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字警告!2019年最全、最实用的软笔书法入门指南,看这一篇就够了!



哈喽,墨姐又和大家见面啦!

今天墨姐把自己的学书经历讲给你听,一次性与你分享如何快速入门毛笔字诀窍,满满真诚,没有套路。

墨姐又陪伴大家渡过了一年。这一年,许多老朋友在习字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感觉。

也有好多新朋友刚刚加入我们这个书院,准备学习,摸索着书法的奥妙。

今天墨姐把自己的学书经历讲给你听,一次性与你分享如何快速入门毛笔字诀窍,满满真诚,没有套路。

已入门的同学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还没有抓毛笔的同学强烈推荐,不可错过这篇,花几分解决你无从下笔的困惑。

全文近一万字,分为四个部分,全是干货,一定要耐心读完,不可辜负墨姐的一番心意哦。

☀ 练字前,这些要准备好

☀ 练字练的究竟是什么

☀ 这些练字问题,总有一个是你想问的

☀ 墨姐想对你说


怎样选帖

这个问题怕是大家最最最关心、最纠结的问题了吧。

在墨姐以前的分享中,都是建议大家要从楷书或者篆隶入门,或者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字帖。

可是有些同学独爱草书,想从草书练起,这到底可不可以呢?草书的出现还比楷书早呢,为什么不能学?

《唐孙过庭书谱》

如果你天赋异禀,抓起毛笔就可以认出草字,还能行云流水的一气呵成,就可以从草书《唐孙过庭书谱》学起,如果你不是,那还是听墨姐的建议,按部就班的科学选择字帖吧。

☀ 甲骨文

从书体的发展来看,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和金文,是现在正在发展的一种书法形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探索。这类型的字难就难在没有技法可以参考,也没有过多的经验可以借鉴。

甲骨文是将文字刻录在龟骨和兽骨上的过程,我们现在“以刀代笔”来表现古人契刻时的刀法,要学会在刀法中提炼笔法。

除了“刀笔味”,还要注意甲骨文独特的气韵和节奏,所以墨姐不建议从初学者碰这个甲骨文笔墨书法。

☀ 篆书

我们再来说篆书,入门还是强推篆书。篆书有大小篆之分,书写的方法大致是一样的,大篆较繁,小篆较简。

结体上,大篆接近于甲骨文,结体错落有致,呈自然质朴之美。小篆的结构是以大篆演变而来,其结体较大篆更为工整齐律,呈匀称整饰之美。

大篆VS小篆

就书法本身而言,写好线条才是最基本的。篆书笔法较少,要求笔笔中锋,可以有效的提高基本功,为学习其他书体打下牢固的基础。

对于结构的把握、气息的调整都是非篆书莫属,将篆书作为日课练习,无论以后想专攻哪一种书体,都会产生积极的帮助滴。

☞ 入门推荐字帖:

△ 超级棒的日课:王福庵书《说文部目》

△ 大篆:《石鼓文》

△ 铁线篆:李斯的《峄山碑》

△ 李阳冰的《三坟记》

△ 清篆: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

△ 吴让之的《吴筠帖》

☀ 隶书

隶书是从日常书写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同样是适合入门的书体。

从笔法的角度看,隶书只要掌握了侧、勒、掠等几个笔法,就可以触类旁通了,仍然是追求抽象的线条表达,结构相比篆书又会丰富许多,更为端正整齐,呈秀丽端庄之美。

☞ 入门推荐字帖:

①笔力纤弱,选择字径大笔画粗的碑帖,增加腕力。

△《张迁碑》

△《衡方碑》

△《鲜于璜碑》

②结体板滞,选择笔画舒展,体态活泼的碑帖。

△《曹全碑》

△《孔宙碑》

③结体散漫,选择笔致精到,笔意分明的碑帖。

△《乙瑛碑》

△《史晨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情况,还是选择不出来,那就在粗犷的《乙瑛碑》和娟秀的《曹全碑》中选择一个。

如果你有选择困难症,那就选《曹全碑》吧!

