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呢?

无利可图,成本太高,又没那个本事。

从地理决定论角度来看,在自然经济时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之间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北方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其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南方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其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

自然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决定了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也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力是落后于南方农耕民族的。

这种生产力也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广人稀,政治上难以统一的现实,而南方则在马尔萨斯陷阱中陷入一个又一个轮回。

只要生产力没有产生质的飞跃,没有工业革命,北方少数民族就逃不过“胡虏不过百年之运”的宿命,南方汉人王朝也逃不过王朝更替轮回的宿命。

自然经济时代的人们总是要看天吃饭。

南方汉人因为农耕这种生产方式而建立起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统一的专制王朝,所以面对天灾时可以通过政府的调控和救助度过灾年。

北方少数民族由于游牧这种生产方式难以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对于天灾也是无可奈何,所以为了生存,就只能南下抢夺汉人的生存资源。

在自然经济时代,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就在于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人类,为了生存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当游牧民族面对生存的压力时,南下抢夺农耕民族的财产和食物就是其最好的选择。

生存是最根本的需求,但除了生存以外人类还有欲望。

南方汉人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在文化上是有优越性和先进性的,也唯有统一在有可能抵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在北方少数民族没能掌握汉人的统治智慧之前,他们也只是南下抢点东西也就回到北方了,对汉人的土地没兴趣,因为他们既不会农耕,也不会管理广大的版图。

然而当他们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和同化之后,少数民族也掌握了统治广大疆域的智慧,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农耕民族身上获利,所以他们开始对农耕民族的土地和人感兴趣。

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但两宋时期的辽和金,再到蒙元和满清,其统治的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再加上其武力上的强大,对汉人王朝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有一种说法是汉人王朝在历史上的战斗力在逐渐下降,其实并非如此,是因为少数民族统一性逐渐加强,其统治智慧不断增强,战斗力也一直高于汉人,所以对汉人王朝的威胁性也越来越大了而已。

最后说到汉人为何不去统一北方游牧民族,这和游牧民族曾经只抢东西不占土地一样,成本太高,无利可图。

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通常都是处于弱势的,只是由于其强大国力和兵力的支持才能打败游牧民族。

汉武帝扫除匈奴之患就是举全国之力的结果。

北方草原地广人稀,牧民也是不断迁徙的,有时候连人都找不到,更别说统治和收税了。

明武宗朱厚照封自己为大将军亲征蒙古的时候,连人家的影子都没见到。

打个毛线啊!

再者,由于当时的生产力的限制,汉人王朝实在是无法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有效的统治。

直到清朝的建立,才形成了汉满蒙回藏多元统一的大帝国。

很多曾经对中国若离若即的领土和民族都被满清统治者切实地纳入了华夏的统治范围。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专制集权的巅峰,也是专制集权的强弩之末。

清朝为我国领土上的贡献是中学历史教科书承认的。

总的来说,统治游牧民族的成本实在太高,也无利可图。

清朝时统治新疆不仅获利微薄,还得耗费大量兵力和财力,所以晚清时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保沿海。

他认为只要自身强大了,西北自然就保住了。

李鸿章的说法也有他的道理,但新疆也是不能丢的,所幸左宗棠也收复了西北。

中原王朝不去统治北方游牧民族不是因为汉人有多么仁慈,而是因为既无利可图,也没那个本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仰头呼天问何罪,自恨远祖从禄山——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 (第五章)
中国的三大帝国与游牧民族的南侵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现在成为哪个民族?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满清,的的确确是奠定了现代中国领土版图的功臣
上亿的汉人为何屈服于10万满清军队?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秦始皇活到60岁,还需要汉武帝远征匈奴吗,现实会无情打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