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遗产在中国——古琴解说词(含视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世界遗产在中国——古琴(上)



世界遗产在中国——古琴(下)


解说词(下)


 杭州南山路沟山里一条小弄堂的尽头,就是当代著名的古琴大师、浙派古琴掌门人徐匡华的家,不幸的是,几个月前徐匡华老人无疾而终,离开了人世。大师在世九十载,弹了八十六年的琴,像这样的古琴大师如今已不足百位。人去琴未了,看着这把伴随了徐匡华一生的古琴,人们仿佛又听到了那中正平和细腻轻婉的天籁之音。


  中国古琴也叫七弦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的古琴,来自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目前存世最早的古琴实物。《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就记载了上古时期著名的君主舜弹奏古琴的故事,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把弹琴同治理国家联系在一起,可见古琴的地位之高。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琴、棋、书、画四艺,琴排名第一。


  烟雨中的杭州凭窗远眺,远处的风景朦胧而富有诗意,这就是所谓的隔纱观景。六十多年来,有古琴新浙派代表人物徐元白创立的西湖琴社就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如今徐元白的孙子、也就是徐匡华的儿子徐君跃担任了西湖琴社的社长。徐君跃时常会拿出这些祖传的古琴抚上一曲,于古琴乐无穷的魅力之中寄托着对先人的思念。


  最早的古琴是依照凤凰的身形斫制而成,以求吉祥安泰。古琴最有特色的是他的音箱,不用木板粘接,由整块木头挖空而成。由于音箱壁较厚,而且打磨粗糙,所以音色浑厚悠远。从外形上看,信箱上圆下平,正是应和了中国人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琴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此外,琴面上还镶有用以架设琴弦的硬木,叫岳山。琴底掏有大小两个音槽,大的称龙池,小的叫凤沼。这叫有山有水有龙有凤,象征着天地万物。于是古琴成为了一种有生命有灵性的乐器。


  古琴高雅的身份使得它在先秦时期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专利。除了偶尔出现在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合,主要在文人雅士中流行,自娱自乐修身养性,一般不在大庭广众之中演奏。


  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也是一名古琴的发烧友。孔子学琴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他认为学琴仅仅是学曲学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意、学人、学类,也就是说学琴不光是学几首曲目,学会弹奏的技法,还必须深刻领会琴曲的含义,并通过琴曲与他人相互沟通。有一天孔子听老师演奏一首古曲,听着听着他突然从席上退下,跪在老师面前虔诚地说道:“学生似乎看见文王再弹琴哪!”原来在琴乐声中孔子仿佛见到了上古时代的圣贤君主周文王。老师非常惊奇,他告诉孔子:“这首古曲就是周文王谱写的,曲名就叫《文王操》。”曲中会文王为古琴史留下了一段传奇。从此“人琴合一、人琴相通”成为后来历代古琴演奏者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孔子是在琴曲中同古人相见,和他几乎同时代的伯牙则是通过弹琴寻觅到了难得的知音。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常为别人听不懂自己的琴乐而苦恼。有一天,一位上山砍柴的樵夫却从他的琴乐中听出了高耸入云的泰山和宽广浩荡的大海。从此,伯牙和这位名叫子期的樵夫成了莫逆之交。后来子期不幸早逝,伯牙为失去知音而伤心不已!他最后演奏了一遍《高山》、《流水》,然后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伯牙早已化为尘土,但是他弹奏过的《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却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古琴渐渐走出宫廷和士大夫的圈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生活。此后的七、八百年间,古琴艺术在演奏形式上有了重大的发展。它开始作为一种独奏乐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这个期间琴师们陆续创作并演奏了《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著名曲目。不过古琴在文人的圈子里还是十分流行。其实,文人雅士操琴更多的还是把它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工具,这是由古琴的音色特点所决定的。


