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世东先生——为您带来“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调理”专题

王世东先生——为您带来“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调理”专题

(2013-07-10 15:15:00)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民生开讲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世东先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普及糖尿病生活调理的基本知识,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和糖尿病的中药调理进行详细的讲解,精彩节目,敬请关注。

 

【本期开讲嘉宾】王世东,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

据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我国糖尿病总的患病率是在9.7%左右;我国血糖不正常的人在全国人口里面占到了两亿以上,糖尿病在我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常见病。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占全体的糖尿病患者的总数在97%以上,但理论上来讲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办法。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糖尿病患者一方面是要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是患者要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调养。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比较宽松透气的衣物,在材质上最好是纯棉或者全棉的。

 

 

糖尿病患者出汗量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在像腋窝、腹股沟这些位置,如果衣物的透气吸汗性不好,就容易在这些位置形成湿疹,比较严重的还会引起皮肤的真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要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衣内裤,尤其是男性,过紧的内裤容易导致男性生育方面的问题。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因脚气感染最后导致截肢的患者很多,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对脚的保护,穿鞋要尽量穿厚底、圆头、透气的鞋子。

 

 

一般糖尿病患者得病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时候,由于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脚底踩异物的敏感度降低,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量穿浅颜色的袜子,在脚部出现像出血破损之类情况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

 

 

糖尿病的病人抗感染能力弱,一般的情况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普通人要多一些,且恢复起来较慢,还特别容易由上呼吸道的感染逐渐深入变成气管炎甚至肺炎,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感染,一定要慎重对待。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要求总量控制住就可以,病人可以根据个性口味进行合理的搭配。

 

 

糖尿病病人早上起来的时候往往是全天血糖最高的时候,如果患者在晚上睡觉之前也吃了东西的话,就会助长这种空腹的高血糖,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就很不好。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流质食品,而多吃粗纤维的五谷杂粮对血糖的控制是有好处的。

 

 

糖尿病患者的居家四样宝: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称和皮尺。

 

 

血糖仪不仅能够检测高血糖,也能够检测低血糖,它能够通过测定患者现在的血糖水平,来判断到底是真的低血糖犯了还是合并了其它疾病。

 

 

二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痛风病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这几种疾病混合在一起,共同成为代谢综合症,如果患者得了其中一种病的话,再得代谢综合症的其它病的风险比没有代谢综合症的病人要大。

 

 

体型和糖尿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胖人并不一定都得糖尿病,但只胖腰和腹部的人容易得糖尿病,专家提醒,男性的腰围最好能控制在90公分以内,女性要控制在80公分以内。

 

 

女性怀孕的时候出现血糖偏高,叫做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四大类型其中的第三种,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将来生出的宝宝会特别的肥胖,生产过程会变得很难,也容易出现生产过程中的感染。

 

 

专家建议,在测血糖之前最好用温水泡泡手,使得皮肤的毛细血管在热的环境里边容易打开,如果用酒精消毒的话,则要等到酒精自然干燥后再采血。

 

 

专家建议,采血时要在指腹两侧扎针,疼痛感较轻,且血量丰富;要把血滴到试纸上而不能抹上去;测试时血糖仪要放平,不要倾斜拿试纸。

 

 

三字如意表可以让患者自己记录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自己使用降糖药物的量和饮食的量去做血糖的检测,自己进行这个血糖异常结果的分析,同时自己寻找原因进行调整。

 

 

专家提醒,一般成年人空腹血糖的水平应该控制在不超过7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应该控制在不超过8毫摩尔/升。

 

 

由于糖尿病是个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自备一个专门放每天药物的盒子,避免错服或漏服。

 

 

糖尿病患者出行应该准备一些必要的东西,跟糖尿病直接相关的一个是零食,一个是急救卡。

 

 

糖尿病患者外出活动应该在餐后进行,不要在餐前进行,因为餐前活动量增加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热量的话,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糖尿病治疗的“二五八”方案分成三个层次,“二”是指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两个目标是健康和长寿;“五”是指糖尿病患者五项监测的健康指标,包括血糖的指标、血脂的指标、血压指标、体重的指标和临床症状;八是指的八项防治措施。

 

 

专家认为,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高除了与我们的医疗水平和筛查力度有关外,跟我们的“节俭基因”也有关系。

 

 

