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10:为什么幼升小会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郝景芳与王立铭都是我佩服的作家与学者。他们的教育背景让人羡慕,前者是清华物理系毕业,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雨果奖;后者是北大生命科学系毕业,现在是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科学家。

每年从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都不少,之所以对这两位年轻人有好感,是因为我看了他们的书或者听了他们对自己专业的介绍,发现他们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能把外人看起来高深的知识用生动的例子表达出来。若不是他们对自己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且文字上有极强的造诣,这是无法做到的。

我其实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大人学习与借鉴,从而更好的引导自己的小朋友走上科学之路。

给小朋友与大朋友的科学课–《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带着我的疑问,我读完了这本育儿书。这虽然是一本育儿书,但是作为一个工科生,看完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对科学的认识。因此,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书,而且可以作为成年人的镜子,看看自己是否有科学精神。

我想,并不会有人主动说,自己的工作和思维不科学。这里的指的科学在一定的语境下是正确的意思,在另一种语境下是按照科学论证,尊重客观事实的意思。然而,大家本能的都会认为自己的是对的,自己说话做事是尊重客观事实的。

然而,在我看来,事实远非如此。只要看那些在朋友圈了疯传的各种“养生之道”与各种“不能吃的食物与有害的生活用品”,你就知道当下大家的科学认识到了什么程度。更不要说什么“逻辑自洽”,“批判性思维”,因为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或“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把讨论推上了道德领域的高地,而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科学问题了。

科学,从来就没有给道德留下一丁点的空间。道德,只是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免于遭受被科学反噬的防火墙,仅此而已。

如果我们一边呼唤要培养小孩的科学精神,一边自己又践踏着科学精神,这无疑会让小孩迷惑,认为科学精神只是课堂上说说而已的东西,生活中不是这样的。或许,束缚孩子成长的最大阻力,其实是来源于焦虑却不自知与不自省的家长。

思辨是一种习惯

书中谈到一位以色列的创业家说犹太民族重视阅读经典和提问、辩论,孩子很小就开始练习相互辩论。师长提出一个观点,同意的孩子要列出理由一二三,反对的孩子也要列出理由一二三,然后同意一方再对反驳一方的理由一一给出回复。这样的辩论是对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很好训练。在他看来,中国教育的集体性应该和以色列教育的个体性互补。

中国公立教育系统并不鼓励特立独行,如果你资质过人,要么跳级、升班抢跑,要么照顾大家的步调,跟大家做一样的事,不会因为你有自己想探索的领域,就可以自己去探索。学会了就想去玩?不听课?门儿都没有。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眼界太窄。多数老师到家长都相信,教育就是学好课内知识,考试考好,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有余力,想要扩大学习范围,唯一能想到的方向就是提前学高年级的课本。也就是说,在缺少广度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单线上赶进度。父母和老师并不相信,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玩出自己的世界,在学校课本之外,去探索广阔的天地。

中国教育过于注重纸面上的标准化题目,缺乏对现实社会的了解。我们特别重视知识的记忆和考试的技巧,但周围的世界什么样,孩子不知道,父母和老师也不重视。不少人都曾有一种“高考之前,活在真空里”的感觉,对广大的世界没感觉,不知道时代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做什么。这让我们在各种竞赛中领先,却在做职业选择时茫然无措。

不知道为什么而学

那我们的教育弱的是什么呢?是理想境界。一个人接受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学习想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为什么不辞辛苦地爬山?山顶究竟有什么风景?我们接受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都没有回答。

解决世界的问题,作者认为是教育唯一真正的目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不是因为学习能获得进大公司的能力,而是因为学习能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让人类更美好。

作者认为,当下的教育,所缺的一种“Think Big, Think Deep”(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超越思维。技能训练当然是重要的,若没有过硬的技能,什么境界也达不到。但是只有技能训练,没有思想引导,终究只是盲目奔跑。理想的教育一定兼具思想与行动。思想是为人生寻找方向,行动是让自己到达目的地的工具。

Think Big(高瞻远瞩)。谷歌内部成立了一个X实验室,谷歌对其的唯一要求是,至少解决10亿人的问题,不管在什么领域,前提条件是必须思考全人类的问题,至少惠及10亿人以上。这种思维是伟大成就的前提。你只有具有极强烈的问题思维,才能有极强烈的学习动力;你只有具有极广阔的世界眼光,才能建立知识图谱。也许最终,你解决不了人类的大问题,但一定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Think Deep(深谋远虑)。你所设想的世界,是你最终能到达的最远边界。雄心壮志最大的问题是眼高手低能力赶不上梦想的大目标,内心失落。然而眼高手低强于眼低手低,若看不到远方,就不可能走到远方。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是导航仪,为积累能力所做的练习决定着你轮胎的速度,永远让思想为速度导航,而不要让速度茫然乱闯到极限。

有灵魂的教育目标是思考和创造。而思考和创造获得的收益,只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父母的想象力是孩子的上限。若父母的眼光已然局限于此,又怎能指望孩子飞到高空?

