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多家医院院长和科主任总结的“看病技巧”,看好病还少受罪!收藏

“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如果你懂点就医看病基本常识,就可以让本来就不多的就诊时间更有效率。

健康时报综合了国内十多家知名三甲大医院的医院管理者、临床医生和门诊主任的建议,总结了看病小窍门!

一、找对医生

1

首次看病选综合医院

坦诚的交流。比如一个亲戚要做白内障手术,我会去向眼科医生咨询,如果有两个医生告诉我,张大夫做这类手术很在行,那基本上不会有错。

3

小医生不输老医生

选择医生看病的时候,不要盲目迷信“老专家”。有些出专家门诊的老专家,经验虽然很丰富,但由于脱离临床一线工作时间很久,对于疾病治疗的观念和方法比较陈旧,很多新治疗办法,他们不一定知道。

医生的黄金年龄是40~60岁。找医生看病最好优先选择找这个年龄段的,他们的经验、体力都在巅峰时期。而且每位医生的专长都不一样,多查查,选择专业性强、治疗经验丰富、口碑好的医生。

4

看医生像“谈恋爱”

看医生跟谈恋爱是一样的,合适就处下去,不合适就换一个。

如果是慢性病患者,要是觉得跟这专家聊得来,治疗效果也不错,那就跟这个专家定下来,不要随便更换医生,要专一,别“花心”。久而久之,医生对你的病情也熟悉,而且医生对老患者有了解,每次看病不用重复叙述太多。

不过如果跟医生脾气不对头,沟通不愉快,或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也不理想,这时就要换一个医生。

二、关于挂号

另外,每周一、周二患者就诊比较集中,如果想轻松一点看上病,可考虑周四、周五来。还有不少专家周一至周五没有时间出诊,反而会选择在周六坐诊。

三、关于就诊

3

带全病例可以少做检查

患者要把自己以前的病历本和资料保管好——不带这些资料太亏了!

病历本记载着患者的病史和重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如果缺少资料,患者又说不清病情,不但浪费就诊时间,还要做重复的检查,所以患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病历,不要看一次病买一个新病历,每次看病的时候都要记得带上。

4

就诊时少说这几句话!

“某医院、某医生给我耽误治疗了!”

这话可能给医生留下不太好的第一印象:今天您抱怨了昨天的医生,那么明天您是不是就有可能与眼前的医生发生冲突呀?此时,医生除了看病,可能会多一份顾虑。

“我查过这种病,网上这么说……”

互联网时代,网上的评论人参差不齐,治疗信息更是鱼龙混杂,不乏有利益集团在招摇行骗。既然您已经来到专业医生面前,就坦然相信医生吧!

“大夫,就耽误你一分钟,帮我看看检查结果!”

一种症状背后是少则数十种、多则上百种的疾病。一分钟给您确诊?万一漏诊了呢?伤害的只有您!

“别人跟我一样的病,人家却治愈了。”

如果每个人的情况都一样,医生的工作就不会这么复杂啦!同种病会出现不同症状,同一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每个人的情况也都不尽相同。

“医生,你给我做手术不会出问题。”

就像上路开车,自己再怎么自律,也不能保证不会被碰。只要开车上路,就有发生车祸的危险。手术亦是如此。

四、关于治疗

1

记住询问医生药物的服用周期

具体服用方法说明书会有,但是药物需要吃多长时间则因人、因病而异。针对这一问题很多病人会忘记咨询,被迫再次排队就诊。

2

跟医生说清楚你的经济状况

医生和患者是一对“合作伙伴”,是联手“对抗”疾病的“战友”。在和医生交流病情的治疗方案时,要和你的主治医师探讨治疗的花费,实实在在地说明你的经济负担能力,有了这个底,医生才能更好地根据你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比如,参加新药临床研究,不仅给患者提供了一个免费治疗的机会,也增加了患者可能治愈或提高疗效的机会。

3

住院后,认识你的医生

病房里的医生一般分为三级:

一级是住院医师,多是刚毕业的小大夫,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二级是主治医师,此人主管几名一级住院医师,如果是外科,很可能是手术时的第一助手,直接参与手术的核心部分;

再高一级的是三级大专家,基本都是教授(主任医师)或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手术时一定是主刀医生,全病区患者的日常治疗都会由二级主治医师向他汇报,听取他的意见修改治疗方案。

所以,最好知道负责患者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是谁,治疗期间有什么问题及时跟他们联系。由于病房医生要24小时倒班,有时夜班收病人住院的医生,不一定是今后的主管医生,这些都可以通过病房的护士长了解清楚。

人这一辈子

难免会生病

收藏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吧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

编辑/李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多家医院院长总结的“看病技巧”,看好病还少受罪!收藏!
肿瘤专家总结“看病技巧”。如何看好病少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科级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患者安全计划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
【轻松看病少受罪】牛!来自医院业内人士总结的“看病技巧”,值得收藏~
年轻医生注意了:别小看写病历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