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来仍是少年--《芳华》

出走已是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看罢电影《芳华》,总觉意犹未尽。在网上闲逛,发现当时电影送多伦多电影展的时候,比国内上映要多出12分钟,于是我便一直在寻找这被剪掉的12分钟,视频未找到,但找到了一篇文章。如果接上这些镜头的话,电影中的好些故事就显得不那么唐突。

即便加上这些片段,其实整个故事有些事情还是经不起推敲,但是这并不重要,得知电影对原著的删节尤其是文工团解散之后的故事删节很多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想阅读原著小说了。

少年

小说引人入胜,有了电影的人物与情节做铺垫,看原著的时候代入感很强。一提起萧穗子,就想起了扮演者美女钟楚曦,提到何小嫚(电影为何小萍),就想起了美女苗苗。严歌苓是为冯小刚专题创作了这部小说,英文名叫《You Touched Me》,中文为《你触摸了我》,据闻小刚导演说,虽然事是那么个事,但是讲述的是一代人的故事,应该叫个大气点的名字,不如叫《芳华》吧!

我看了记录《芳华》拍摄的纪录片,看到小刚导演多次在片场中凝噎,而萧穗子也是带有严歌苓自己个人标签的人物,想必这电影讲述的一定就是他们的青春,或许当年充满怨气,而多年后却觉得弥足珍贵。出走已是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天地不仁

据闻外国人对这部电影不感冒,我相信很多国人都未必会对这部片子感兴趣,尤其是年轻人。前半句是看到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美国人看芳华:错置的普世价值》,后半句则是我自己想象的。国外影评人的挑剔也似乎有道理,然而我想说只是因为他们不懂那段历史,或者说他们以为他们懂了,其实他们真的不懂!如果他们对那段历史有多一点客观一些的了解,尤其文章提到了《辛德勒的名单》,这是一个不合适的对比,为何这些影评人不去和希腊悲剧进行比较呢?

《芳华》表达的残酷现实,与当年希腊悲剧传达出来人对命运的无法抗逆,其实是类似的。跳出政治的局限,看一代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社会,没有完美的社会,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穿插在各种阴差阳错的事情中的,回看一代人50年的变迁,其实是不可能得出什么确定性的结论的,比如好人恒好,终得好报,坏人卑劣,下场不堪。这不应该是信奉多元价值观的人得出的二元性结论。我不愿评价这些给出恶毒评价的人,只是觉得他们其实不懂这段历史。

恰到好处

严歌苓的《芳华》是为自己而写,冯小刚的《芳华》是为自己而拍,拍摄到动情之处,泪水也就控制不住了。一个十来岁孩子的世界,充满着天真、好奇与一厢情愿,谁人不是呢?

电影舍去了很多文工团解散后,大家各奔西东,现实打破了他们天真的幻想,

  • 林丁丁如愿攀附上了高干家庭,却因文化不高被笑话,离婚后找了澳洲华侨,却因受不了天天洗盘子,几年后又离婚了,书中郝淑雯嬉笑说,小林你这个样子,怕是刘峰的假手也不会摸你了。

  • 郝淑雯嫁给了富商,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最后也是离婚结束。不过,揭发萧穗子当年写情书,并钻进对方蚊帐的也是郝淑雯。对于刘峰,郝淑雯说如果摸的是她,她绝对不会喊的,给谁摸不是摸啊,但是婚嫁却是不行的。

  • 刘峰娶了一个长途汽车售票员为妻,去海南闯荡的时候,妻子跟人家跑了,后来全力改造了一个发廊妹,好景不长两年后也散了。最后得了癌症,由何小萍照顾他直到生命结束,也就是2015年去世。就连追悼会,也因为租借灵堂的时间快到了,但他的侄子还没赶到,草草的开完追悼会,就连人走了,还是得让着人。

  • 萧穗子始终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作为叙事者,她也离婚了,但是她说了一句大家敢想而不敢说的话,对于神一样的人,大家都是期待他会犯错,以证明他和大家一样,这就是人性。

严歌苓说:

“到了国外之后,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我不想控诉某个人。我只想写这样一段不寻常带有荒谬的历史运动,让读者看到一种非凡的奇怪的人性。我对人性感兴趣,而对展示人性的舞台毫无兴趣。”…”女人比男人有写头,因为她们更无定数,更直觉,更性情化”。

所以这本命题作文小说,写得像电影剧本一样,15个章节出现了15幕时间交织的场景,故事中虽然何小萍与刘峰的戏份很多,但是萧穗子、郝淑雯、林丁丁的一点也不少,不过冯小刚改了之后,郝淑雯与林丁丁离开文工团的情节少了,自然对人性的反思的力量就少了,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电影的评价。

执着

冯小刚在文工团时候,是个场外画画的,看着青春美丽的女文艺兵,必然是心动的,大部分男生在那个时候都会是心动的。冯小刚的长相必然会让那些自信心满满的女兵所不接受,《芳华》的残酷,让大家重新认识到漂亮虽然是资本,但是并不见得可以随心所愿。

冯小刚对电影中每个片段的执着要求,对演员的舞蹈技艺的要求,让我们得以在新时代下重新思考那个年代的事情,这种美很绚丽,但是很残忍。

结语

好人没好报,不是主旋律,但确是生物演化中一个注定的过程,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到过物种间的生存与繁衍,通常无私博爱的物种往往是消失得最快的,残酷的丛林法则告诉人类,最具优势的策略是跟随(follow):

你对我好的时候,我对你好,你对我翻脸,我就对你翻脸,但是我绝对不是首先翻脸的。

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个人都是大时代里的一只蝼蚁:观冯小刚《芳华》有感
好儿好女好《芳华》
【影事乱谈】《芳华》,把英雄拉回到了地面
谁的青春不《芳华》?| 影评
《芳华》:植根于厚重大时代下的青春成长史
芳华可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