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生态 大产业 大作为


    今年三月,县人大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谭建上调研桂东林业时,对林业寄予厚望。县委书记陈湘安5月20日在调研桂东林业时,提出了要“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争资立项力度,加大整合资源力度”的要求。5月31日,全县党务工作暨反腐败工作会议和9月13日县委工作会议上,陈书记再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桂东、开放桂东、和谐桂东”;抓好“特色现代农业、特色新型工业、特色生态旅游”。陈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贯彻落实陈湘安书记的讲话是我局当前最大的政治,要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迅速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提升能力,狠抓落实,强力促进全县林业大发展。在全县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跨越大问计”活动中,全县林业系统应该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大生态要有大转变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准确把握新时期桂东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对于促进全县科学跨越发展具有巨大的战略作用。

    桂东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重点林业县,域内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一个。全县土地面积217.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81.6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3.4%,国土绿化率79.02%,森林覆盖率78.14%,木材蓄积量417万立方米,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群山起伏,岭谷相间,总体为西北高南边低的中山地貌,是湖南省地势最高的县,也是江河源头较多的县。桂东属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带,以中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树为主,生物体系古老复杂多样,物种丰富,植被繁茂。县内有高等植物15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杏、福建柏、华南五针松等22科2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6种,二级重点保护树种11种。分布在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银杉,是全国极为珍稀的“国宝”树种之一。经过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全县有野生动物30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金猫、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穿山甲、水鹿、大灵猫、小灵猫等36种。桂东地处罗霄山脉腹地,南北走势的低山高丘连成的山脉,是有史以来候鸟从江西进入湖南的必经“隘口”,形成了一条“千年鸟道”,特别是每年秋分前后,大量的候鸟集群飞越“隘口”,形成“百万候鸟过山坳”的奇观。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学建确认:桂东“千年鸟道”为我国内陆除横断山脉以外的第二大鸟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在生态战略地位,还是在资源战略地位,甚至在区位发展战略地位,桂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控制着全球陆地碳循环的动态。据科学测算,桂东县417万立方米的木材蓄积量可以“吃碳”946万吨、“放氧”837万吨,为“减排”作出的贡献显而易见。然而,桂东基本上还以出口原木为主,林产品加工是“短腿”。虽然生态林面积多,但有绿不“美”、有绿不“和”,功能发挥不够,发展方式还属粗放型,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大县、林业大县还没有转变成为生态强县、林业强县,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着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是关系桂东林业发展大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是实现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摒弃不计成本、不讲代价,片面追求森林面积和数量的老路子,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造林绿化,尽最大努力扩大森林覆盖率;一手抓森林经营,尽最大努力提高森林质量。一是要坚定不移地组织实施好低产林改造,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真正变低产低效为高产高效。二是坚定不移地加强森林经营,全面推行造林专业化和造林业主制,提高造林质量。全面推进抚育改造,积极开发和总结多种森林经营模式,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三是坚定不移地抓好科技兴林。把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措施来抓,促进林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地产出率,真正把林业发展引入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桂东林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产业要有大解放

