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曾落幕|深度学习:关注课堂教学,推动学习革命

首届DLC深度学习年会日前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16位国际教育专家/培训师包括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DLC深度学习年会中方主席朱永新博士,HTH创始人兼总校长,DLC深度学习年会美方主席Larry Rosenstock先生,加州伯克利大学前校长Nicholas Dirks博士,美国哥伦布州立大学副教授兼中国深度学习中心主任方厚彬博士,美国深度学习理念先驱及积极推动者Don Berg先生,HTH教育研究生院深度学习中心主任Michelle Sadrena Pledger博士,以及来自中国两国各地教学一线的培训师)和全国各地近400位参会者齐聚一堂,探讨当下最前沿的创新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共同迎接学习的革命。

作为HTH深度学习的推动者Michelle告诉小编:“在美国,你能想到的那些创新教育者们,一大半都参加过这个论坛”。由此可见HTH的Deeper Learning年会美国创新教育界的影响力。

2019年3月方教授在朱永新博士和Larry先生的帮助下成立中国深度学习中心,即DLC(Deeper Learning China),由此DLC深度学习年会正式登陆中国。

美国HTH深度学习年会是由一所美国创新学校(High Tech High)举办的教育论坛,创办于2012年,年会每年吸引了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人以上的参与者,合作单位包括斯坦福D.School,Envision,哈佛教育学院,EL等知名教育创新机构。

会议签到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朱永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任校长Nicholas Dirks和HTH创始人兼校长Larry Rosenstock 分别对大会作了开幕致辞。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01/

无微不至

触及教育改革的深层问题

早在100年前开始,学校教育改革的尝试就从未停止过,却不停失败,让人挫败,那么,为什么当教育者都知道该去哪里的时候,变革的道路依然举步维艰?

本届年会开场播放的经典教育纪录片No Small Matter(《无微不至》)和Most Likely to Succeed(《极有可能成功》)给了你一个很好的思考和答案。经过多月的筹备,12月13日下午14:00点,两部纪录片终于在中国揭开了的面纱。

纪录片《无微不至》目前已经在全球放映了2000+场,引发了不同国家地区对早期教育的关注。

需要了解纪录片《无微不至》具体内容的,请戳这里:

美国创新电影《无微不至》:早期教育如何影响国家与人类的未来

影片中的两段印象深刻的采访:

一位家长说:“正是因为我们,好不容易才引来了他的降生,但我们需要工作,要把他托给他人照顾,是个艰难的决定。”

一位即将离开幼儿园的老师说:“我们的工资待遇都很低,白天在幼儿园上班,晚上还要在外面兼两份工,政府完全不重视我们。”

看完这部片子后,台下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即使教育改革近在眼前,深爱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却会因为现实的绑架而抗拒,很难把怎样让儿童真正成长付诸于实践。

本片主演同时也是本次工作坊导师的瑞秋在影片结束后说到:

“我希望当这部纪录片展映到更多观众面前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身边的人,让家人和朋友也知道早教的重要,并且去传播这个理念。”

《无微不至》主演兼工作坊导师Rachel Giannini (瑞秋·贾尼尼)

目前,这部影片上映后,引发了不同国家地区对早教的关注,甚至于在阿拉巴马州上映后,隔天当地政府就决定拨款70亿美元,来给阿拉巴马州的每一位幼教老师的薪资提高了4%!还提供了超过2000多个新的学位,让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幼教环境。

作为一部以问题为导向的纪录片,《无微不至》它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不是教育业本身的变革,而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深层问题,事实上,与其说这部影片是揭露性报道,不如说是投资指南,它告诉我们,早期儿童教育是解决许多国家问题最有力、最合理的方法。

02/

项目制学习

教育变革极有可能的成功路径

如果说《无微不至》是揭示了在教育改革面前,教师更多的是面对大环境的万般无奈和屈服,那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在美国,有一所创新学校,抛弃了传统的课程标准,放弃了以考试为目的的分学科教学体系,并跳出只雇佣师范学院专业教师的局限,彻底采用项目制跨学科的学习方式(PBL),它就是本届年会的主办方——“High Tech High” (简称“HTH”)