我经常会去看一些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宣传材料,然而我看到的大部分的机器人课(或者STEM课),仅仅还只是一种技能培训为主,或者急功近利想通过获奖来争取加分的变种应试教育。我不想把孩子推到一个打着科学教育旗号,却缺乏科学精神的教育机构。无论那些老师把自己打造得多么的了解幼儿教育,上课如何的吸引小朋友,我都是不认可的。

希望孩子能掌握的4大技能

  1. 宏观思想
    让孩子看得再远一些,想得再大一点,以思想引领行动。希望他们不仅具备优秀技能,更能着眼于宏观或大局去选择方向,让优秀技能得到智慧的指引。

  2. 国际视野
    让孩子理解世界、理解古今,具备思考人类问题的意识,做好准备未来走入国际舞台,让中国思考照亮整个人类文明。

  3. 问题思维
    让孩子了解真实世界的图景,理解当前社会和未来世界的科技、文明与困境,学会思考问题。通过未来反推现在,通过对真实职业的理解,制订个人成长计划。

  4. 跨界联系
    让孩子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出发,超越学科界限,多角度理解事物,具有多方位联结、以小见大的洞察力,能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理论结合实际,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视野与志愿会增强和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理解学校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应对人生;让他们理解人类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主动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与使命,从而使学习和成长获得内在激情。

达成目的的3个方法

  1. 从学前教育开始
    2岁是孩子大脑突触发展的高峰期,此后几年大脑经历快速变化,是学习的黄金时期。2~7岁是皮亚杰区分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对孩子形成符号和抽象认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这个阶段让大脑做好准备,进入小学的学习才会从容不迫。

  2. 从通识教育开始
    人类对比人工智能的巨大优势,在于能综合各学科,建立世界的全景模型,对世界产生综合的认知。带孩子站到更高的地方,俯瞰世界,对世界有多角度、跨学科的立体认知,能让孩子在未来具有远见卓识和大局观,更明智地做出人生的决策。

  3. 从家庭教育开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情感陪伴者。孩子在家庭中获得人生最早的知识。假如父母掌握了一整套帮助孩子获得融合式通识教育的方法,又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教育将不再是家庭的痛,而会成为快乐的起点。

应对未来需要的技能

按照目前的技术趋势看,反而是初级和中级白领的工作最容易被取代。底层劳动力只有工厂工人容易被取代,服务业的底层劳动力反而很难被取代,因为机器人的灵活性不如人,非标准工作环境会让机器人无所适从。相对而言,很多白领工作因为工作环境简单、工作内容重复、基本上是与数据和文档打交道,很适合人工智能去做。

如果不能与智能社会同步发展,就像今天还不会上网一样,肯定是落伍的。

我们没有办法在专业学科和技术能力上提早布局——事实上,提早布局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转向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未雨绸缪,让小孩从小学编程,最后的结果也可能像我们小时候学Basic——程序语言那样,过时的速度是很快的。

那我们能走向另一极端吗?走向反智的极端?既然工作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那我们就回到野外生活,不要再学习了。主张远离科技社会的人说,科技蒙蔽心灵,需要远离。这样的说法其实回避了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是:新科技向我们的心灵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到比人工智能更高的山峰。未来需要的,肯定是三大类能力:

  • 与人工智能相处的能力

  • 与人相处的能力

  • 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人工智能不具备的能力,核心中的核心是:

  • 世界观。世界观是常识的升级,是我们对世界的全景认知。常识的升级让我们具有洞察力和世界观。各方面的常识越丰富坚实,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清晰,你越能一眼看到各个部分的问题,找到系统性解决方案,理解全局局势,从而判断出趋势。这种系统性趋势理解和基于过去趋势经验的外推不同,它是对多领域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根据各部分关系的走势变化,对整体趋势做出判断。如果只能学习某一模块内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对全局有所把握。

  • 创造力。创造力是生成有意义的新事物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一方面要求理解旧事物,另一方面要能够想象新事物。对旧有数据的学习和遵循是人工智能可以做的,而对不存在的事物的想象,人工智能远远不如人类。真正的创造力或是对问题的深刻洞察,提出与众不同的全新解决方案;或是对想象的极大拓展,让奇思妙想转化为可实现的全新作品;或是对人性的复杂领悟,把人心不可表达的感触转化为可表达的感人艺术。

唯一扼杀创造力的,就是扼杀创造力。这并不是无意义的同义反复。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人都有的创造的基础。很多时候,父母和老师对创造力抱持着压制的态度,却并不知晓。对唯一正确性的过度强调,对循规蹈矩的过度认可,对错误探索的过度批评,才是孩子发挥创造力的最大障碍。

孩子的常识系统,就是他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全部背景知识。我们可以分两个阶段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常识系统呢:

  • 首先,1~3岁,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孩子用所有的感官认识世界。

  • 其次,3~7岁,可以尽可能地扩大孩子的认知和联想范围,建立其对世界的综合认知。因为在两岁以后,孩子大脑中的突触数量大量增加,7岁达到顶峰,之后大脑会逐步“剪掉”冗余的神经突触,最终达到稳定数量,直到青春期再次蓬勃发展。

决定孩子学业与成就的,恰恰不是智力,而是软实力

孩子的智力,受基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后天的养育方式。

基因的影响可能有80%,所以除了在贫困线以下挣扎的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营养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这个结论是科学家通过双生子研究获得的。他们对比了几组不同的孩子,包括来自同一家庭的双胞胎、来自不同家庭的双胞胎、来自同一家庭的普通兄弟姐妹、来自同一家庭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等,然后比较他们长大以后的智商差异。如果同一家庭养育的没有血缘的孩子智力相似,那就说明家庭养育方式真的很重要。而如果完全不同的家庭养育的双胞胎智力更相似,那就说明基因对智力的影响更大。

