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把事情做好?

1.上文《时间管理的方法论:结构性安排》,谈到结构性安排,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结构性;二是安排。结构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基础和条件。安排是对具体事情落实,换一个角度而言,结构性与安排就是想和做的关系,落脚点是把有价值的事做好。

2.这就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判断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做?二是如何把事情做好。

3.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

这涉及到你的价值观,也与你的目标有关,但这并非只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具体的思考方法,即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可以使用如下思考框架:

(1)是非。这件事的对错是非是最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

(2)好坏。这件事做好做坏的影响是什么,最坏情况是否能够接受。

(3)重要性。判断事情本身对整体目标的影响程度。

(4)优先级。这事与其他事相比,孰先孰后。

4.完成上述思考对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就有了清晰的认知,从而避免了常常发生的去做容易但低价值的事,而不是去做应该事的尴尬,但想事容易做事难。

5.师父常说:“知道、做到,做好”是三件事。

6.在谈如何把事情做好之前,先以我为反面案例说说做不好事情的问题和原因。

7.反思我在做事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常常忘记师父安排事项,该做没有做。

(2)常规事项依靠习惯做而缺乏优化意识。

(3)缺乏主动性。没有去思考更有价值的事。

8.自我剖析之所以做不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原因:

(1)态度。态度上对小事不重视,眼高手低。

(2)意识。意识是做事的开关。意识不到就不会有行动。

(3)认识。对事情背后的目的、成果、条件、规律、流程等认识不清,这是导致做不好事的主因。

(4)行动。做事前无规划,做事中不专注,做事后无反馈。

(5)总结。没有总结,经验与教训都无法继承,做了相当于没做。第一次做和第一百次做都是一样的。

9.如何把事情做好呢?

(1)把事做好是一个不断循环迭代的过程。

(2)把事情做好需要遵循规律,得按照结构性安排来,遵循把事做好的行动闭环。

10.把事做好的行动闭环有三个大环节:规划、实施和反馈

11.规划:在做事前,先把事情的目的、成果、时间、步骤、条件、资源、标准、效能等思考清楚,以便事情完成后形成反馈与评价闭环。

12.实施:保持专注的心态、依实灵活调整。把事做好的心态只有两个字:主动。化被动为主动是高手做事的特征。

13.反馈:对外成果确认、对内经验总结。自我评价形成闭环。

14.事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再好的方法论也得上手练。把事做好得循序渐进。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这个过程少不了。无论你多聪明,从脑子到手总会有空隙。

15.曾国藩说结硬寨打呆战,就是要让我们放弃虚荣心,放弃急功近利。最难的不是做事,而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持续精进,这正是把事做好的心法。

扫描二维码,欢迎各位入群神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工作要有“闭环”意识,就是指任何一件事...
干工作当有“闭环”意识
理解清楚这三个概念,每位律师都能更好地提高执行力 | 无讼学院
未雨绸缪有何不好?
愿景背后深层次的东西
人生和职业可以被规划吗?一起换个角度重新看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