  古琴形制小巧,音量不大,传播的范围有限,因此弹奏古琴,就好像人与人之间的促膝谈心,需要选择一处比较雅致安静的环境。古人演奏古琴多在深山中溪流边或者竹林里,要不然就像徐君跃一样把自家的小院作为弹奏的舞台。久而久之,琴成了人倾吐心声的对象,弹琴,变成了一种人和琴之间的喃喃细语,人在与琴交流中获得了沟通的快感和满足。散音、按音、泛音是古琴比较常见的三种琴音,在弹奏出的余音上,通过左手的划动,尾音会发生音高的变化,这是古琴特有的弹奏技巧,叫做“走手音”,这样一种袅袅的余韵越来越微弱直到随风飘散,人的思维随着若有若无的琴音游走起伏蜿蜒,聆听着便获得了乐音之外更加广阔的联想,音尽意犹未尽,这就是古琴特有而微妙的弦外之音。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中,文人们所追求的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感受,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得情感的表达在音乐声之外有了充分的展开,唤起了更多更深的意韵和共鸣。



解说词(下):


  有弹琴的就有听琴的,有伯牙就会有子期。如果说弹琴是人与琴的交流,那么听琴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琴声除了传达痛苦和喜悦、悲伤和愤怒、忧愁和孤独等情感体验外,还曾经扮演过月下老人的角色,为传递爱情牵线搭桥。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以琴传情追求才貌双全的富家女卓文君。琴声袅袅,爱意浓浓,聪明的卓文君听懂了琴声中所表达的绵绵情意,她被司马相如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所感动,终于冲破了重重阻力,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成就一段流传后世的千古佳话。其实早在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描写,“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都是中国的传统乐器,用琴瑟和谐演奏,比喻青年男女间美好的爱情。后人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谱写了古琴曲《凤求凰》。


  隋唐以前古琴曲的教授与传播都是由老师口传心授的办法教给自己的学生。一旦离开具体琴人流派的口传,就将变为天书,出现传曲的变形或遗失。公元九至十世纪产生了古琴谱,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有音响可循的时期。对古琴音乐的传播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可是因为古琴谱采用文字记谱,方法繁琐不易推广。


  唐朝后期一个叫曹柔的人,在文字谱的基础上,通过减少汉字笔划的方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演奏符号,成为古琴减字谱的早期形式。如今琴师演奏大都是用的五线谱。除了个别修养深厚的大师,能识减字谱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现在存世的古代琴谱,大都是明清时期刊印流传下来的。那个时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印刷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普及,这就为刻印琴谱提供了物质条件。


  目前仅见于记载的琴谱就有一百四十多种,共三千多首曲目。其中象《高山流水》、《渔樵问答》、《梅花三弄》等早已成了传世经典,是古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最直接最畅快的咏叹!琴谱的出版发行直接推动了古琴曲目的交流和普及。明末清初,古琴迎来了历史上的一个发展繁荣期,其标志就是百花齐放流派蜂起。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师承和传谱条件的不同,首先出现了以江苏常熟为中心的虞山派和以江苏扬州为代表的广陵派。紧接着,浙派、闵派、川派、吴派、岭南派、中州派、九嶷派、诸城派等古琴流派,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中浙派的开山祖师就是徐君跃的爷爷徐元白。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徐元白登上了西岳华山,他看到眼前松涛迎风,奇石耸立,于是拿出古琴畅快淋漓地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一曲终了,意犹未尽,他又在石头上刻下“浙东徐元白抚琴于此”九个大字。浙派的曲风讲究微、妙、圆、通,表现出一种古朴典雅、抑扬顿挫的独特风格。《高山流水》就是徐元白精于演奏的曲目之一。


  作为徐元白的传人,徐君跃和西湖琴社的琴友们,会定期聚集在一起,切磋琴艺,交流弹琴的心得。当人们为大师们精湛的琴艺所倾倒所陶醉时,谁会想到弹拨之间沧海桑田,大师们指缝里汩汩而出的琴乐已经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淌了几千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名曲欣赏《秋塞吟》吴兆基先生演奏
古琴入耳——高山流水
[古曲]高山流水与音乐典故赏析
十大古琴名曲欣赏
【转载】怎样欣赏古琴音乐
古琴到底有多神秘?说说古琴弹奏的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