多组科学家做了大量跟踪和观察,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双生子跟踪,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地的双生子调研等,最后得到了大致相似的结论:不管是不是在同一家庭长大,双胞胎的智力相关性都达到了76%~80%;而在同一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智力相关性只有50%,在同一家庭长大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智力相关性则低至30%以下。

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一切都是天生的。孩子的智力,将近有80%是基因决定的,只有20%~30%源于养育。

几个重要的研究发现,影响孩子学业与成就的有4个因素:

  1. 左右脑的均衡发展 。男孩女孩有一些先天差异,但只要加以平衡引导,每个孩子都可以均衡发展。大脑均衡发展是文理兼修、智商情商皆高的前提。

  2. 两种心智加工模式。大脑前额叶负责更高级的认知功能,负责深思熟虑、前瞻、自我控制、意志力、谋划策略和抽象思维等。前额叶的快速发展期在六七岁,该阶段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候,父母应先冷静下来,然后慢慢让孩子也冷静下来,再开始理性分析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理性。

  3. 自控力、坚持力等非智力因素。如果父母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鼓励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后期会展现更强的认知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也就是说,父母越让孩子自由,孩子反而越能自控。

  4. 学习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前额叶突触生长高峰期在六岁,大脑正经历快速的连接建立和定型。六岁以后,没有被触发与连接的脑神经会被剪掉,消失。意味着思维模式的种类会被大致的固化下来。

一个人的职业成就80%由软实力决定。我们从小都是按照一套“外部评价系统”培养起来的。什么是外部评价系统呢?它包括父母和家庭的期望、学校的评估和老师的要求,以及有没有做到这些要求。外界的反馈如何,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当收到负面反馈和评价时,我们就会怀疑自己。我们就这样按照外部评价系统要求着自己,以大家期望的方式成长、择业,压抑忽略了自己内在的真正需求。

作者分享了这样的经历:

突然有一天我开始意识到,为什么即使我满足了这些外部的评价,自己的内心仍没有价值感?反而感觉到很多无奈和迫不得已的妥协,看不到真正的意义?这时候,我开始思考: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谁?我生命的价值和使命到底是什么?我之前被压抑的自我需求开始显现,我开始想要成为我自己。于是我开始跟从法国的哲学大师奥斯卡·柏尼菲教授学习应用哲学和儿童哲学,开始了寻找自我和意义的旅程。

简单地说,软实力就是向内探索自我价值,向外实现人际交流合作,是我们如何同自己、同他人、同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那么,孩子的软实力启蒙,第一步就是帮助孩子构建内部评价系统,培养他接纳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

作者借用“天线”来解释软实力的内涵:“

  • 第一,代表观察、感知的能力。指一个人要能够观察感知到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包括非语言信息。

  • 第二,同理换位的能力。要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能够根据观察感知到的信息推理出别人的想法。

  • 第三,好的判断能力。能够判断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行为、怎样表达更好,能够判断出事情未来的走向。面对未知的未来,一个人判断能力的强弱非常重要。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选择和决策。

简单来说,它是指观察感知能力换位思考和同理心,以及好的判断能力。这些软实力,在孩子走入社会、同人相处的时候非常重要,也是我们人有别于人工智能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分析了全球各国际组织重视的人才未来核心能力,最受重视的7个能力分别是:

  1. 沟通与合作能力

  2. 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能力

  3. 信息素养

  4. 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能力

  5. 批判性思维能力

  6. 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7. 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其实不是体制,而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认知。所以最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认知,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软实力,会关系到他一生的价值和幸福感,是值得从现在开始培养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父母需要选择和勇气。选择在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成功,勇气是指如何顶住压力而做出改变。

  •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身,努力从自己原生家庭和时代烙印带来的影响中解脱出来。

  • 其次,我们要给孩子营造稳定、安全、快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强大的支持。

  • 最后,我们要和孩子建立好的依恋关系。因为原生家庭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对孩子大脑的发育和心智模式的形成都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什么幼升小会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早早送孩子去上培训班,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困难之所在。其实孩子都很灵慧,对小学阶段的学习不适应,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两个认知方面的原因:对书面符号系统不熟悉、对问答方式不熟悉。

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孩子要面对两个挑战:

  • 不熟悉文字
    幼年阶段的孩子,熟悉的是口语和物理世界,而小学阶段的主要要求,是书面符号的操作。从三维立体的真实世界,到二维符号的抽象世界,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
    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曾经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论断:人的口语和感觉,都是经过了千百年进化锤炼的生理本能,只要把孩子放在合适的环境,所有孩子都能获得正确的视觉、感受力和语言能力。然而习得文字和数学符号不是本能,这些符号系统才出现数千年,人类的大脑生理进化在这样短的时间来不及做出改变,因此学习这些符号,人就会觉得困难。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讲授,一个人虽然可以学会说话,但是不认识文字,更不懂数字。

  • 不熟悉题目孩子们上学之后,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不熟悉如何应对“思考型”问题。“五个方块拿走了三个,还剩几个?”、“课文里是谁拿走了床上的衣服?”“如果小明没给小丽面包,小丽有几个面包?”
    当老师或者试卷上提出一个问题时,孩子需要动脑筋思考来寻找答案。这和很多家庭日常的对话方式不一样。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孩子理解,然后在头脑中构造画面、思考答案。这个过程未必有多困难,但孩子若不熟悉,就会觉得突兀而感到茫然。

作者不赞成送去培训班理由有二:

  • 培训班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把困难提前了。上面提到的孩子面对的两大困难,其本质都在于,从具体的生活到抽象题目之间缺少桥梁过渡,孩子不适应符号与题目。送学龄前的孩子上培训班,让更小的孩子面对符号和题目,只会让他们觉得更困难,而这种把困难提前的做法,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实质帮助。

  • 孩子的大脑前额叶控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前面我们提到了孩子的大脑发展,由于大脑前额叶皮质要到孩子六七岁时才初步成熟,学龄前的孩子自控能力弱,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思维很发散。这个时候如果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去强化,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有可能给孩子留下不佳的课堂印象,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 孩子的学习效果受情感的影响极大。儿童有依恋的情感特征,让儿童依恋的成年人对他们的影响极大。如果能够得到依恋对象的认可或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会受到很大的激励。这种依恋通常寄托在家里人身上,陌生老师很少能在短期内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孩子四五岁之前所学的东西,并非是在孤立中学习的,而学习环境的温暖和安全,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动力。

在家就能做的幼小衔接

作者觉得学龄前儿童最好的学习在生活中,家长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 孩子的学习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 学龄前的学习应该在大量的游戏中进行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同孩子进行对话,帮孩子熟悉概念来做好幼小衔接。

用童书打通生活与书本

虽然欧美的幼儿园不怎么讲课,但是他们都很重视阅读。心理学上有一项经典调研,通过对美国家庭的对比研究发现,家庭的藏书数量与孩子的学业成绩有很高的相关性。

为什么阅读这么受重视呢?因为它的好处是可见的。

首先,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对孩子一生的知识学习都有好处。

其次,让孩子熟悉多方面的知识,为学校的学习积累背景知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童书阅读正是从生活到符号的最好过渡。

用有意义的对话打通生活经验与大脑发展

美国曾有两项经典研究,一项研究发现,在孩子4岁之前,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多听到了3000万个单词;另一项研究发现,最能决定幼儿园效果好不好的只有一个条件:幼儿园老师能否和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这说明了对话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对话涉及大脑快速处理信息、积极创造信息、理解他人信息的功能,也是大脑学习组织思路的重要方式。如果父母能在生活里和孩子大量对话,自然就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对话需要一来一往,有来有往,单方面命令不是对话,比如,“乖,快把这个吃了。”“看到九点就睡觉!听见了吗?”有意义的对话是指,父母和孩子要在对等的位置上,相互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这样的对话需要大脑处理大量的信息,是锻炼大脑的好方式。有四个要点需要注意,简单地说,就是承认、倾听、提问和回答

首先是承认。要承认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喜欢和不喜欢、忧虑和欢乐的权利。当孩子表达自己的心意时,父母不要急着禁止,而是尽可能允许表达。

其次是学会倾听。父母要给孩子把话说完的时间,哪怕是磕磕巴巴断断续续说很久,也要完整听孩子说完再回答,不要粗暴打断,这对鼓励孩子表达十分重要。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先把孩子的话复述一遍,以便孩子确认自己的话被听见了。这一步骤异常重要,因为被听见是所有小孩子最基本的需求。

再次是学会提问。孩子不习惯学校的提问方式,可能是孩子上学后面对的一个重要阻碍。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猜想、去提出观点、去表达意见。这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学习思考、增强创造力的极好方式。父母问孩子的方式,慢慢会成为孩子的思考方式。

最后,我们来说说回答。孩子到了三四岁都会变成“十万个为什么”,面对孩子问不完的问题,我们既可以给孩子讲,也可以大方承认不知道,和孩子一起查书、上网搜索。最不好的回应是批评提问,把孩子学习的火苗生生扑灭。

帮助孩子熟悉概念,建立从具象到抽象的联系

那什么是抽象呢?有了具象认知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动物的名字,这是语言;可以引导孩子熟悉动物的数量,这是数学;可以引导孩子将动物图像和具体的字对应,这是文字;还可以通过动物,引导孩子理解看不见的抽象概念,例如种群、生物习性、食物链等,甚至探讨一些思辨的问题。

具体我们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让孩子熟悉事物名称,例如“树”“花”。
第二步,和孩子讨论一些简单的事物特征,例如“花在春天绽放,树在冬天落叶”。
第三步,通过图像和文字、数量的对应,慢慢引导孩子熟悉文字、数量。
第四步,给孩子讲一些更深的知识,并和孩子讨论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上学?

作者借用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威林厄姆《为什么学生不愿意上学》一书的观点,总结认为原因有二:

  • 学生的背景知识不足,导致听课的效果大打折扣。当老师讲一段话,或学生阅读一段材料时,一下子有太多陌生的词汇或概念涌过来,学生的头脑一定是茫然的。例如,当老师说“这是唐朝诗人的典型风格”或者“火山熔岩转化为肥沃的土壤”时,有背景知识的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对“唐朝”没什么概念,或者不知道“熔岩”是什么东西的学生,就会像听天书一样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 学生的知识不能迁移。迁移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把学到的一个领域知识,运用到另一个领域去。不能迁移就是学生学会了一个技能之后,只会在一个地方机械地使用,不会举一反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初学者组织知识的方式非常表面,只是一个点一个点地围绕现象积累知识,而专家则能深入地围绕概念,系统地组织自己的知识体系。

书读多会变成呆子吗?

