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种不同类型的肾衰竭,预后结果不一定都是尿毒症

肌酐升高了,表明出现了急性或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或是两者皆有。

各个患者的病因不尽相同。如果该患者的病因容易解除,则治疗效果较好,甚至可以完全治愈;而病因难缠的患者,往往摆脱不了肾衰竭,而以病情好转或稳定为目标。

按照病因和预后的不同,肾衰竭可分为3种,它们之间差异较大:

1.完全恢复:急性肾衰竭

这部分患者以前没有肾病史,经常是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水肿、少尿,而发现血肌酐升高,诊断出了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有多种,比如感染、肾毒性药物、高血压、脱水、手术大出血等等,这些病因容易被解除。患者在去除急性致病因素,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后,通常可以完全治愈。

但一定要注意抓紧时间治疗,急性肾衰竭持续1个月,将会转为慢性,难以恢复了。

2.部分恢复: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害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害的风险比普通人更大:

大量蛋白尿患者可出现短时间的血肌酐升高;

伴有高血压的肾病患者,可因为血压没控制好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使用有一定肾毒性的药物,比如环孢素、抗生素、感冒药、护胃药、造影剂等等,可导致肾损害;

高度水肿患者,影响到了心功能进而伤肾,或是利尿消肿太快也会损伤肾功能;

肾病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再加上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更容易并发感冒感染,导致血肌酐升高;

疾病活动期,血肌酐可大幅升高,比如狼疮性肾病患者的血肌酐经常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等等。

已经进展到肾衰竭的患者,仍然会因为上述因素导致血肌酐迅速升高。

当血肌酐在短时间内升高20%以上,就要考虑急性因素,升高50%以上可诊断为急性肾衰竭。这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肾功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求稳为主:慢性肾衰竭

如果没有急性因素,而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慢性肾病患者,血肌酐渐渐地升高了,是单纯的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对尿蛋白、血压、血红蛋白、酸中毒等进行有效改善后,肾功能可有部分恢复,但无法完全恢复。特别是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病、新月体肾炎等引起的慢性肾衰竭,治疗难度非常大,能稳定住血肌酐即是成功。

这部分患者在治疗之外,还应该避免感染、劳累、熬夜、高蛋白饮食、高盐饮食及情绪波动等。虽然这些伤肾因素几乎不可能有患者能完全避开,但能做得更好一点,肾脏便可少受点伤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性肾衰竭能活多久
中医治疗尿毒症浅识
肌酐高怎么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 别让“沉默的杀手”偷走你的肾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引起肾衰竭的原因
急性肾衰竭为什么是「终身风险」,肾脏替代治疗是换肾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