研究表明,每天睡觉少于6小时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是增加的,也就是说,特别辛苦的、熬夜、加班的人和愿意睡懒觉的人都容易高发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如果有合并感染的情况发生,会直接导致两大类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致死率高,慢性并发症对病人的身体损害大。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引起死亡的几率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是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里边,出现死亡的几率还是在70%到80%左右,在年轻人也接近50%,所以对生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一般表现在眼睛和肾脏上,眼底出血容易造成失明,糖尿病的肾病则最终会走向肾衰竭尿毒症,进而导致多器官的损害。

 

 

专家提醒,二型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5到7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应该控制在6到8的水平,7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年龄在50岁以下的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水平应该在6.5%左右。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进行具体食物的加减,但应该把不同的升糖指数的饮食区分开,升糖能力强和升糖能力弱的食物不能直接进行互换。

 

 

专家建议,一般情况下我们餐后休息半小时候再做适度的餐后运动,半小时的慢速的散步能使血糖下降的幅度达到两到三个mmol/L。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整,一是指患者需要学习糖尿病饮食控制的新知识、新的锻炼方式和新的药物治疗信息等;二是指患者既不要有焦虑恐惧的情绪,又不能满不在乎,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

 

 

糖尿病酮症或者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由于他身体里边胰岛素的量暂时是不够用的,而他的血糖特别高,为了让急性并发症能够得到控制,而不出现患者甚至丧失生命这样危险的后果,就需要尽快的把血糖降下来,这种情况是需要打胰岛素的。

 

 

有一部分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其胰岛功能处于一个过度消耗的情况,他一开始血糖增高的时候,胰岛的病变往往并不严重,在这时候给他打胰岛素可以使病人自身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得到休息,再配合一部分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就有可能引导患者出现胰岛功能的缓解,等到病人的胰腺功能开始恢复后,则要减少打胰岛素的量,否则患者就会出现低血糖。

 

 

 

 

有60%的糖尿病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能够让胰岛功能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年轻的患者里面有一半以上能把胰岛素完全撤下来,所以并不是用上胰岛素就会产生终身依赖。

 

 

中医中药在降糖方面的治疗一方面是能够降血糖,另一方面是能够使血糖的波动性下降。黄连、人参、肉桂、金银花、黄芪等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现能够协助控制血糖,在动物实验里面也能发现使血糖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

 

 

用针灸的方法进行降糖治疗时,需要做好消毒的工作,皮肤要保持清洁,使用无菌的针具;对腹部的穴位如神阙穴、关元穴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使能量的吸收程度下降,也能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环的状态,使腹部脂肪的分布减少。

 

 

气功锻炼除了可以提供肌体活动锻炼的能量消耗以外,它还能达到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脑供血的作用,还能够调节心肺和脏腑的功能。

 

 

强度高的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多的高水平的血糖水平来进行供应,所以剧烈的运动对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非常严格的进行控制。

 

 

专家提醒,不能滥用夸大宣传的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科大夫那儿去咨询其相关成分,更不能只依赖保健品而舍弃了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

 

吕仁和老师对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治疗提出“六对论治”的方案,是分别针对六种不同的情况进行的辨证论治,讲究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

 

 

现在世界医学把糖尿病的前期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患者的空腹血糖接近于正常,餐后血糖升高,超过了7.8但是又不够11.1;另一种是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标准,但又没有达到7.0,餐后两小时血糖没有达到7.8。

 

 

有一些人在恐惧、剧烈的运动或者是得一些急性疾病的时候会出现血糖升高,超过15,等这些因素去除了以后血糖还会慢慢的恢复正常,一般认为这种情况不算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诊断要求除外应激性因素导致的高血糖。

 

 

年轻人往往阳气足,容易形成内热,主要表现是气郁和内热并兼,往往临床上判断是肝火,所以治疗的时候一方面用一些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枳壳、赤芍、白芍,同时还应该加一些清火清热的药把内热降下去,如生地、玄参、黄连和赤子。

 

 

对于虚火內盛型的患者,要采用“滋阴降火育阴潜阳”的方案,滋阴可以用地黄,也可以加麦冬;石决明能够清肝火潜阳,牛膝能够引药下行,肉桂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如果患者还有口干、舌红、大便干的情况,还可以加黄柏和熟大黄,黄柏能够清虚火,熟大黄可以泻火导滞。

 

 