不会。

知识和创造力并不是对立的,知识是静态的事物,创造力是动态的思维方法,它们可以相辅相成。知识是创造力的素材。这就好比做饭的大厨需要有上好的食材,如果脑中没有足够的知识、准确的理解、丰富的经验,创造力就如无米之炊。

那为什么我们确实会看到学历挺高、思维死板的人,有时候会感叹童年的创意全都被磨灭了呢?这不是知识的错,而是学知识的方法出了问题。

知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正如金矿的存在,但是学知识的方法,就像开采矿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学知识用了刻舟求剑的僵化办法,就像记住矿山每个坐标的挖掘方式,那肯定没有什么创造力,换一个坐标,换一座山,就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真正的学习方式是:理解金矿是什么,金子是什么,金子和周围的物质如何混合,用怎样的物理和化学手段能找到金子、分离金子。这样深入透彻的学习,不仅允许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尝试,更蕴含了无限可能性,挖完一座金山,再去挖银山、宝石山,都是轻车熟路的。

以原理为核心、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学习,不仅不会压制创造力,还会给创造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其实,父母与其说是培养创造力,不如说是保护住孩子的创造力。很多创造力都是天生的,父母只要保护住它们,不要让它们磨灭或被扼杀。

创造力的源头从哪里来?

对成年人而言,让人感觉自己创造力爆发的时刻,或许是在准备一场家宴的过程中,想到好几个创新菜,又突发奇想,想到一个惊喜环节;可能是在筹划一次旅行的过程中,兴致勃勃地搜索所有酒店、景区,对规划出的一条完美路线特别自豪;也可能是在最近公司征集新的营销方案时,花了好几晚写了新方案,特别希望能被领导赏识通过。

从大人自己的经验来看。第一,这些肯定是你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领域。你一定是从心底喜欢做菜、旅行或者策划,才会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投入。如果你想到厨房就头大,看旅行攻略完全看不懂,觉得营销真是太难了,那么估计你最多就是去想想,不会真的去做。

第二,你心里一定期望着某些人的热情反馈。你心里期盼着家宴上听到家人的笑声,期盼着遇到志趣相投的同行旅伴,或者期待着老板对你的赏识和奖励。总体而言,他人的态度是我们做事时头脑中会想象的场景。

从自己的经验迁移到孩子身上,家长能做的:

  • 首先,我们一定要非常尊重孩子,让他发展自己的好奇心与兴趣。
    孩子没有什么功利考虑,愿意投入热情创造的一定是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创造力爆棚,最好不要强迫,而是让他追求自己最喜欢的方向。

  • 其次,父母能帮助孩子控制的,是任务的难度
    在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如果他不小心直接尝试了“困难”模式,立刻感觉自己不行,被吓怕了,以后就不会再试了。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能力天赋不行,而是难度节奏没掌握好。父母要帮助孩子从适宜的难度入门,让孩子感觉“我能行,我好棒”,比如做蛋糕时让孩子参与最终的花朵装饰。

  • 最后,父母一定要积极热情地鼓励孩子创新尝试。父母无须每次都夸赞,只要每次去认真了解一下孩子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就是最好的鼓励。

创造力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个人创造一样事物,或是做出一个创造性方案,他的思维过程是什么样的呢?创造力产生的轨迹是怎样的呢?

创造力产生的第一个过程是发现问题。创造力往往是由问题引发的,而且越是重要的大问题、好问题,越能引发创造力。例如,爱因斯坦少年时就在思考:如果人能飞得和光一样快,那会看到什么呢?所以说,问题引领智者,智者引领人类。

创造力产生的第二个过程是,尽可能发散思维,想出更多可能性。
发散思维是小孩子擅长的,上了学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擅长。为什么呢?因为考试总有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很多学生渐渐养成习惯,不去深入思考问题本身,不去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而是首先猜测:唯一的正确答案是什么。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问题,而在于出题人的心思,只想给出一个能让老师满意的答案。这种迎合性思维是非常束缚创造力的,因为创造性思维需要一个发散的过程,尽可能多地想出点子,从多角度思考尝试,然后才能找到最好的。

关于鼓励孩子建立发散思维,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

  •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都问问孩子还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

  • 找出一个最可能的成功方案,鼓励孩子动手试一试,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 我们要帮助孩子完成的,是重新思考整个过程。只有他们意识到,有问题可以想办法,想办法可以创新,创新可以尝试,他们才会将其积极代入以后的领域。所以父母应赞美孩子的新创意,帮助孩子总结过程,赞赏孩子的每一个想法,促使他们也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创造力是如何得到提升的?

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显得没有创造力?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从现存的灵感库里选择,总是不自觉地选一个之前的方案改造一下,导致我们做事往往容易陷入套路,缺乏想象。当头脑中存货有限的时候,发散思维的空间也就很有限了。

比发挥创意更高级的,是去寻找创意,也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走入课堂,走入社会,走入世界,去积累必要的知识,理解他人的努力,改善自己的创意。

爱因斯坦想到了光的问题之后,绝不是自己坐在家里发挥创造力,进而提出相对论的。他带着这个问题上了很多年学,在学校里常常跟数学系的学生请教,大学毕业之后也一直在思考,不断寻找新的数学工具,终于在提出问题几十年后,提出了伟大的相对论。所以,决定一个人创造力高度的,不是他的脑洞大小,而是他能否把问题转化为真正的学习。简单地说,提升创造力的方法,是把真正的创造和学习结合起来

项目制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以问题为目标组织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发挥。项目制学习的精髓在于,设计出难度合适、真实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永远是最有激情的学习。

