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讲座 | 《爨龙颜碑》临摹解析(14)

  (7)“戈钩”

  “戈钩”通常是长笔画,在字中属主笔,因而极其醒目。如《爨龙颜碑》中的“戌”字(见图一)中“戈钩”为标准形态,方重入笔,略有提按而出钩,中段有弧度,从而充满力量感。“成”字(见图二)的“戈钩”较细,弯弧加大,钩画几成垂直,使得气势外放。第一个“盛”字(见图三)细硬瘦劲,字形紧凑,突出右下部出钩,形成强烈的疏密关系。第二个“盛”字(见图四)则将字的重心降低,“戈钩”一波三折,出钩去除,随意为之。两个“感”字(见图五、图六)体势接近,差别在于“戈钩”的处理,前一个笔挺,后一个一波三折,各臻其妙。“哉”字(见图七)的“戈钩”极为夸张,起笔粗重,出钩粗壮有力,唯行笔中极细,乃全字中最细处,因此而极富弹性,形成层次对比。“载”字(见图八)又有不同,起笔、行笔皆提笔而轻细,至出钩处极为方锐,此类钩画极为严谨,与全字相匹配。“岁”字(见图九)中“戈钩”起笔降低了高底,所以相对较短,全字中短笔画较多,故此笔仍为主笔,并且对比较强。

  (8)“单人旁”

  “单人旁”为偏旁之中笔画最少者,书写完全依赖功力和经验,针对具体字形而生成最佳效果。不能不说,《爨龙颜碑》中字形变化丰富,可以包治单调雷同之病。“何”字(见图十)的“单人旁”起笔撇画迅猛有力,而竖画仅存一点,有四两拨千金的功效。“仕”字(见图十一)比较适中,整个字因此而显得均衡。“仲”字(见图十二)强化起笔,起收宽且重,弧度较大,与竖画有一定的反差。“侍”字(见图十三)撇画较长,整个字笔画都比较均匀,通过“寺”部横画的伸缩形成对比变化,层次感极强。“伉”字(见图十四)的“单人旁”撇画起笔尖锐,收笔处极细,改变了惯有的写法。“倾”字(见图十五)的“单人旁”笔画粗壮,撇画较短,在字中不突出,所有短笔和相对较短的笔画构成一个整体。“胤”字(见图十六)中“单人旁”撇画起笔显然有刀工的作用,撇画和竖画几乎等长,起到了一个类似支架的作用,使得“乚”画倾斜压过来后,也感觉托得住,纹丝不动。“优”字(见图十七)“单人旁”撇画很长,竖画收缩,与右侧部首拉开距离,有效保持了平衡。“仆”字(见图十八)“单人旁”撇画起笔较陡,竖画明显拉长,左右部分大致相等,保持相应的平衡。“伤”字(见图十九)“单人旁”起笔稍顿而方切入纸,收笔后又平推一毫,动态感极强,与右侧部首中的诸多撇画有所区别。至于竖画为何这么长,给人悬空之感,却依然能有效地保持平衡?其实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各字都可以尝试一下“逆向思维”,将长的笔画缩短、短的笔画拉长,结果会发现整个字都被颠覆了,从而可以领略到为何要如此处理,通过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来加以体会,极其有效。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眼界和手上功夫都会有效提高。“代”字(见图二十)的“单人旁”撇画行笔最有意思,就如同一个拉直的 “S”形钢棒,用笔起伏较大,而且与竖画交接处的角度比较大,撇画较陡,故而隐然有一种威严感。

  (9)“绞丝旁”

  说是“绞丝旁”,其实也不全是,基本上外形相近,在《爨龙颜碑》中高频率使用,成为一种“符号”。当然,最主要还是“绞丝旁”。“绞丝旁”的共有八字:“纵”“绍”“经”“缙”“终”“缨”“继”“纯”八字(见图二十一、图二十二、图二十三、图二十四、图二十五、图二十六、图二十七、图二十八),外加一个“罗”字(图二十九)也可以算。此外就是“系”部,如“累”“紫”“繁”“县”“孙”五字(见图三十、图三十一、图三十二、图三十三、图三十四),再加一个相类似的“兹”字(见图三十五)。从以上各字可以看出,《爨龙颜碑》在用笔上逐步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尽管魏碑包含很多不确定之处,有意识地加以规范,但又能处理出各种变化,变得非常有趣。这15个字中的处理手法,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对此不得不表示叹服。

  “纵”字单独看,几乎与《宝子碑》的笔法无异,斜切入纸,两个三角形一纵一方。“绍”字中“绞丝旁”将两个“△”放大,更加醒目。“经”字三角形笔画较细,“缙”字将三角形收缩,与“终”字近似,但安排的方向不同。“缨”字起笔粗重,高于右侧部首,形成强大的气势,“继”字“绞丝旁”中的“小”部竖画变细,与“米”部相呼应,字形变得飘逸起来。“纯”字有意思的是,上方“△”漫漶风化,已经模糊,正好与下方“△”形成虚实对比。“罗”字中的“绞丝旁”上方“△”简省的笔法书写略有示意,而下方“△”几乎有两倍大,形成强烈对比。

  “累”字的“系”部在所有字形中是最大的,刀意毕显,非常率意。“紫”字则很简便,重点是突出字的上半部分,起到支撑作用。“繁”字已经风化,但并不影响到整体意趣。“县”字的两个三角标准等大,不避雷同,加上笔画刀法锐利,所以显得精神抖擞。“孙”字本身字形就特别有味,左右两部分似乎在角力,“系”部两个三角形如同两块石头叠起,压得稳稳当当,形状不同,紧密结合,这对刻印用刀也是有启示的。此外,“小”部已经不是简单的三个三角形,而是姿态各异的行笔,天趣流然。“兹”字中有四个“△”,借助并得益于风化,各不相同,而且分布安排也别见巧思,右高左低,相互挤压,层次感跃然纸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人旁:双人旁:绞丝旁:书写技巧
柳体风采:玄秘塔碑(下)
书法讲座 | 《石门颂》临摹解析(19)
王羲之:无论写简单的字,还是复杂的字,我都不怕!因为我有秘诀
每日一字:一起临《玄秘塔碑》,柳体书法详解-袋!
小楷偏旁技法全集(动态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