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观鉴定 一锤定音   磁铁矿        刘明朝

最近,因文物政策松动,保利拍卖公司竟一口气上拍了12件元青花。这引起了国内外藏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对拍品真赝的争议。有看一眼就喊“假”的,有说不到代的,当然多数人还是对保利有信心,没有上手就点头称好。保利很开明,允许我们用电子显微镜看了拍品的微观,因而我们心里似更加有数,感到几件重器价格没拍到位,还有很大空间,竞买人真是捡到了大漏。

对保利这样一流拍卖公司的拍品竟然还有如此大的争议,那么,民间藏家的元青花有争议就更在情理之中了。能够在民间找到一、两件大家普遍认可的元青花,也算是一桩稀罕事。可巧,最近因业务关系,还真接触到两件“眼学”靠谱的元青花牡丹纹执壶。物主当然对藏品的真实性言之凿凿,几位业内的行家也一致赞赏,异口同声:两件都是“大开门”。为审慎起见,我们还是用微观鉴定方法对两件藏品进行了重新审视。这一看还真看出了端倪,犹如真假孙悟空,在如来佛面前现出了原形,分出了真伪。

这第一件青花牡丹纹执壶,其器形较标准,但青花发色不够艳丽,与理想的元青花发色有些差距。眼学归眼学,还是用微鉴的方法仔细看看吧:镜下观测其气泡清晰疏朗,不相粘连,大小相对均匀,与元青花真品微观特征一致。我们又选取了其青花料铁锈斑上的平滩网纹一体的类型,清晰立体,构成复繁,从釉面连通到胎骨,浑然一体,十分自然。

拿这一微观与我们在《景德镇元明瓷微观特征初探》一书中的元青花微观图录悉心比对,二者有高度契合,特征完全一致。再用显微镜观察其足部的火石红,隐约的红点从胎内渗出,由点到面,显现出层次浓淡变化,这是胎内含的铁元素经年氧化渗透所致,与微观标本图录相符。综上三个观测点(亦称指标)的观察,均与标本吻合,因此微观鉴定结果此器物呈元青花微观特征。过后几天我们又得知,此器物系出自英国贵族后裔之手,并已入选即将出版的权威专著《元青花器物大全》(黄云鹏主编)。它在传统目鉴与微观鉴定中均得到了认可,为元青花真品无疑。

第二件元青花牡丹纹执壶,器形周正,青花发色浓艳,肉眼观察其铁锈斑亦与元青花标准器一致。我们仍以气泡特征、网状纹和火石红三个观测点观察,发现:此器物的釉中气泡大小不均,相互粘连,且无明显老化,不是元青花微观特征;为增强说服力,我们在这件执壶上选择了与第一件执壶上类型一致的铁锈斑网纹类型:平滩网纹一体型。其表现不立体,较平面,结构较简单,凝聚无力,没有形成贯通上下的“丝瓜瓤”,与第一件器物的表现相差甚远,已非元青花网状纹典型特征。

这是什么原因?原来,第一件器物的青花料是真正元代的进口料,其构成中含有大量的四氧化三铁,这种铁即磁铁,有吸引力,当釉层烧到可流动时,这些铁分子就会相互吸引凝聚,形成对釉层的扰动,这种扰动不是只在釉面,而是在釉中,因而形成立体的丝瓜瓤了。这是真正元代进口青料的特征。而新仿元青花虽然在成型工艺、釉料、纹饰甚至胎土诸方面都能“乱真”,但真正元代进口天然青料却已无处寻觅,只能进行人工配制,因而仿出的网状纹就达不到“天然”的境界。故怀疑此器物的青花料为人工配制。最后,我们对此执壶的“火石红”进行了微观观测,发现:这层微红色是人为涂抹上去的,并非胎体内部析出之物,亦非垫烧材料中的铁熏染所致。以上三点观察已足以说明此物不属于真正的元青花。

后来专家们的“会诊”也充分支持了这个判断。广大收藏爱好者还可能还不知道,景德镇的师傅们从1981年就开始仿制元青花了,而且仿得很认真,1985年前基本属高仿,当时即以4000元一件卖给了日本收藏爱好者和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1985年之后因众多仿家一哄而上,到1993年时已有2000余家在仿元青花,质量大大下降。此时莆田籍港澳商人蜂拥景德镇,走街串巷,收集仿品,向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大量推销;1998年后,江西抚州商人带着这些仿品到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和收藏家家中用各种手段进行推销;而再往后,新仿的“元青花重器”在地摊上就随处可见了。

有专家判断:第二件的“元青花牡丹纹执壶”,应是1981年至1985年的第一代元青花仿品,只有30余年的历史。这与我们的微观鉴定结果完全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德青花苏青料特征
微观辨新老,宏观断年代——鉴瓷心得
走进景德镇——真假元青花科学解析(2)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
《微观古陶瓷气泡衰变》-中大科鉴
真假元青花科学解析(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