☀ 行书

隶书发展的同时,草书和行书也蓬勃发展着。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墨姐这里不多介绍行书,如果你还是想从行书入手。

墨姐建议你可以从赵孟頫的作品入手,既能满足与对行书的幻想,入手又不会太难。

☞ 推荐字帖:

△ 赵孟頫《闲居赋》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 米芾《苕溪诗》

☀ 楷书

除了篆隶,大家最了解的或许就是楷书了。楷书分为两大体系:魏碑和唐楷

魏碑算是一个从隶到楷过渡时期的风格,它对后来的隋唐楷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笔法和结构较难,所以咱先不学。

△ 魏碑

楷书的繁华期就是在唐朝,用笔讲究,点画定型,结体匀称。熟知的楷书四大家有三位都出自唐朝。

一般来说,写大楷和小楷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相对而言练习中楷即可。或者将大楷和中楷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 入门推荐字帖: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 颜真卿《多宝塔碑》

△ 柳公权《玄秘塔碑》

墨姐讲了这么多种碑帖,不知道有没有你中意的那一款。如果从这几种经典碑帖来选择,你还是无从下手,那就选择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吧,同时将王福庵书《说文部目》加入书法日课中。

准备工具

必必必须要准备好的工具便是笔墨纸砚了。写字工具的好坏,也相对地影响着我们的练习成果。

☀ 毛笔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感觉毛笔都一样,今天墨姐不光告诉你毛笔如何挑选,还会建议你各个书体最适合的毛笔种类。

一般写字用笔,大致分硬性、软性、中性三类。

硬性:兔毫、鼠毫、鹿毫、狼毫等

软性:羊毫、鸡毫

中性:羊兼毫、羊狼兼

墨姐认为初学者可以选择羊毫或者是兼毫。刚开始用惯软笔的话,再换成硬笔,会得心应手。反过来的话,可能就觉得难以掌握。

☞篆书毛笔:羊毫毛笔来书写,尤其长锋羊毫或长锋兼毫更能臻于至善境界。

☞隶书毛笔:隶书大多为逆锋起笔,所以用羊毫毛笔或兼毫毛笔来书写较易表达。

☞楷书毛笔:楷书用笔较行草来说,运笔缓慢,所以笔的弹力就会十分关键

因此必须选用笔锋尖齐,笔腰较强健的毛笔,以狼毫和羊毫制成的兼毫笔为主,兼毫笔之笔锋柔畅,笔腰有力富弹性,在于点划、转折方面,容易收放。

☞行书毛笔:行书运笔速度快,缓急、轻重、抑扬变化明显。为了把握住字体的气韵,选用的毛笔以狼毫、兼毫毛笔较适宜,容易把握住顿、挫、停、收、放等动作。

☞草书毛笔:书写草书者控笔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所以不限制用笔。如果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以羊毫毛笔为主或是兼毫笔书写即可。