相较于前面说过的创造流程——发现问题、发散思维、动手尝试、思考总结,项目制学习只是多了两步:问题分解,探索学习

问题分解的意思是,我们帮孩子深入地分析一个问题,把浅显的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更深入的小问题。探索学习,紧跟在问题分解后面,是要去真正地在探索中学习。

有了问题分解和探索学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更为深刻完整了,非常接近成人工作中面临的流程循环。我们的工作日常就是面临一个又一个任务,带着问题,分解任务,寻找资料,发挥创意,层层落实,总结经验。孩子从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流程,将来也必然乐于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设想,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如何让孩子接受数学

人类基因经过数十万年进化,语言能力、物理空间能力、运动能力等已经变成了先天的本能,但可能是因为出现时间太短,文字阅读和数学还没能成为人类的本能。因此,“幼升小”以后学习困难,不是因为一部分人特别笨,而是因为我们都天然地缺少阅读和数学基因,必须靠后天努力来建立思维通道

在幼小衔接的各个方面,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数学启蒙教育。小学语数外里面,似乎最难的就是数学。常听说京沪大城市的孩子四五岁就开始上奥数班,父母要陪读,还要辅导作业,不然到了小学跟不上。我身边的朋友开始感到恐慌:为什么会这样呢?未来我的孩子也得从幼儿园就开始上奥数吗?”

数学启蒙从小开始,书中更赞成数学启蒙在家进行,不是因为作者是教育背景,也不是因为要求太高,而是因为,家庭启蒙可以是一个斜坡,帮助孩子平稳地走上更高的平台,在挑战来临的时候更能从容应对。

一方面,现在幼小衔接的数学补习班价格不菲,还往往占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如果我们能利用平时在家的时间启蒙,额外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带孩子旅行、做自然艺术活动。

另一方面,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的自然时间只有十几、二十分钟,大脑的抽象理解能力也有限,直接进入课堂坐几十分钟,按照课本和题目做抽象学习,并不能加深孩子的理解,很多时候还会成为困难的来源。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学习数学的困难点,在于从具象到数字抽象的过渡。对于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多感受生活中的数,从中建立抽象数的概念。这种过渡,必须在家庭生活中实现。

什么是数学能力?是计数吗?

说起数学能力,我们说的到底是什么?

是算术能力吗?当我们看到一个超能力者在《最强大脑》里计算出十几位数的乘除法,我们能说他数学很好吗?当然不能。很多这类选手,连一般人的智力水平都赶不上。

算术能力只是数学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随着计算器的出现,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很多时候,父母往往聚焦于孩子的算术,而忽略背后更大的数学图景。

那什么是对生活作用更大的数学呢?在成年人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方面的数学能力比算术能力更重要。

  1. 抽象能力。如果一个人讨论市场策划案的时候,不仅能讨论执行的细节,而且能画出其中的商业闭环或者指数扩大机制,那么这个人就拥有良好的数学抽象能力和大局观。

  2. 概率能力。如果一个人能够基本准确地估算出做两件事各自的风险和收益,可以大致衡量不同的投资行为的回报可能性,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这个人的财富肯定就比他人积累得快得多。

  3. 优化能力。任何一个人都受到时间、空间限制,多种角色、身份、任务常常令人焦头烂额,但如果具有良好的优化能力,就可以把几重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4. 逻辑能力。逻辑能力对于人际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逻辑能力差的人在争论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逻辑能力可以让人轻易识生活中的种种骗局。反事实推理的能力,更能让人从成功或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制订出可行的下一步计划。逻辑对于学习计算机算法更是必不可少。

  5. 结构思维.如果一个人看到公司大大小小多层级部门关系图没有发晕,而是能清楚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能敏锐发现不同市场策略和不同市场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这个人就具有良好的结构思维。结构思维能让一个人做事时头脑更清楚。

  6. 几何与方程能力。几何与方程能力对于特定领域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与空间相关的设计和建造、工程优化、经济建模、科技发明、财务规划,都需要这些数学基础。

数学不只是算术,更是从结构和关系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数学不是题海,数学是生活的高效策略。

那么,这对我们给孩子做启蒙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数学计算的结果,更不能仅仅靠大量重复让孩子加深记忆,而要关注背后的思维,只有真正转动头脑的策略思维,才是未来对生活有实质性帮助的数学思维。出错没关系,有思考的错误,强于不动脑筋的正确。

从两个方面来做数学启蒙

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可以从建立数感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力两个方面来入手。

对于孩子的数学启蒙,最重要的是培养抽象能力,让孩子学会用符号表示周围的世界。

用符号表示世界,是整个数学大厦最基础的思维。学龄前用数字代表数量,到了高年级用未知数代表未知数量,再到更高年级,用微分、积分、三角函数、概率和逻辑符号,代表整个世界的多种关系。整个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但越到后来越不容易理解,如果一开始就具备良好的抽象能力,未来的学习就比较容易承接;如果最初学习数字时没有建立抽象思维,只是死记硬背,那么未来学习方程和更复杂的数学就会有障碍。

建立数感

对于小孩子来说,数的基础概念其实有四层含义,他们需要时间建立联系,最终融会贯通,形成对数的理解。这四层含义分别是什么呢?分别是作为声音、符号、数量和顺序的数

  • 作为声音的数。声音的数是指我们口头的数数,1、2、3、4、5、6、7、8、9,每个小孩子刚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大人都会教小孩子口头数数。