像儿童博物馆一样的学校——“High Tech High”

在这里没有教科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孩子们每天都忙于一些自主选择的特定项目,为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展览废弃忘食。

最为关键的是,High Tech High 每年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于当地的贫困家庭,就在这么一所学校,却创造了教育的奇迹,98%的大学录取率,遍布全球知名高校,成功打消了父母对这所学校的疑问。

记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极有可能成功》)展现了High Tech High的各个方面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

High Tech High用“项目制学习(PBL)”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与真实社会链接的,学生内驱的深度学习课堂,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好的面对未来世界。

真正做教育的人不会认为学生成绩好或考上大学,就是教育改革成功的标准,不代表说明学生未来的人生会怎样,这也是影片命名为“极有可能成功”的原因。在作者看来,如果教育改革者建立了一种模式,即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规则,又在这个模式中运行良好,这个改革本身就已经成功了。

03/

项目实践

教育者自身的深度学习

“我从很小的时候,家庭的起伏就很大,但是总有老师一直在支持我,所以长大后我也想投入到教育事业,但一直热情不起来,知道在大学里接触到了项目式学习,我才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改变了我的专业,今天我是来学习的。”

“大家好,我是从北京赶来的,我第一次接触项目式学习是大学有一节教授上的课,他告诉我们在玩的时候学习是最好的,但是他从小受到的教育经历并不是如此,所以他无法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把身边所有的材料使用起来,做了一次有趣的项目设计,令他非常震惊,所以这次来也是想了解如何能更好的进行项目设计的。”

在大会深浅对话的环节,许多与会者吐露了他本次来的目的,这也与年会本身举办的出发点所吻合,任何深度学习的发生都首先需要学习者有兴趣、动机、好奇和热情。年会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把对PBL项目实践有兴趣的人组织起来,帮助更多的教育创业者进行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深度学习。

在环节的最后,四位导师也分享了一些发生在自己和学生身上的小故事,他们与PBL奇妙的缘分,因项目式学习令他们从小爱上了教育事业,并打算将它作为一生的事业进行下去。

导师Don说到:“PBL并非一开始就被认可,在带学生实践的时候,会遇到一个接一个的挑战,他记得他有次在做PBL项目,一个学生回家,父母问他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孩子回答是不知道学了什么。这时,我么就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思考如何将孩子们学到的东西更加显性化。”

凡事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创新有效的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改进,在开始传播之前已经经过了无数的验证。本次大会的重头戏、精心选择的14场平行工作坊,来自于美国10位导师的精彩设计,这些导师都是致力于PBL项目制课程设计的一线教师和培训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坊的内容包括了PBL学习法的一般操作和案例分析,也有不同学科的深入探究和教学改革实践,还涉及了深度学习的哲学思考。在工作坊的流程和方法设计上,各位导师更是各具特色,但相同之处是将深度学习的精髓融合到工作坊过程中去,让工作坊本身成为一场深度学习的实践与体验。所有工作坊都以PBL的方式进行,在最后,每个工作坊都呈现了一个展览。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深度学习,是中国深度学习大会工作坊的重要设计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由来自探月学院的两位导师Chuck和Kate带来的工作坊,跟美国导师相比毫不逊色,体现了中国教育者在中国情境下对深度学习的运用与理解,受到参与者的高度好评。大家都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导师站到这个舞台上。

下面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工作坊的成果展示:

对于今天不断变化的社会来说,这种迭代学习过程,可能适合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不断创新、想出办法来应对生命中的不断变化。

正如大会主题“开放与公平的课堂”所制定的方向,年会通过平行培训/工作坊等形式充分传递了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层面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法:关注课堂教学,超越学校围墙,深度学习年会将继续为中国教育创新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学习年会回顾】像超级英雄一样破解PBL迷思
方厚彬:合作与分享是教育创新的前提
基于“PLC PBL”理念,设计未来新教师的培训模式
童年智造:没能帮孩子“准备好”,将成为中产家长最大的痛
项目式学习面面观:创造可能性,才能培养主动学生
芥末翻Summary|PBL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深度学习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