不管使用哪一种笔,笔的好坏,都以“尖、齐、圆、健”为标准。将这四个标准结合起来,就知道笔毛要肥厚些,写起来就才方能得力。

尖:笔毛聚拢时笔锋要尖锐。

齐:把笔毛捏扁时看上去要齐。

圆:写字时,四面都圆浑饱满,没有凹凸。

健:弹性较强,可将毛笔捻开,蘸少量水在手指上绕圈,笔尖要自然收束坚挺。

无论是主攻一种书体或者是综合练习,拥有几种不同的毛笔还是很有必要的。新笔买回来需用凉水浸泡,慢慢发开,只需要发开到整个笔头的三分之一就好啦。

☀ 墨

临帖练字,用普通的墨就足够了。可选择红星,一得阁、曹素功性价比极高,因为胶重,书写涩笔,可适当兑水,墨韵效果最佳。

墨太浓了,笔头腻住拖不动,不能挥洒自如。兑水太多,墨在纸上容易洇开,写的字会模糊一片。

☀ 纸

练字打基础还是要在比较粗糙、涩的纸上下功夫。所以总的来说,以粗糙又能吸水为主要条件,平常练字首选毛边纸呀。

  • 挑选毛边纸小方法

① 材料:选择拉力强和杂质少的。

颜色发暗黄的毛边纸是因为掺杂了太多的草浆,这样的纸没有纤维很短,没有拉力。

颜色发白的毛边纸是加了许多不容易打碎的木浆,所以毛边纸上会有许多小白点。

② 书写效果:选择吸墨和吸水性能好的。

掺杂木浆草浆的毛边纸容易洇墨,不适合写精确的点画,落墨不沉,颜色容易发灰,好像浮在表面上似的。

关键在于这些掺杂了草木浆的毛边纸,写起来走笔不利索,拖泥带水的,十分扫兴。

③ 做工:选择手工毛边纸。

市场上的毛边大多数都是机器制成的,摸起来一面是特别光滑的。如果想要讲究一些,墨姐认为可以选用手工毛边纸。

☀ 砚

如果没有那么讲究,可以用小碟子代替。如果讲究,可选用歙(shè)砚,最好买带有盖子的。选择用砚台的好处就是蓄墨多,也不易被风吹干,而且减少尘土等杂质的飞入。

除去这四样,我们还需要备好毛毡、笔帘、镇尺等书法工具,助我们学习书法的架势更足。

执笔

工具齐全了,我们第一步就要学会执笔。

简单来说,就是指实章虚。从外侧看,五指紧靠,从里面看,是可以放下鸡蛋大小的空间。

我们大拇指的第一节指肚紧贴笔管内侧,用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与大拇指配合起来,将笔杆捏住。

中指的第一节、第二节弯曲像钩子一样钩住笔杆的外侧,用无名指的指甲根顶住笔杆的外侧,与中指的力量互推。

小指紧紧的抵住无名指,关节需突出,不需要直接接触笔杆,起辅助的作用。

执笔松紧:相传东晋王羲之曾经悄悄的拔过王献之的笔,竟没有拔动,便称赞了他。因为这个小故事让很多初学者以为握笔要握的很紧。

其实太紧的话,手会累,而且会抖。执笔太松,写出来的可能线条力量太弱。

依据上述执笔方法就是恰到好处的,不松不紧,既不用很大的指力去攥住笔管,要想要拔出来,也是不容易的。

执笔高低:字越小,执笔越低。字越大,执笔越高。

小楷:拇指距离笔尖约4--5厘米

中楷:执笔略高,拇指距离笔尖约6--7厘米

大楷:执笔可距离笔管顶端略近

坐姿

简单说:就是头正、身直、臂开。

写字除了讲究执笔,坐姿也很重要。右臂的肘骨必须尽量向外撑出,腕与纸平,肩部用力肩部一用力,整个右臂的肌肉都绷的紧紧的。

这时右半身的力量,由背到肩,由肩到肘,由肘到腕,再通过手指直达笔尖,书写时就会格外有力。

左臂肘骨也不能闲着,也应尽力外撑左手食指中指应用力紧压纸面,使全身力量向左右平均发展。身体要坐直,不能贴近桌边。

最后墨姐想说啊,因为初学者不懂得毛笔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所以还是要遵循这样执笔和坐姿的正规法则。

等到熟练之后,手上有了一定功夫,无论怎样执笔,都能运用自如,写出端端正正的字。古人说:“执笔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用笔

切就绪,我们就来说说真正要实战的用笔。用笔指的是执笔法和运笔法。

☀ 执笔法:悬腕

首先要注意的是,写字必须用手腕用笔,而不能单纯仅靠手指用笔。

只有将手腕、臂、肘与毛笔成为一体,才能达到千变万化的笔画形态,应对不同创作及临帖的需求。挥洒笔毫时,仅靠手指的起承转合,就显得不够了。

如果写字时将手臂连腕紧贴桌面,这样手不灵活,就只好用手指拨动笔管,因为笔尖的活动范围非常小,不能随意控制长短,导致笔管就会不自主的倾斜。

尤其是写中楷或是大楷这样的字,就无法运转了。所以呀想要练习运笔,首先要练习悬腕。

不曾练习过悬腕写字的人,刚开始肯定会不习惯,笔会在手里发颤,写出来的字东倒西歪,线条也会粗细不匀。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的,所以要下功夫去练习。