  • 作为符号的数符号的数是指阿拉伯数字。在小孩子会念数字之后,很多大人就会教小孩子认数字。这个过程要比背数字漫长一点,因为就像认字一样,小孩子要把一个符号牢固地对应到一个语音上,是需要花时间来巩固的。

  • 作为数量的数。数量的数是指真正将一个数与实物的数量对应起来,当我们用苹果向他们解释数字2或7的时候,他们眼里看到的也只是苹果,而对抽象的数量其实是没概念。等到孩子真正地理解了数数这件事,数学意识就算上了一个台阶。

  • 作为顺序的数。顺序的数是指按大小进行排列的一串数字,即孩子理解数字的大小,把数字排成一长串,再进一步说,这种数字顺序感可以进化为对数轴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对以后长期学数学有特别好的作用。因为对于进位、分数、小数、负数、函数的理解,数轴都是最方便的思维工具,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数的序列感以及空间感。

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力

据科学研究,空间想象力和数学能力强相关。空间想象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认知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想象一个立方体,想象把它转过来,看看背面,扔起、落下、切割、拼装、压扁、旋转,如果能像看一个小动画片一样在头脑中看到这一串画面,那就是具有比较好的空间想象力。

实际上,数学家早就发现,几何和代数相通,代数问题可以用几何来解决,几何问题也需要代数来解决。小学时学习乘除法和分数运算,到了中学学习函数,大学高等数学学微积分和线性几何,实际上都需要用几何的思维来切入代数问题。如果能在头脑中想象坐标和空间,就可以很快解出问题。

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搭建积木是非常好的练习方式,尤其是让孩子进行开放式的设计与搭建,能够帮助孩子把头脑中的想象和空间的具体位置结合起来,对空间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

此外,按照图纸进行的手工和折纸,也对孩子想象平面和立体的关系很有益处,可以带着孩子常常练习。让孩子从小开始看地图,有前后左右的方位感,同样对提升空间想象力很有好处。

培养娴熟的数学阅读能力

据很多父母观察,小孩子上学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计算,而是读不懂题目,列不出算式。阅读困难的问题只会随着年级提升而逐渐加大,到了高年级,题目本身会设计非常多的弯弯绕,如果能读懂题目,把题目中的文字用数字与符号表示,那么计算通常并不难,然而对很多孩子来说,难的就是第一步。

父母在指导孩子学数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视计算能力,而忽视阅读,总觉得阅读是语文课的内容,跟数学没关系。实际上,越到高年级,直接给出算式算结果的简单题就越少,给出文字描述让学生列算式的题目才是主流。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以敏锐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应、迅速培养掌握问题的核心,在短时间内做出合理正确判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数学学习至关重要的部分。

总体而言,小学数学要求不算太高,以上这些能力有入门级的水准就可以了,正常的孩子都能拥有这些能力,我们完全不需要着急。而且,着急也没用,越着急越可能事倍功半。孩子在幼年获取新能力的速度是非常慢的,一年能提升一项能力就很不容易了,如果我们太急于推进,反而有可能让孩子的数学基础不稳

小孩子学东西,常常是第一年懵懵懂懂,到了第二年突然就懂了。这中间有漫长的过程需要等他慢慢消化吸收。所以,无论我们给小孩子做什么方面的启蒙,最重要的都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永远不要抱着“我教了,你就应该会”的潜意识,从一开始,就应该告诉自己,“我今年教,他明年会”。

要给孩子时间,等待他自己理解消化,即使这个过程很漫长,因为没有这一步,就没有后来的通透。这也是作者一直建议数学启蒙在家进行的原因,孩子最初领会数学概念的每一步,可能都要一年半载,只有家庭能给足这段时间。

什么是科学教育?

当我们提到“科学教育”的时候,这里面至少有四个递进的内涵:技能、知识、方法论和价值观

技能

在四个内涵中,技能是最直截了当的。比如,学会用手机淘宝购物、搞清楚买回家的电器怎么用、给新装修好的房子测测甲醛、吃药前看看说明书了解下可能有的副作用,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是“科学技能”。而且这几个例子,可能还正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城市里必须会的“科学技能”。

但书中认为技能反而是最没必要专门去学的。或者说,在我们谈及孩子的科学教育的时候,不需要重视具体的技能。

知识

技能之上,我们再说说“知识”的内涵。

必须得说,现在大家提到科学教育,或者一个具体的儿童科学教育产品,想到最多的可能是这个层面的内容。比如说吧,一本讲人体知识的科学绘本,里面的内容不外乎告诉你:人有皮肤、骨骼、肌肉,分别长什么样子;身体里有循环系统,动脉和静脉循环往复;人吃的饭会进到胃里,磨碎后会进入小肠,等等。

作者仍然不满意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科学教育。给孩子们讲我们的身体里有许多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可以运输氧气和养分,固然是好事。但能不能把知识点换一换,直接替换成一千多年前中国传统医学的知识,讲人体里面的经脉呢?它们到底哪里不一样?

