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时节,一起来聊一聊生死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传统上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一天,生与死——世间最牵动人心的两件大事,浓墨重彩地交织在一起。作为生者,我们总忌讳谈论死亡,《论语》有言:“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但从死亡教育的角度来看:“未知死,焉知生?”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对死亡愈了解,对于生命的看法才能愈积极。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编的脚步,在清明时节从容地与死亡对话。一起看看名人名家是如何对待生死的?又有哪些影视作品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相?

· 名家话生死 ·

死亡作为人类的终极问题,始终是文学艺术关注的重要话题,它促使人类认真地思考人生的价值以及人的本质。许多著名作家笔下都书写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体悟。

莫言

我希望你不要怕死

我希望你不要怕死,这是干好事情、活得愉快的前提。当你失去勇气、犹豫不决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死亡的大门对你洞开着,那里边有花朵有音乐,无痛苦无烦恼——无论怎么走,那里都是终点——你的勇气就会充溢全身,你就有力量去争取幸福,而不是瞻前顾后、徘徊彷徨,把到嘴的肥肉丢掉。

——《十三步》

在莫言的作品中,有关死亡的书写数量众多,“向死而生”是莫言生死观的核心。他在《十三步》中借助人物之口,传达了自己对死亡积极价值的看法:死亡不仅能让人获得争取幸福的勇气,而且能够让人以坦然的态度看待生命。

史铁生

死亡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我与地坛》

史铁生是个不幸的人,羸弱的病体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苦痛,他也曾怀疑过生命的意义,也曾离死亡一步之遥;但他又是一个坚强的人,在深刻思考生命的真谛后,学着理解和接受死亡,将死亡当成“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继续艰难而乐观地跋涉在人生旅途中。

三毛

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Irene,亲爱的老师,在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单独地消失,除非记得他的人,全都一同死去,不然,那人不会就这么不存在了。

在我们有生之年,即使失去了心爱的人,如果我们一日不死,那人就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共存;直到我们又走了,又会有其他爱我们的人,把我们保持在怀念中。

这么一种“不息的循环”,的确运行在我们生活和思想里,它不只是安慰你的话而已。

我始终认定,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它的力量,超越死亡。

——《亲爱的三毛》

这是三毛的好友Irene来信诉说自己的父亲去世时,三毛在回信中安慰她的话。在三毛看来,“在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单独地消失,除非记得他的人,全都一同死去”。因而,死亡并不是一件令人悲伤恐惧的事,因为爱是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余华

只要记住,他们便依然活着

时间的顺序在一片宁静里随意变化。生与死的界线也开始模糊不清,对于在现实中死去的人,只要记住他们,他们便依然活着。另一些人尽管继续活在现实中,可是对他们的遗忘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死亡。

——《虚伪的作品》

余华对死亡的观点给我们带来了启发:只要不被遗忘,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他的作品《活着》展现了福贵悲惨的一生——家破、妻亡、儿女死,步步推动着福贵对死的泰然处之和对生的珍惜,只有保持昂扬乐观的精神内核,生命才能在死亡的深渊中显示它的韧性。

村上春树

死生并非对立面

死并非生命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生者将以何种姿态去面对死亡?又将以何种面貌继续生活下去?主人公渡边彻,一生中不得不面对身边之人纷纷离去的现实。好友木月的死,让他明白了死生并不是对立的两面,而爱人直子的死又使他领悟到,无论熟知怎样的哲理,都无法消除所爱之人的死所带来的悲哀。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悲哀中挣脱开来,从中领略某种哲理,继而探索新的人生。

泰戈尔

生命有如渡过大海

我们的生命就似渡过一个大海,我们都相聚在这个狭小的舟中。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往各的世界去了。

——《飞鸟集》

泰戈尔将人世比作海洋,将临终前的最后时光比作站在码头准备起航的时刻,将死亡比作渡过海洋、到达彼岸。他在诗歌创作中时常表现出对死亡的思索,毋宁说是通过对“死亡”的思索看清生命的意义和方向。

· 生命教育佳片推荐 ·

如果觉得短暂的清明假期读一本著作很难,不妨看看纪录片和电影,或许也会对生与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人间世》

REN / JIAN / SHI

纪录片《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原点,探讨生死之问,聚焦人情冷暖,带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医患关系。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生命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生存死亡这件大事面前,人们的理智与悲愤、脆弱与坚忍、失望与祈求,全是真实情绪的表达。正是这些努力想活下去的人对生命的渴望,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琐碎、平淡的日常生活,其实如此宝贵。

《寻梦环游记》

XUN / MENG / HUAN / YOU / JI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为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误入亡灵世界的故事。

在亡灵世界中,只要有人仍然记得逝去的人,已故之人就可以永远活在亡灵世界里,在亡灵节当天,他们可以通过万寿菊之桥回到思念的人身边,但一旦没有人拥有对逝去之人的记忆,这个人就会迎来最终的消亡。正如影片经典台词所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让人们对生与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入殓师》

RU / LIAN / SHI

因为经济不景气,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失业之后和妻子美香一起离开东京回到了老家山形县。但急于求职又无法找到对口工作的他,无意间进入了殡葬行业,成了一名“入殓师”。

影片以“人人终将面对的事”为线索,用温柔的画面教会我们正视死亡、尊重死亡。主人公对死亡的态度,深深地让世界为之动容。“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通过它进入下一个世界,就像一道门一样,而我则是守门人,在这里送走无数人并对他们说一路好走,来世再见。”

《遗愿清单》

YI / YUAN / QING / DAN

影片讲述了两位老人得知了自己身患癌症后,利用生命尽头的最后几个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一个是汽车修理工,话不多,知识渊博,一直梦想当历史教授;一个是医疗机构CEO,非常富有,幽默且话痨。因为生病,本来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住进了同一间病房,他们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治疗,去完成两人共同的“遗愿清单”。

《送你一朵小红花》

SONG / NI / YI / DUO / XIAO / HONG / HUA

韦一航是一个刚做完手术没多久的癌症患者,不管家人和医生怎么劝说,他始终觉得自己迟早会死,并开始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在病友群的一次活动中,他结识了阳光少女马小远,在她的感染下,韦一航不再惧怕付出真心,开始积极面对人生。“虽然生命有终期,仍要珍惜生命的每一秒钟。”而这,并不是仅仅说给癌症患者听,也是给每一位为平凡生活而努力的普通人。

实际上,每个人在各个人生阶段中,都应该接受死之于生的警示和启迪。死的悲痛,让我们珍惜生的喜悦;死的离别,让我们珍惜生的相聚;死的冰冷,让我们珍惜生的温暖。

正如杜牧的《清明》中所描绘的那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固然令人神伤,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则进入了一个焕然一新的生动境界,这其中,又何尝不是关于生与死的意味深长?

本期编辑 | 侯灵韵(实习) 朱晓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墨西哥做个世上最快乐的骷髅
万圣节怎么了?!比妖魔鬼怪更可怕的是你迂腐的灵魂
清明节,让我们学会如何看待生死
朗诵:清明时节寄情长
寻梦环游记:怎么面对生死?它是这个冬天很暖的答案
生命的祭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