗的能耗极低,运算能力远比同样能耗的计算机强,所以也个很有趣的假设。

整本书看起来很轻松,毕竟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也是学过大学物理的人,但是在最后讲到量子计算机的时候,我明显看不懂,不知道小朋友们能够看懂吗?

我想,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是科学”,有自己的明确的意见和看法,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因此吴国盛教授才会成书《什么是科学》,试图向公众普及一些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的东西。所以才有很多本身具有科学性讨论变成了无厘头的争吵,“转基因好还是不好?”,“中医是不是伪科学?”,“磁化水有保健功效吗?”,“人工智能会奴役人类吗?”。

结语

我们都学过物理,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物理会考的测试,然而他们大部分只是在题海中获得了自己的优异成绩,未必真正的启发了他们思考科学的意义,包括很多我同龄的朋友。这也是我不太信任当前雨后春笋般成立STEM教育机构的出发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本就是一个不厚道的事情。

在小朋友的STEM教育上,在我没遇到让我信服的机构前,我还是会坚持自己教,我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有信心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量子力学打破宿命论,个人的奋斗可以改变世界
我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思维科学的重大进展:科学家提出人脑工作机制的量子力学原理
什么是“理解”?四位专家的跨学科探讨|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
人类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反统治?
量子机器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