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念不出名字的青铜器​——捌

温馨提示:所有图片都可以放大看

兵器(礼器)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自从出现,小兵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这股热情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器形和材料自身的原因,月牙形的刃在实战中很容易折损,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因此青铜戟逐渐演变成礼器。直到后来铁器的出现和普及,戟才又以升级版的样貌再次回到战场。

酷似斧子的,可能是看上去最不正经的兵器了。那些没有钻洞、开槽的钺兴许还能有一定的战斗力,而那些咧着大嘴傻笑的,真的都不好意思带着去打仗。尽管看上去不正经,但是它们如果正经起来,正经干的都是些特别正经的事儿。比如《史记·周本纪》记载的周武王“以黄钺斩纣头”,就是一个正经人干的正经事儿。

在大多数时间里,钺多以仪仗和殡葬用品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大大小小的青铜墓葬里,钺是较为常见的随葬品,大V享大钺,小钺配小咖。那时有五种外形相似的器物,各有各的名字和用途。为了便于大家区分,下面做了一个整理。

下面这个字,不就是氢氦锂铍硼里的么!这个被称为铍的武器不仅在元素周期表里十分活跃,在战场上也总能出现它的身影。为了保护铍的锋,完整的铍会有一个铍帽,平日里都罩在锋上。

前面提到过,青铜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嘎嘣脆的材料,因此在打打杀杀的过程中肯定免不了磕磕断断,一场仗打下来很多武器都得返厂。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马保国老师一样点到为止,修理和重新铸造武器的那段时间正好是敌人不讲武德的绝好良机。因此如何让受损的武器快速重新回到战场是匠人们的考核项目之一。

如果不是因为与其它兵器出现在同一个坑里,就的外观而言,大概率会被归到工具或农具一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铁憨憨,却是先秦时代战车上必备的“五兵”(弓弩、戟、矛、戈、殳)之一。直到战国末期,殳的武器功能逐渐淡化,成为一种在领导旁边日常撑场面的礼器。

今天就先聊到这  武器还没完!下次接着唠~


胡子老师聊设计现已开启   加V请注明来意
还想知道哪些设计方面的知识
评论区留言就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血流漂杵,这个“杵”究竟是什么东西
上古时代最大众的兵器:殳
十八般兵器·总论
解密以青铜器为主的商代冷兵器
【文化】“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究竟指哪十八般?
“十八般武艺”究竟指哪十八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