知道悬腕的重要性,那么手腕要离桌面多远呢?其实这个也是和所写字的大小而定。

写中楷大概手腕离桌面约4厘米左右。字写得越大,腕就悬得高一些,习得越小,就可以离桌面近一点。

如果觉得悬腕太难的同学,可以试试枕腕,也算是一种很低的悬腕了。

写字时将左手平放在桌面上,右手腕搁在左手背上书写。这样写一段时间,离开左手的辅助,右手也会逐渐稳定。

☀ 运笔法

运笔指的是笔的运转,用笔尖在纸上写出点画的活动过程。千万不要觉得点画就是随便在纸上点一点,这样写出来的点画是浮而不实的,感觉就是画上去,力量太弱。

  • 基本笔法

我们可以从练习篆书的线条入手,增强自己的控笔能力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基本笔法的种类。

①篆书中的用笔基本都是笔笔中锋。中锋就是笔尖在笔画中间运行,行笔的时候,笔尖与行笔方向是平行且相反的。

②与中锋对应的就是侧锋,就笔锋在线条的一边嘛,笔锋和行笔的方向是有一个夹角的,但是笔锋还在线条里面。

③这次画线条在处理起收的时候加入藏锋,藏锋呢就是毛笔入纸点在笔画之内,逆向轻轻用力,然后在返回运行。

④刘熙载说过:“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这个意思就是说啊在写字时中提按的连续性和必要性,笔锋只要在纸上运行时,一直是提与按快速度的交替进行着。

⑤起收都是尖尖的线条就叫做露锋,入纸点在点画之外。

⑥藏锋呢就是毛笔入纸点在笔画之内,逆向轻轻用力,然后在返回运行。

  • 控笔练习

我们可以运用刚才提到的基本笔法,随意结合,写出丰富多彩的线条。

① 摆动:中锋+露锋

首先,我们来练习摆动。想象一下去游乐园玩的项目“大摆锤”。


我们在练习摆动的时候保持小臂不动为支点,利用手腕和手的摆动画线条。练习摆动有很大的用处,尤其是在行书中完全可以直接用到。

比如说《兰亭序》中“人”“足”。捺画的写法是不是与摆动写出来的线条一样呢?

这样毫不费力写出来的线条不仅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而且不管是临帖还是创作,都会让人觉得线条流畅生动啊!

② 平动:中锋+藏锋

好,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中锋去练习第二种笔法了。这次反过来,手腕不动,小臂在纸上做平移的动作。要注意保持线条的粗细均匀。

③ 综合练习

横竖线条都熟练了之后,在中锋用笔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尝试增加一些弧度和方向的改变。比如说像这样

弧形的摆动

弧形的平动

连续弧形的摆动

连续弧形的平动

如果可以达到基本上随便一写就是粗细均匀的线条,那我们完全可以去做提升的训练啦。

④ 提按:中锋+藏/露锋

那在提按的过程中呢,要注意提按的“度”,太重会让笔画显得滞涩,太轻又会觉得笔画压不住纸。

提与按相比较起来,按容易掌握,难就难在提上,提的时候要用腕带动笔去运笔。

练习提按的时候,首先利用中锋和藏露结合,在线条的不同位置进行提按的动作,比如说横和竖。

藏起藏收直线

藏起露收直线

露起露收直线

藏起藏收竖线

藏起露收竖线

露起藏收竖线

练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练习的基本都是横竖有关的线条,那在实际写字过程中,遇到转折我们应该控笔呢?

⑤ 圆转练习

平转,笔画粗细均匀。

提转,在转折处提笔。

按转,在转折处按下去。

尝试结合起来练习圆转线条。

⑥ 方折练习

翻折,直接在改变行笔方向的时候调锋。

切折,在改变方向的时候先提笔再按下去。

提折,起笔最粗,之后渐行渐提,在转换方向的时候又变粗。

按折,在折笔处按下去,属于最粗的地方。

基础的练习不能着急,虽然它见效慢,但是在无形之中会提高你的控笔能力,达到笔法上的一个提升。如果你观察的够仔细,这对于之后临摹单字的结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读帖

练习完线条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自己喜欢的字帖啦!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读帖。

读帖指的是观察、分析和感受法帖中的技法和气息。读些什么,怎么读,墨姐会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以大家最熟悉的欧楷《九成宫》为例。

  • 把握整体

第一步我们还是从了解所选书体或者字帖的背景,比如说发展的历程、书家生平、字帖背景,在临贴时,也可以试着将书家创作时的情绪带入,笔下的字会更加有感情。

那关于书家和字帖的背景墨姐就不在这说了,大家可以翻阅墨姐以前的文章哦。初学楷书,临摹真的是第一步吗?

