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建军 | 你有安全感吗

与几个朋友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的教育问题。朋友问:“你希望孩子继续深造,还是希望她选择就业?”我说:“孩子大了,有些事情需要她自己做出选择,她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了,我支持她的自己去决定。”“那你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朋友继续追问……

这样的对话场景是不是经常存在?人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呢?

许多人的心灵深处涌动着一股焦虑的暗流,老是忧心忡忡。当然也可以说的好听点,就是满怀期望——我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干什么呢?

“抓周”仪式上,如果孩子抓起钢笔,那父母的脸上可就笑开花了。一定是读书的料,一定会学习好,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可令人堪忧的是,孩子抓起了红红的拨浪鼓。这孩子,肯定贪玩,再抓一次,嗐!怎么抓起花来了,一个臭小子爱花,没出息!

从小学到中学,有些父母的心就一直悬着,从来没踏实过,不为孩子干点什么就坐立不安。我们的观念里,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自己已经“稳定成型”了,所以一切要求都冲着孩子发过去:你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要不断进步;干这个没出息,你得干那个,干那个会更有前途……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很不服气:“我自己做得挺好的呀,就是孩子不争气……”我们中国人从古到今就是不服气,否则就不会有“不肖子孙”这个成语了。唉!不像他老子!

说这话的人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真的做得很好吗?如果自己真的做好了,又为何担心孩子做不好呢?这么强迫性地要求孩子,结果又常常不尽如人意,是该好好想想自己对现实的认识是不是已经扭曲了。

基本上,我们只要相信孩子成长的可能性,静观其变就可以了,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没法相信孩子呢?不相信孩子,其实就是不相信自己。

有人说,现代的人们几乎都怀抱着不安在生活,缺乏安全感是现代人深刻的心理现象。直接面对这种深层的不安,是一件令人恐怖的事情。于是,只好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拼命地揪住表面上的“稳定成型”的东西不放手。

不信,请看现在的大学生,哪一个不是忙着考编、考公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是jiao大的,还是xia大的?
有一种安全感,叫靠自己
孩子不争不抢真的好吗?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
父母专业课总结:父母的三个不做,一个做
请不要吓唬你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成为“学霸”,未来有出息?做好这三点真的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