方法论

为什么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懂一点科学?除了因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经离不开科学之外,是不是还隐含着这样一个想法:用科学的逻辑思考,用科学的方法验证,这样的科学方法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生活方式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用认知革命(出现人类智慧)、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形成稳定的社会)和科学革命三个里程碑,来概括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科学革命的含义不是某一项特定的科学突破或者技术发明,而是一整套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利用观察形成理论,在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和修正理论,再利用理论积极地预测和改变世界

仅仅获得一些正确的科学知识,其实对于形成这一套科学方法论来说,效果是很差的。如果我们从具体的知识点出发,多问一个问题,从“是什么”走向“为什么”,问问“我们为什么说地球绕着太阳转”,“我们为什么说地球是行星”,我们立刻就进入了科学方法论的范畴。

“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代表着科学思想是如何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价值观

而在方法论之上,还有一层科学的价值观。在我看来,所谓科学价值观,其核心是如何回答“为什么”,也就是,相信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从根本上是可以被认识、被理解、被改变的。

照相机是在一百多年前被洋人带到中国的,这个巨大的怪东西着实把中国人吓得不轻,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怀疑这个能够把人像一丝不苟描绘出来的洋玩意儿不怀好意,甚至能摄魂。

相机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它背后其实代表着欧洲科学数百年发展的成就,至少包括光学(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定律、小孔成像)、生物学(眼睛的构造,知道晶状体是块凸透镜),还有化学(显影和定影技术等)。

这么多科学成就堆积在一个方盒子里,突然呈现在对现代科学一无所知的中国人面前,他们不觉得惊骇才怪!套用神秘主义和阴谋论的解释,大概反而更顺理成章一点。

科学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上。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这种方法论和价值观是他们未来改变这个世界的基础。他们会带着人类千百代祖先的智慧荣光,继续推进科学和技术的边界。

非理工背景的父母能在家做科学教育吗?

常常有家长很着急:我们家几个大人数学物理都不好,化学生物一脸蒙,自己都不太懂科学,到底该怎么给孩子科学启蒙啊?其实,科学思维是一套方法论和价值观,并不是说只有学了理工科的人才有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是给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契机

日常的讨论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讨论问题,和老板、同事、下属、父母、另一半、朋友……以及自己的孩子。

有没有很多次,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争得面红耳赤伤了和气,甚至影响之后的关系?有没有很多次,争论的焦点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路跑偏,从单纯的公事跑到了人格、跑到了八卦、跑到了人身攻击?有没有很多次,争论的目标是达成一致,但结局却是双方仍然坚持最初的观点,反而态度更加极端,更加无法调和?

科学世界里的争论似乎不太一样。科学家之间的争论都能控制在就事论事的范围内,哪怕科学家个人之间争论得面红耳赤,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也不会影响他们就观点的理性争论达成共识或是争出胜负。实际上,科学世界讨论问题遵循的一些原则,可以供各位家长参考:

  1. 判定问题可以有效讨论的关键:可证伪性。毫无疑问,肯定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比如,今天早上太太问你她漂亮不漂亮,或者先生问你他帅不帅,或者孩子问你他是不是你最爱的宝宝,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用上任何讨论方法。不妨做这样一个界定:只有可证伪的,也就是可以利用实验和逻辑推翻的问题才是科学的,只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才可以展开真正有效的讨论。对于不可证伪的问题来说,想要展开有意义的讨论都是非常困难的,很容易进入个人观点的反复纠缠甚至人身攻击。因此,一个避免无效争论的方法也许是,当发现一个问题是不可证伪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参与到争论之中

  2. 区分事实和观点,展开有效的讨论。能首先区分观点和事实,会帮助我们展开有效的讨论。什么是事实呢?可能是这样的:“莫奈的画作里以睡莲为主题的最多”,“今天的气温是这个星期里最高的一天”,“全家超市的冰激凌五块钱一个”。(注意,这些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针对事实的讨论,关键在于确认事实是否准确。 什么叫观点呢?在日常的讨论中,它们也许是这样的:“梵高的画没有莫奈的好看”,“今天天气太热了”,“我特别喜欢去全家买冰激凌”。对于观点的讨论,情况就要复杂很多,需要设置很多维度的框架,然后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讨论

  3. 讨论针对问题本身,而不是提出问题的人。从科学世界里我们能学到的另一条经验,是把争论的范畴局限在问题本身,而不是延伸到提出问题的人身上。如果讨论中把问题转向提问者的动机、把问题转向提问者的资格、把问题从讨论一件事转向另一件事并隐含对提问者动机的怀疑,这样的做法很常见,但是这种语境下没有办法进行任何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有效讨论。

科学的认识“育儿科普文章”

科学思维不是说说而已,比如分辨满天飞的育儿文章,就需要我们的科学思维。

在遇到下一个类似“爸爸必须要这样做”“妈妈千万不能这样做”这样的指导时,你可以反问自己三个问题:

  • 第一,这篇文章分享的是个案还是大规模数据分析?如果是个案的话,作者是不是错把偶然巧合当成成功的因果关系来介绍了?

  • 第二,这篇文章分享的是相关性还是因果性?如果仅仅是相关性的话,作者有没有错把相关性研究拓展到因果关系?背后有没有隐藏的原因没有讨论?

  • 第三,这篇文章介绍的经验到底针对多大的孩子、什么国家或民族、什么家庭情况?能不能拓展到自己的宝宝身上呢?

结语

笔记虽然很长,我并不期待各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看完。对某个话题有兴趣,且这些文字能给你一些启发,我觉得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虽然在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

我们都活在当下,平等对待孩子的前提是,“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自己的过去的经验,只是为了更好拨开前路的云雾,然后携手把孩子送上他们自己的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孩子,思维比知识更重要(附图)
谈谈STEM教育——写给迷茫中的家长们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摆脱平庸,拒绝思维约束丨教你三招培养孩子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与好奇心
能力与能力的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