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一粒胡椒窥探一部帝国扩张史
userphoto

2022.08.12 湖南

关注

本文为节选,全文刊载于

《管理视野》2022.6

·

往期精彩文章

请访问管理视野小程序

胡椒在植物界好比引起特洛伊战争的海伦(Helen of Troy),有众多船只为它起航。
01_
人人围着起舞的新娘:

价比黄金的胡椒

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余皑磊饰演的配角元载相当出彩,演活了一个不放过一切机会向上爬的草根逆袭男。历史上真实的元载其实因为被岳家轻视,没有得到多少裙带的助力,基本上是靠自己一路升迁的。唐代宗即位后,他成为宰相,因为高超的行政能力和协助皇帝铲除权臣的功绩,代宗一度非常欣赏他,但是志得意满的元载开始独揽朝政、专权跋扈,屠龙者变成恶龙,逐渐引起代宗的厌恶和忌惮。大历十二年(777 年),元载被赐自尽。

在抄没元载家产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他的家财之中,仅胡椒就被抄出八百石。唐朝的一石相当于79.32千克,八百石胡椒总重63456千克,将近63.5吨,两个2.00TEU集装箱也装不下,后人多以此作为元载贪婪毫无节制的象征——在唐代,胡椒是财富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硬通货,与明清之后作为药物或调味料“飞入百姓家”的状况完全不同。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胡椒一直是一种为商人所偏爱的跨国贸易商品和财富的象征,盐野七生在《罗马人的故事》中写道:“甚至有这样的传闻,印度国王将胡椒等香料出口到罗马帝国,意大利出产的高级葡萄酒却摆满了他们的餐桌。”而本书作者玛乔丽·谢弗(Marjorie Shaffer)则指出:“最早相信胡椒药效万能的恐怕不是古罗马人。在罗马大帆船横渡印度洋之前的很久一段时间,希腊人、中国人和南亚人便已懂得将胡椒入药,治疗种种症状。”通常人们认为胡椒的原产地就是印度—但是亦有观点认为胡椒原产缅甸和阿萨姆地区(现印度东北部邦国),从这些地区传入了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印度尼西亚,考虑到“胡椒”的梵语单词Marica非常像一个外来词,这种猜想的佐证也是存在的,因此,中国人和希腊人已经是公元前世代胡椒的输入者,而公元前1213年薨逝的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一世的木乃伊上也发现了胡椒,使得胡椒的跨境穿越史更向前提早了很多年。

元载疯狂囤积胡椒的300多年前,西哥特人领袖亚拉里克一世(Alaric I,395-410年在位)率领麾下“蛮族”士兵侵入亚平宁半岛,包围了罗马,最终罗马人屈服了,交出了5000磅黄金、三万磅白银、4000匹丝绸、3000块上等红布以及3000磅胡椒。3000罗马磅胡椒也在一吨左右,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考虑与其他财富的数量对应关系,堪称价比黄金。在此次被勒索赎金之前,罗马人以胡椒入菜和入药已经有数百年之久,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人的船只便可以在短短40天内穿过印度洋抵达印度西海岸的各个港口交易胡椒。

《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作  者:[美]玛乔丽·谢弗

译  者:顾淑馨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按照本书观点,西方再次被胡椒惊艳要到十字军东征时期,即至少在罗马和印度的胡椒贸易终止的600年之后,中世纪欧洲人一睹阿拉伯世界令人钦羡的财富的同时,也见识到胡椒的辛辣风味、丝和丝绒的柔细触感及糖的甜蜜,然而实际上只能说这是胡椒被重新广泛认识且有了直接的获取可能的时间节点。在十字军邂逅胡椒之前,胡椒在欧洲并没有绝迹,一直被视为“黑色的黄金”——查理大帝(Charlemagne,768-814年在位)统治时期,热那亚人缴纳地租就是用胡椒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而伦巴德王国(568-774年)向外国商人征收商税,也是非胡椒不要。

整个中世纪,无论是十字军东征之前还是之后,在本身不出产胡椒的欧洲,胡椒贸易始终存在,而因为其稀缺,它也始终是一种奢侈品。这种稀缺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把持了胡椒跨境贸易,中间商层层赚差价,到了最终消费者这里,其价格早就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为了垄断胡椒贸易,商人们还刻意用编造的故事掩盖胡椒的真正产地和植物类型:因为欧洲人对龙有一种莫名的恐惧,阿拉伯人就说胡椒只能生长在由龙守护着的瀑布下面,而威尼斯商人更是夸张,编造说胡椒是从天堂里得到的“天堂种子”。