气虚的患者可以用太子参、西洋参、生黄芪和民间草药仙鹤草,都有补气的作用,红景天和三七也有补气和补益的作用,这些都可以用来治疗气虚;阴虚的患者可以选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生地黄,也可以使用地骨皮,地骨皮实际上是枸杞的根皮。

 

 

 

专家认为,平均血糖在15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在8%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由于现在发达地区糖尿病的发现和治疗都比较及时,所以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病人并不是很多,在一些卫生条件差的农村、边远地区出现这些症状的比较多见。

 

 

中医说的“消渴”包含了两层意思:“消”一方面是指把食物都消掉了,另一方面身体也消瘦了;“渴”是指口渴,它代表两个症状,一个是口干想喝水,另一个喝水也多。

 

 

有阴虚燥热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在用药的时候,一方面要养阴,另一方面要清热。养阴可以用生地、沙参、麦冬、玄参这些药物,袪火可以用石膏、知母,如果大便燥结不通,还可以加一些大黄。

 

 

对于脾胃运化不足的患者应多用行气药,如柴胡、枳壳、厚朴,都有行气的作用,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另一方面,也可加入石膏、大黄把体内的热泻下去,但大黄不能煮的时间过长,因为大黄加工炮制的时间越长,它泻下袪火的作用就越弱。

 

 

对于阴虚肠燥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要用润肠的药,如麻子仁、桃仁、杏仁都有一定的润肠通便的作用。

 

 

肺胃实热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肺和胃都有实火,应加一些袪胃火和清肺火的药物,组方上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生石膏、寒水石、红景天和栀子、山栀;针对口干多饮的症状可以加沙参、麦冬来养阴,针对多食易积的患者可以加葛根、玉竹这一类养胃阴的药物。

  

中医认为,舌头胖大有齿痕,代表的是脾气虚;舌苔黄腻代表的是有脾湿。

 

 逍遥丸是一个内科方剂,但是妇科病经常会用到,如果患者有口干口苦的情况出现,可加入丹皮和枝子,起到苦寒清热的作用。加味逍遥丸可代替龙胆泻肝丸来治疗有肝郁化火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肺火化毒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用清肺、清热、宣肺、生津解毒的方剂,如黄芩能够清肺火,杏仁能够下气平喘,也可用杏仁、桔梗配伍。苦夏季节可以考虑用鱼腥草或马齿苋凉拌,或者使用金银花和蒲公英,都能起到清热去火的作用。

  

气阴两虚证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既有气虚乏力的症状,又有口干阴虚的表现,在治疗的时候,应该用益气养阴的方法。中药在益气方面的代表方剂叫生脉散,成分是人参、麦冬、五味子,对于阴虚的病人,可以把人参换成太子参或者西洋参;养阴方面可以采用传统的方剂六味地黄丸。

 

如果糖尿病患者有气阴两伤的话,就要看到底是阴虚厉害,还是气虚占的比例多,再调整方剂中药物的剂量。要是气虚厉害,就要多用太子参、西洋参,也可以用生黄芪来代替,要是阴虚厉害,就可以把地黄的用量加大,如果要是有内热的话,可以用生地黄,如果只有阴虚没有内热的话,也可以用熟地黄。

 

 

专家认为,如果患者血糖在15个mmoL/L以上甚至更高的话,往往就要采用中药和西药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了,但在服用的时间上要隔开半个小时,如果合用之后血糖得到进一步下降,就要酌情减一部分西药。

 

===============================================================================

 

【健康小常识】苦瓜降糖安全、无任何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可多食用苦瓜或苦瓜茶。

 

 

【健康小常识】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 

 

 

【健康小常识】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健康小常识】妇女有分娩巨大胎儿(出生体重超过4公斤)史,或曾有妊娠期糖尿病者,患糖尿病风险较高。

 

 

【健康小常识】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健康小常识】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 

 

 

【健康小常识】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能确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纤维,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危险。

 

 

【健康小常识】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

 

 

【健康小常识】血糖指数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专家建议,45岁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多关注血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患者多次胰岛素注射怎样用才最正确?
胰岛素漏打,如何补救?
糖尿病患者运动应在餐后三四十分钟后进行
为什么早上血糖会偏高
糖尿病人要知道的胰岛素治疗常识-头条网
要想运动降血糖效果好,这10个常识你必须得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