  • 分析笔画

通常情况,一个笔画是由起行收完成的。这就为我们分析笔画找到依据了。

① 起笔的角度与方式是如何的,到底是露锋还是藏锋?

② 观察每一笔的行笔过程,看清楚顿挫轻重

③ 分析收笔的方式与角度

④ 有转折的地方,看清楚是方笔还是圆笔

⑤ 还有一些笔画连接的位置,是连接还是断开的

  • 分析结构

分析单字的结构可以遵循以下这几点,临写出来的结构会更加准确,对于眼力的提升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般来说,先要找到一个字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九成宫》中的横画会有上斜的趋势,因此要有一个笔画将整个字拉正,这就是字的重心。

主笔是一个字中最为伸展的笔画,一般来说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找最长的。

左右结构的分为两种情况,左为偏旁的字是以右半为主,所以主笔会在右边。右为偏旁的字,左右两部分都会有一笔是比较伸展的。

其实找到主笔就可以很顺利分析出单字内部的疏密关系,主笔在的位置是一般为疏,其他笔画相对来说是比较密集的。

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单字空白的部分找到疏密,不必要非要盯着黑色的笔画去看,可以把眼睛放到空白的位置。

空白处小笔画密集,同时笔画会细。空白处大笔画稀疏,笔画会厚实有力。疏密相见,会让这个字活起来。用这样的方式,单字的疏密关系和笔画粗细对比就可以表现出来了。

⑤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除了篆书是要求两边尽量对称,但是在写其他书体时要观察下笔在上笔起笔位置,很多并不是在笔画中间去起笔,要观察是偏左还是偏右。

按以上的方式,和墨姐一起来分析一下《九成宫》例字“乎”

每一笔起行收的轻重不同,第一笔平撇注意角度偏平,两个点有呼应关系,左低右高。

横画虽然整体轻重变化没有那么明显,细微可看出中间行笔位置会细一些。弯钩最为有力,整体偏粗。

乎是一个偏长的字,弯钩为主笔,横是次主笔,两笔是维持“乎”字的整体平衡的,所以两笔的位置关系尤其重要。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弯钩穿过的是横画中偏左的位置,这个是欧体的独体之处。上半部分空间密集,所以笔画集中。底下舒展,空间较大。

在这儿,墨姐要啰嗦一下,读帖可以非常细致,但不能机械化。这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这几个角度去分析单字,没有特定的顺序,所以大家不要为了找主笔而主笔,本末倒置呀。

  • 分析章法

不仅一个字有轻重变化,字与字之间也有轻重的变化,即使是楷书也是不一致的。

通过读帖,可以看出笔画少的字写小写重,笔画多的字写大写轻,这样就能保证在视觉上达到平衡的美感。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分析:

① 字与字之间的轻重、大小变化

② 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排布是怎样的

③ 如若是行书,他们之间的连带关系是如何的

④  墨色的浓淡枯湿是如何变化的

☀ 临摹

临摹的大致过程为:单字临摹—顺序临摹—原章法临摹—原大小临摹。这几个过程也是可以随意调换顺序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四种方法去进行高效临摹。

  • 对临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临摹方法。练字时,把字帖放在桌面上,通过眼手搭配练习。

刚开始呢由于不熟悉,可以看一笔写一笔,慢慢的就需要加快速度,一次可以看好几个笔画,尤其是带有顾盼呼应的笔画要一次性的理解到位,再下笔。临熟之后,就可以一次性看好几个单字。

  • 心临法

我们可以在心中默临。想必大家也都听过“意在笔先”这个词吧,在写字之前,先构思好,下笔的时候就会胸有成足。

大家不要小看这种方法,觉得好像完全没有用处。其实临习字帖的时候,先去观察单字的结构与笔法,记在脑海里,用笔写的时候就会调动这些记忆,这都是无形中形成的。

  • 背临法

在大量的临习之后,我好像可以精准的记住几行几列甚至更多的时候,就可以试试背临啦。

只凭自己的印象将全文写下来,在反复的与字帖比较不同的地方,进行修行。不管用哪种方法,最后我们要达到的一个要求,就是临帖要临到背临的程度才算过关。

  • 意临法

在精确背临的基础上,就不用再局限于字的结构、笔法了,而是要把通篇的章法和气韵表现出来。

就是说我们意临出来的作品要与所临字帖的风格相近,这种方法不适合初学者,是一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与创造的方法。

Q:用书写布练习可以吗?

