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己说教育︱在课堂上说漏嘴之后……

刚刚学完由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改变的同名短剧。老师说:“网上有电影,大家可以看一看,挺有趣的。”目的是引发学生观看的欲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说:“老师,你组织让我们看。”

老师回答:“好吧,等我们搬到装有电子屏幕的教室,我们一起看一下!”

这句话“闯祸了”。

老师话音还未落下,教室里突然像炸开了锅:

“老师,装有电子屏幕的教室在那栋楼上?”

“老师,为什么不装在我们现在的这栋楼上的教室里?”

老师不得不解释说:“因为我们这幢楼服役期马上就到了,要拆掉。”

“老师,什么时候拆,我们啥时候搬啊?”……

天呐,要这样下去,这节课就甭想上了。

显然,老师因说漏了嘴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转到拆楼这件事上去了。

老师要求同学们安静下来,几乎不凑效。

这时,一个老师惯常的做法便是沉下脸来,用严厉的口气要求学生安静下来并开始讲课。但是可以预料得到,学生的听讲效果会有多糟糕。因为学生听到这个消息的新鲜感和激动感,相互交流的欲望还没有冷却下来。

眼见同学们“意犹未尽”,老师说:“我很后悔刚才提及了拆楼这件事。我过,我现在打算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让你们相互议论下这件事。然后我们接着上课。”

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四人一组(平时上课时小组讨论的经常形式)开始放心轻松地讨论起来。

一分钟还没到,教室里静了下来,学生们转正身子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满脸的微笑和轻松感,甚至有些得意。和老师对视的时候,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因为老师舍得这一分钟,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会有多少学生见缝插针地找时间和旁边的同学议论这件事,老师需要话多大的气力才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

如果因为批评学生不专心听讲而发生一些不快,师生情绪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甚至会因此产生“师生冲突”,这样,将会多么得不偿失啊!

给一分钟,是对学生好奇心的理解,是对自己“失误”的补救,是维持课堂氛围的“良药”,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标志,是在课堂出现意外情境时表现出来的课堂机智,是在课堂中出现问题时寻求解决之道时基于学生的层面、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出的“招数”。

这样的处理赢得了微笑和平静,避开了冲突和矛盾。

教师不用声嘶力竭,不用不断提醒,不用时刻提防此起彼伏的杂音而顺畅地进行课堂教学。

当然,教师如果在课前想到要求学生观看电影时能够不提及搬教室的事,也就不必花这一分钟时间了。不过,在已经出现了这样意外的状况下,这样的处理还是能够化解困境的,至少比板起面孔批评一番来得有效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微笑让课堂更贴心
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34):笑迎学子招
幸福的蛋糕
班主任秘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
推荐 | 吕荣辉:我的小学
课堂礼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