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设计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教学设计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很多教学设计存在的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活动导向的。所谓活动导向的,就是在教学设计时把活动作为设计主体,而对活动应该产生的效果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活动导向的设计让学生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参与,认为学习只是活动,而不是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

活动导向的设计认为活动的开展即学习的发生。很多人认为,只要组织了活动,并且让活动顺利开展,就是进行了教学,就是发生了真实的学习。其实不然。譬如,你组织了一个朗读的活动,学生也在朗读了。是不是就达到教学的目标了呢?不一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对朗读也没有侧重性的指导,指导之后到底有没有改进,对此没有一个测量的标准和测量的过程,这个朗读,就很难起到朗读的作用,真实的学习也不一定发生。

活动导向的设计认为活动可以独立存在。其实活动是教学设计的有机体,活动与活动之间,应该形成一个问题链,形成一定的逻辑序,形成一定的思维梯度,形成一定的知识关联,才能够使得整堂课的教学形成一定的指向性,解决本节课特定的问题。

活动导向的设计认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才是追求的效果。有一个台湾老师来大陆上课,说了一句话,这里见不得冷场。当我们把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为活动设计的追求和目的时,活动设计的真实目标和功能就被遮蔽了。因为在活动中,学生是否经历了知识的建构,是否经历了思考的挑战,是否经历了思维的拓展和提升,是否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加工,都不是用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否能够衡量的。有时候恰恰是活动没有能够顺利开展,才使得真实的学习发生了。所以,真正关注的,应该是活动所要产生的效果。

活动导向的设计常常浮在表层,对活动的深层用意用力不够。活动导向的设计,主要看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看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活跃程度。但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即深入思考该活动背后蕴含的意义上,关注不够。甚至被忽略。而结果导向的设计将通过可观察、可测量、可视化的外在表现来对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关注活动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并对这个意义进行深度思考,活学活用,迁移到新的场景中。这才能够引起学习的真实发生。

举个例子。

有老师在上课时,用了一首英译的中国古诗,他的要求是让学生猜出这首被英译过来的到底是那首中国古诗。学术猜出来后,教学活动就结束了。这就明显是一个活动导向的设计。就是说,我用了一个故事来进行教学导入,这个活动在学生猜出是哪首诗之后就戛然而止了。而这节课的主题是谈论春节的庆祝活动以及他们背后的意义。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猜出英译的是哪首古诗,就很难与教学目标相联接,形不成关联性、一致性和互动性。如果我们让学生说出这首古诗里提到了哪些古人庆祝春节的活动,这就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了,就是结果导向的了。

停止为活动而活动的设计,开启为结果而活动的设计,这是我们教学发生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是一项“设计”的艺术
议题式教学---拟好议题:实现素养教学的关键
深度丨北师大马宁:核心素养导向下,项目式学习的四种教学范式(附案例)
水平三【五年级】小篮球传接球大单元教学设计
【功夫在诗外】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需要教师们重新定义
大单元情境与任务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