A:绝对是不可以的!如果你只是心血来潮练字,可以用书写布随便写字。

如果你想认真写字,墨姐不建议用水写布,它没有办法锻炼手部力量,无法感受线条的韵味,也不能写出墨色的变化。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用笔墨纸砚练习哦。

Q:怎么样科学练字?

A:练习不在数量,而在与精。假设我们每日临习的内容都不一样,今天临第一页,明天临第二页...通临之后再从头临起,这种方法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

初学者这样习字,看似是很努力,但实际上每个字的印象都不是特别深,所以意义不大。

所以一页或者几页的内容大约临习一周左右,可以用背临的方式去检测自己是否记在脑海中了。这一页的字形大致记住了,方可往后临习。

Q:每天练习多长时间最为适宜?

A:古代书法家也是积以继日地写,积累了几十年苦功,方才成为一体或者一个流派。但是我们不会有如此充裕的时间,把时间消耗在习字上面,所以要学会安排时间,”挤出“时间。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头脑比较清醒,书法日课练字最合适不过了。如果早上没有时间练字,就可以自己抽出时间练习。

时间多就多写一些,时间少就就少几个,最好可以保证临习一张,还要是高质量的呦。

如果能每天坚持练字,虽然写字多少要看时间而定,细水长流,也是可以水滴石穿呀~

Q:练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换帖了?

A: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墨姐想要说说关于选帖的。有些同学在选择字帖时,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挑选。

看了一些负面的评价,便嫌这嫌那的,认为这本字帖太俗气,那本字帖又娇媚,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哦。我们要从正规打基础入手,不能走邪门歪道。

还有一些同学临了几天欧体,又想学颜体,过了几日,还想学习柳体,这样反反复复换帖,结果一定是哪一种字帖都学不好。

临帖必须专心,不能三心二意,选定了某一种字帖,就要一口气练下去哦。

如果我们最初选择临习欧体的《九成宫》,就按照墨姐刚才说的那些步骤一步步去临习直到欧体的基础打的比较扎实时,就可以换另一种碑帖了。

当然,欧体的面貌、风格在其他碑帖中也是有所体现的,而且像《皇甫诞碑》《化度寺碑》都与《九成宫》有某些不同,所以我们仍可临习欧体,直到把欧体各种碑帖临习一遍,练习欧派楷书这一阶段才算结束。

或者也可以临习其他楷书,或者是想换一种书体尝试也是可以的。只要保持浓厚的学书兴趣,一定会在书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的。

最后墨姐想说说自己在练习中的体会。

小时候,总觉得练字是极其枯燥的,完全不懂怎么会有人能端坐一天去写字呢?

当我从被迫练字变为主动时,才体会到书法世界中的乐趣。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一定要热爱书法,练字的练是精气神,而不是为了成为写字的机器。

我们仅仅只是为了找到书法的快乐,入古出新,临池不缀,暮然回首,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就已经踏入书法的道路啦!

在我喜欢上练字时,我就日夜不分,废寝忘食的日书万字,出名的、名气小的、听过的,没听过的碑帖我都临的倒背如流,还没有成为众人追捧的书法女神,就差点把自己的小命丢了。

当然了,以上都是我的想象,想想都有点怕。

墨姐之所以说这个呢是希望大家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放平心态,切忌急功近利,反倒吃力不讨好。

练字之前,制定许多的练字日程-------我敢说,出不了几日,一定会被自己的计划劝退的

练了一段时间,沾沾自喜------如果是这样,就要警惕起来了,会害你止步不前的

觉得自己最棒,对别人的建议嗤之以鼻------取众家所长,才是学习书法的王道呀

就把写字当成玩,不要特意的制定条条框框,让自己放轻松,把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就不会感到负担啦。

好啦!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系统地练字?
学习书法入门知识
怎样写好毛笔大楷
初学毛笔字,学谁的字体比较好?没得选,就这三种
如何系统地练字 墨铭奇妙学技法
感悟书法(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