在作为胡椒原产地的南亚次大陆,胡椒虽然产量颇丰,但是也弥足珍贵,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就曾经指出:“在归化地区,改宗印度教的支配阶层,更是酬谢丰厚的牲畜、金钱、财宝,特别是土地与租税(胡椒税〔Pfeffer-Rente〕)等等。”

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胡椒价比黄金,人们认为为了胡椒打仗是和为了土地、黄金或者奴隶打仗一样天经地义。

02_

东方和西方:

资源诅咒的双刃剑

对西方而言,胡椒贸易复杂的多种运输形态本身和相关商人对它的垄断增加了成本。大航海运动的起因是非常多元和复杂的,但是毋庸置疑,直接获取东方廉价的香料,特别是胡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1506年)在1492年4月17日和西班牙王室签订协议,王室资助其航海,远航所得的全部财物,哥伦布可以免税分得其中的十分之一,剩余部分归王室所有。在西班牙王室和哥伦布的心中,远航最大的动力是获取在东方遍地的香料,包括胡椒、丁香、豆蔻和肉桂。但令他失望的是,他始终没有在美洲发现盛产的香料(直到去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

达·伽马(Vasco da Gama,约1469-1524年)在某种意义上比哥伦布幸运得多,1497年7月8日,他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并绕过好望角,在印度洋航行,于1498年5月20日抵达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Calicut,现多译为科泽科德Kozhikode)。如今回溯历史,哥伦布可能比达·伽马更加伟大,但就当时的计划而言,哥伦布铩羽而归而达·伽马功成名就,“奠定了其后百年葡萄牙人主宰胡椒贸易的基调”。达·伽马到达的卡利卡特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第三大城市,也就是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过的古里,有“香料之城”之称,胡椒和生姜是其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卡利卡特一直以对外来商人的诚信和安全著称,达·伽马却不是善男信女,葡萄牙舰队和卡利卡特舰队发生了不止一次的武装冲突,最终达·伽马迫使卡利卡特称臣,并掠夺了大量贵重商品。

现在,葡萄牙国王作为香料的主人可以随意为胡椒定价。葡萄牙人的地缘优势一直维持到了荷兰人和英国人加入这个行列。此后,在南亚和东南亚,葡、荷、英形成新的“三国演义”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它们之间既有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乃至军事冲突,也有为了能更好地垄断价格、宰制当地人民而达成协议的情形,而南亚和东南亚成了牺牲品。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 Hughes Galeano,1940-2015年)曾经著有《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其中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在全面研究了拉丁美洲被殖民的历史之后他认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方,却受到历史的诅咒。”而经济学家将这一情形概括为“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得更慢。这一点对亚洲的胡椒种植地区和胡椒种植农同样适用。正如拉丁美洲丰富的白银矿源源不断地向马德里和马尼拉输血——1500-1800年,欧洲从美洲共获得9.8万吨白银——以及在“高效率”的棉花和咖啡种植园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一样,胡椒因为也可以通过种植园模式运营,大量本想通过种植价格较高的经济作物改善生活的胡椒种植农沦为契约奴工,遭受着不平等待遇;那些本在胡椒自由贸易时代享受富贵的土著统治者,也逐渐被踢出了局——而最根本的伤害是,南亚、东南亚的生产部门被局限于种植胡椒等作物,使得其近代产业始终无法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资源诅咒是一柄双刃剑,对殖民宗主国同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当然,简单地将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大量财富、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国家与被殖民的南亚、东南亚地区等量齐观不免是一种“和稀泥”的逻辑。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以胡椒为中心的香料垄断贸易对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其实也存在着另一视角下深层次的伤害。1601年1月10日,伊丽莎白一世颁发了特许状,允许从事东印度贸易的商人组建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是历史上第一家将所有权划分为股份的公司,其成立的目的就是进口胡椒以及分配利润;女王的特许状使其掌握了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长达21年。之后的1609年,詹姆士一世给了公司一张无期限的特许状,只在连续3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撤销。1602年3月29日,荷兰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合并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它是第一个可以自组雇佣兵、发行货币的公司,被国会授权在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的范围内拥有贸易垄断权……

订阅《管理视野》杂志,

解锁完整内容。

□ 作者/秦凌
□ 图/Pexels

 IFBK 0812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葡萄牙殖民帝国
大航海时代--几粒胡椒引发的世界大变局
葡萄牙帝国的衰落
国家进入紧急状况,他们要来抢胡椒了
“香料之路”PK“丝绸之路”?是调料不是香料!
其貌不扬的胡椒在古代原来这么贵重 当黄金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