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厘顺并理性对待批评、抨击、抹黑
20200331·000000026
本文共1469个字,建议阅读时间12分钟

厘顺并理性对待批评、抨击、抹黑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秦声何来主播小秦朗读音频


期待进步的各位秦友:
大家好!

我是妳的朋友阅读顾问小秦,
这是我写给你的第四百七十四封信。

从完全主观和感性的角度出发,我相信没有人喜欢听到负面的声音,内心如果没有一定的承受力和判断力,那么自己就会彻底迷失在他人或合理或不合理的评价里。这种迷失有可能是掉进自我怀疑的深渊里,有可能是泼妇骂街般的自我辩护,总之就是已经沦陷在了这些负面声音里。不过通过最近的阅读启发我就如何对待负面声音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情况。


01 欢迎一切包含具体内容的批评声。

批评是对具体事件的具体内容提出的改进意见。“批”确实是一种不认同的态度,甚至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但是只要自己认真聆听和分辨,就能从中收获有关“评”的具体内容。这个时候只要理解并接受批评者的否定态度,然后把重心放在对方给予的意见部分,并且能在事后理性评估和判断这些意见中正确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将这些正确的意见落实到具体事件的改进中去,那么兴许就能帮助自己把一件事做得更好。

02 接受一切包含具体内容的抨击。

抨击是对具体事件的不合理内容提出了质疑和否定。有可能抨击者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对方却知道什么是不对的,所以就不对的地方提出了抨击。有可能抨击者给出的意见也是错的,但是对方产生质疑的地方确实是对的,所以就不对的地方提出了抨击。面对带着正确指点意见的批评,被批评者的接受成本是最低的。可是当抨击者也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或者给出的意见也是错误的,这个时候自己就容易抓住这两点成为还击对方的理由,甚至否定对方对自己的抨击资格,这其实令自己丧失了一次审视自己思维盲点的机会。

相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发现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本领。身在局中其实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适度借助他人的眼睛帮助自己发现问题其实是一种成本低价值大的方式。只要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那么早晚就能找到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


03 拒绝一切个人主观价值判断标准下的抹黑。

抹黑是以发现问题为主,但发现问题不是为了帮助对方意识到并解决问题,而是为自己否定一个人寻找到合理化的理由。一个人一旦对另一个人产生了负面印象,那么就很难看到对方对一个问题的重视和解决。

所谓抹黑,其实就是一种对一个人采取故意攻击的行为。或许抹黑者从内心就是认定被抹黑者人品有问题,或许只是抹黑者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有问题。导师的二儿子对于好人和坏人的思考与辨别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对于好人和坏人的定义可以从性质层面和行为层面进行分析,而大多数人其实都非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要么本质是好的,但是没有能力发挥这种好,所以总是好心办坏事,要么本质是有问题的,但是害怕被别人发现,所以总是做些好事伪装自己。”以前我是如此喜欢在人品上否定一个人,当然我自己的人品也经常被人否定,直到现在才渐渐学会审视自己内心对他人的抹黑,同时在自己遭受抹黑时审视他人对自己的抹黑,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不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

不要迷失在笼统的负面声音里,理性评估并分辨出这些声音里合理的部分和不合理的部分,然后以开放的态度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前提是任何时候自己对自己都要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自我评估,这样才能跳出感觉层面的高兴不高兴,在对比中发现各自抱持的具体观点存在的根本不同,最终将一切负面声音转化为帮助自己成长的有效方式。

各位秦友
明天见

阅读顾问小秦

2020.03.31

于秦读社·南书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性看待网络上的指责和谩骂?
父母难做,情绪管理的头绪在哪里?如何控制怒气、焦虑和消沉?
【管理智慧】批评人也是有学问的
高明的批评,艺术的批评
父母育儿观念不一致,孩子成长问题多
心理自我调节--不报怨的世界----无意识的无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