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讲座 | 篆刻用字摭谈(三)


   (三)不辨合文、重文、省文等特殊符号

  “乐且宴如”白文古玺(图一)。“宴”印文作“匽”,从匚,妟声。匚,古代的一种方形盛物容器。《说文》:“匚,受物之器。象形。读若方。”“匚”多为表示器物之字的形旁。此印文隶定为“匽”,本义隐藏。《说文》:“匽,匿也。从匚,妟声。”“匽”又通“宴”。“宴”是正字,“匽”是通假字,也就是别字。有正字,则不必通假用别字。“宴如”占两字位,非合文。“如”字从口,印文却从女从﹦。这个“﹦”不是合文符,而是重文符。如是,印文实为“乐且匽女女”。如果不用重文符,那么“女”读“如”,“女”是“如”的通假字,也是别字。

  印作者把“匽女﹦”视为合文。合文第一要素是必须是习见名词或数量词。“晏如”是形容词,不具备合文的资质,况且要约定俗成,要有典籍的佐证,不是你想作合文就作合文。合文第二要素是两字必须占一字位置,否则怎么叫合文呢?印作者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不如守中”朱文古玺(图二)和“事事皆如意”白文古玺(图三)。二印中“如”字应从女从口,而却从女从﹦。此为“相女”合文的“如”字,读为“相如”,是习见人名。《古文字类编》《战国文字编》皆著录“相女”合文四例。三例分别用两长横(图四)、两短横(图五)、两个两短横(图六)作合文符兼省形符,表示“相”字省“木”旁、“如”字省“口”旁。一例“相”字下两短横作饰笔(“相”字春秋战国时多有一或二横饰笔),“女”旁两短横作合文符(图七),表示“如”字省“口”旁。“女”旁加省形符读“如”。但是脱离了合文特定的词性环境而单独使用,那就不是“如”字了。“女”字加“﹦”宜被视为重文符,“女”字重复读两遍,印文应读为“不女女守中”。另一印则读为“事事皆女女意”。所以用字不能生搬硬套,要理解其中的原理。其实这两例因非合文,不书合文符,“女”读“如”也可。这也是画蛇添足的两例。用“女”通假是别字,用“如”是正字。

  “教子有道”白文古玺(图八)。“子”字误书为“小子”两字合文。“子”字在甲骨文中像小儿头、身、双臂、一足(两足省并)之形(图九);或头上有三竖画作头发,或作囟上有发(图十)。西周金文“子”字已省简头发(图十一)。战国文字“子”字头部多已变形,有圆形,也有扁圆、三角、倒三角等形。印文“小子”合文(图十二)和“道”字皆出于西周晚期《散盘》,“子”字上从小,两字占一字位置。“小”字在甲骨文中像沙粒之形,引申为微小。《说文》:“小,物之微也。从八,小见而分之。”“小子”合文符合《说文》描述,而且三画与头不相连续。《金文编》《古文字类编》等字典都收录了多例“小子”合文。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为什么不能成为印坛宗师?
庞琦的篆刻艺术——怎样刻印(三)
篆刻用字摭谈(十四)
满白文印的超详细篆刻过程,西泠名家亲自示范!
篆刻工稳汉白文印,最常用的“印”字刻制技巧及要点详细讲解
《丁丑劫余印存》选评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