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假第一天与两个小学生尬聊

小时候喜欢那些逗孩子的大人,成了大人后我喜欢逗孩子。

小时候觉得大人啥都懂,当大人后觉得孩子懵懂很有趣。

昨天是孩子放暑假第一天,晚饭后带天天楼下溜达碰到一个他的同学。当时他正两眼放光到处逡巡,这眼神确实是刚刚解放的样子。

问考试考得怎么样?懂事的大人一般不问,我就问他:暑假准备去哪儿玩啊?

孩子:玩个屁啊!

我:什么时候开始玩屁了?

孩子(尬笑):明天可以玩一天,想干啥干啥,后天该干嘛干嘛,要排暑假计划了。

我:就这------还叫放暑假吗?平时周末还两天假呢,放暑假怎么也该先玩它一个星期再说吧!

孩子:想得美哦!

我:天天明天就去度假两个星期。

孩子:两个星期?!爸爸,哦,叔叔,你们上哪儿玩啊?

孩子一激动差点要喊我爸爸。

我:他去他姥姥家。

孩子拍了拍脑袋。

我:谁给你安排的暑假计划?

孩子:我妈啊。

我:你跟你妈妈说,平时是学好了再玩,暑假是玩好了再学,不然叫什么暑假?

孩子两眼恢复了光彩,露出了灿烂笑容。我的说法打动不了他妈,但至少打动了他。

后来两个孩子骑自行车你追我赶,把我给甩了。年轻人抛弃老人家招呼都不打一声!

我独自在小区外面散步的时候遇到另一个孩子,也是天天的同学,他一大早就来找天天玩,当时天天还在睡觉。

我:天天和那个谁在骑自行车,你去找他们一起玩吧。

孩子:啊?可是我现在要回家了。

我:还早着呢?

孩子:我妈要我9点钟就要睡觉。

我:睡这么早?你睡得着吗?

孩子:睡不着也睡,我就想恐怖故事。

我:那不是越想越睡不着?

孩子:有时候我到12点了还没睡着。

我:平时很少见你下来玩,都在家搞学习?

孩子:我也不知道我干什么了,有时候太无聊了就发呆。

我:发呆?

孩子:嗯,一个人在沙发上发呆,电视也不看,啥也不干。叔叔,拜拜!

我:这就回去发呆?

孩子:我还没冲凉呢。

我朝他挥了挥手,可他的话留在我的脑海,让我很发呆了一会,他的话让我想到蒙特梭利书中说的“儿童神游”(对此有兴趣的找以前文章看看)。

这个孩子喜欢聊天,以前他找天天楼下玩。我问天天他们都玩了什么。天天说,啥也没干,就是瞎聊天,他老是说,说得又不对,他还不听别人说,下次我不跟他玩了。

因为无聊的关系,天天有几次让我下去陪他们玩,跟他们一起踢足球。经常和天天一起玩的还有幼儿园的同学,孩子们性格各异,也是人以群分。有活力的超长待机型的玩在一起,可以一直保持老铁关系。那些有一搭没一搭地玩的孩子,玩伴不固定,相对来说在外面玩的次数要少得多。

这些玩得比较少的孩子并不是不喜欢玩,但是他们缺少玩的经验和玩伴。我和这帮孩子踢球的时候,这些比较少出来玩的孩子那个兴奋劲简直了,有时候他们兴奋得都忘掉动作,只知道傻笑。看着他们两眼放光,脸蛋通红,那种因为过度兴奋而眩晕的迷态,我真的觉得玩对孩子太重要,还有什么能带给孩子这种体验呢?!

一旦小的们楼下喊我,我还是百忙当中尽量抽空下去跟他们不讲武德一番。那些经常出来玩的孩子,他们虽然高兴,但是不会太亢奋,所以他们的状态是自然而可控的。天天有时候玩到一半要去上画画课,他也能保持情绪基本稳定,没说不去上课。

有些比较少玩的孩子,因为过度兴奋大吼大叫,甚至胡言乱语,还有高兴到躺倒地上打滚,他们希望吸引他人的注意,希望搅动气氛,希望成为焦点。他们的方式却显得幼稚,这怪他们吗?怪他们缺少玩的机会,缺少玩伴,缺少玩的经验,得了机会后他们就会表现得有些失控。平时没什么好好玩的时机,就偷着一鳞半爪的时间得到一点小小的快乐,上课爱做小动作,容易被别人的行为吸引,一点就炸,一兴奋就嗨翻天,这就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

玩是一种天性,这种天性得到尽情释放,会帮助他们发育大脑,他们大脑从生理上就会变得强大。

当孩子专注于他们热爱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物时,会进入一种被称为“心流”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但并不会感到有压力。一旦孩子处于心流状态,大脑中某些神经化学物质(包括多巴胺在内)的水平就会激增。而这些神经化学物质就像大脑的强化剂,在心流状态中,孩子的思路更敏捷,处理信息也更迅速。

要想产生心流,任务必须具有挑战性,不能无聊,也不能太困难,以至于产生太大的压力。还有什么让孩子在嬉闹玩耍和运动更好的方式呢?经常暴露于高水平的压力下,会使大脑发育不健康,而频繁触发心流状态,则可以使大脑更具动机和专注力。

幼时的玩耍经验不仅会促使大脑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尤其是胆碱类的神经递质),这些物质使大脑更具有可塑性,还会使大脑对这些化学物质更加敏感,从而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可塑性。——《木匠与园丁》

这些是有实验证明过的,幼时玩耍过的老鼠大脑发育与不曾玩耍的老鼠就有所不同,他们大脑中有些区域变得更加复杂,有些则变得更加精简。

想一想,缺少玩的孩子,他们缺少的只是嬉戏吗?

玩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经验,更是孩子必不可少的成长!

那是不是完全任由孩子玩就好呢?

我也看到有孩子整个幼儿期间除了吃饭睡觉外都在楼下放养,但是成天搞一点小打小闹的把戏,玩不出什么激情和花样,这样的玩是质量不高的。再说光玩也不行,玩多了也累也厌,还要搞搞其他建设。

玩也是需要大人参与的,父母陪孩子玩,组织孩子玩,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能或者不被需要,那至少要关注孩子玩些什么,了解孩子的感受和体验,尽量让孩子玩的状态在线。

玩的过程还是孩子锻炼社交能力的过程,孩子在遇到挑战和考验时,家长要适时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应对人际交往。这对孩子的学校生活也有影响。几乎每一个班上都有那种油盐不进的孩子,不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关系不好,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家长没有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孩子本性并不坏,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受到孤立和排挤,在人际关系中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根本原因在家庭教育缺少培养社会情感这一课。

如果说玩是一种天性,那么让孩子能安静下来就是一种训练,比如阅读、下棋、绘画、玩积木乐高等都是不错的活动,家庭有必要保持适当的安静环境,让孩子慢慢练习能静下心来的能力。

让孩子暑假动起来,也要静得下去,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动静两相宜,这是孩子身心最理想的状态。

想起童年,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知了声声叫着的夏天。夜晚的萤火虫,满天的星光,青草池塘处处蛙,我什么都没有,却感觉生活在天地之间,整个河流属于我,整个乡村属于我,月亮也属于我。

童年的夏天,世间最珍贵。

夏天过去,教室里坐满了人,可惜不再是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屁股可提高学习成绩?
心流:开启大脑创造力的金钥匙
生命在于获取能量,心理也和获取能量有关,连载7
美心理学家研究指出 快乐能加强人免疫力
脑健康比任何部位的健康都重要,怎么让它如何保持最佳状态?
海豹突击队和硅谷科学家正在死磕人类的极限 | 同读一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