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识读林散之(1)

自古以来,大家及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名言、警句,像宝石,像珍珠,他们不在多,也不在繁,他们贵在深刻!

书法亦然,如:屋漏痕、指实掌虚、担夫争道、求变(轻重、提按、浓淡、枯湿、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字字句句都足以让你千百回地吞吐、消化,而从中吸取使你“成长”的营养。

先贤留下的不过是“谈艺录”、“拾零”。就连被人们奉为习书者不得不读的《孙过庭书谱》也不过三千余字。我的恩师康雍先生曾指点我:“用笔须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把古人碑帖中的好东西都拿来,让他姓李”。而只这两句话就让我受用至今,如获至宝。

然,常见今之理论书籍,洋洋洒洒,动辄十数万言,加之文辞晦涩,令人不知所云,倘耐心阅毕,更觉如坠深壑,越加懵懂,只得将此等“高妙”而不可及之物,束之高阁,与灰尘为伴。

林散之书法独步当代,论者谓其“所做行草为思白、觉斯以后第一人”,其行草书为世人所共识。而先生毕生寝馈艺事,功深学邃,然其论书卓见知者甚少。加之先生左耳幼聋,高年失聪,故其书论仅见于陆衡先生整理的《林散之笔谈书法》。此书,我曾于十多年前拜读,近日再读,仍感亲切。故生抄录之想,因对书法的感悟因人而异,故我仅以我个人多年习书的体会和实践,择其中有关论书语句撷录于此,并去掉原书中重复部分和明显的笔误,以飨众博友。并希望与众书友共同探讨,学习。

抄录与改动之处,如有谬误,请不吝赐教。谢!

因目的在便于大家识读,所以书写不能过于“任性”啦。

在此也一并谢谢我这支小小的毛锥啦!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散之24岁小楷《四时读书乐诗抄》,看看...
师从林散之,书作参以魏碑的浑厚、金石味浓,作品多争议!
林散之山水作品欣赏
当代草圣-林散之书法[组图]
林散之临《礼器碑》书作三大发现,你知道吗?
林散之山水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