    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林业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过去桂东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创造一些经验,就在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时用新的科学的理念指导林业实践。当前,加速发展仍然是桂东林业面临的最大实际。从表面上看,发展不够是林业建设发展方面的差距,但从深层次上分析,根源还是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这种差距集中体现在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不能用市场方式和改革的办法解决林业发展中的问题。为此,要按照县政府提出建设开放型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解放思想,从林业部门实际出发,彻底破除阻碍林业发展的旧观念,彻底消除束缚林业发展的思想羁绊,为桂东林业发展打开宽广的眼界和思路;正确处理好兴林与富民、改革与稳定、生态与产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繁荣林业事业与促进人的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林业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桂东、实现富民强县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既能提供支持经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丰富的、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又能提供绿色环保产品,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还可以充分挖掘林业的经济潜力,不断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推进林业科学发展。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认真研究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和结构布局,加强林业产业政策的引导,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以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为主体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优势林产品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对传统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引进、培育、扶持林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进驻、鼓励木本生物质能源、木本食用油、林果加工及森林旅游等林业企业投资林业,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林业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林业的第一产业要以营林为基础。要认真研究政策,及时做好全县植树造林总体规划,树立“四增加一消灭”(林木蓄积量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林农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加、消灭所有宜林荒山)的工作目标,建立了植树造林的筹资机制、领导责任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实施“大干3年,投资3个亿全民造林,打造湖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县”的产业发展战略,把植绿、护绿、管绿、兴绿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动员、引导全县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上山植树造林,迅速掀起了全民造林的热潮。要紧紧围绕“生态桂东”这一目标,按照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和绿山富民活行业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强力实施“135工程”(即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30万亩速生丰产林,50万亩综合经济林),实现灾(2008年春雪灾)后三大恢复,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一是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是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之举。桂东县拥有林地面积181.6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3.4%。自2001年以来,桂东县已有99.6万亩生态公益林获得国家和省级补偿。桂东县是湘江一级支流耒水和洣水、赣江一级支流遂水、泉江源头所在地,生态区位优势明显。为此,桂东从全国利益出发,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大投入,将桂东县生态公益林面积长期稳定保持在100万亩左右。二是发展速生丰产林是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使山区林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增加林木蓄积量,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速生丰产林的建设,可以实现商品林的高投入高产出,快速提高商品林的经济效益,促进商品林的产业化发展。因此,建设速生丰产林,既是林业产业化建设的需要,又是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桂东县具有土地深厚肥沃,质地疏松,雨量充沛,气候宜林等与速生丰产林建设相匹配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谓完美结合。目前,辖区内的东洛、普乐、新坊、沙田、青山、大水、四都、宋坪等乡(镇、场)均被列为桂东县发展速生丰产林主要建设基地。基地建成后,30万亩速生丰产林,20年就可进入主伐期,按每年砍伐1.5万亩,每亩出材按8立方米计算,每年可出材12万立方米,是桂东县现在年出材量的两倍,而且可连续砍伐20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把这30万亩速生丰产林建好,桂东林业的永续利用也可以说就高枕无忧了。三是建设50万亩的综合经济林。把桂东打造成油茶大县,把清泉、桥头打造成茶叶之乡、金橘之乡,把寒口、三洞、黄洞、增口、城关打造成楠竹之乡、药材之乡、小水果之乡。

    林业的第二产业要以发展竹木产品加工为重点。要以木材主产区为依托,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竹木产品集散基地,突出品牌宣传,做强做大林业第二产业。林业的第三产业要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发展原生态文化艺术,促进林产品流通、林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发展。

大发展要有大作为

    建设桂东现代林业,我认为就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干3年,投资超1亿元,全民造林,打造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县”的目标,实施135工程,即: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30万亩速生丰产林,50万亩综合利用林,就要让山上绿起来,让林业产业活起来、让林农富起来、让林业执法规范起来、让生态保护严起来、让林业形象好起来。

    1. 构建“点--线--面”协调配套的林业生态体系 建设思路:根据桂东县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特点,自然灾害类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结合“山、水、路、城、村”的地方自然特色,构建起“点--线--面”协调配套的林业生态体系,形成“一城、两沿、三山、多组团”的桂东林业生态景观格局。“一城”,即依托县城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环县城生态景观林提质改造和城区绿化、美化,建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彰显“天然氧吧”、“自然空调城”等自然优势和特色的山区生态城镇。

    “两沿”,即依托境内主要交通道路和江河湖库水系网络,通过沿线(岸)绿化、美化和两侧山地景观林建设,构建起集绿化、美化和生态防护于一体,展示桂东林业生态建设成就的沿路、沿江森林生态景观网络。

    “三山”,即依托东部齐云山、西部八面山和北部鸡龙寨良好的森林植被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生态公益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建成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旅游于一体的原生态森林景观区。

    “多组团”,即根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对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需求,通过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灾后生态恢复、长江防护林、低效林分改造、生态廊道、环城镇(村庄、工业园区)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构建起多组团的林业生态景观板块。

    重点配套建设工程:为构建起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结合桂东林业生态建设现状,重点实施生态公益林优材更替工程、珍稀树种造林工程、中幼林抚育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恢复工程、低产林改造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城镇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工业园区生态防护工程、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工程等。

    2. 发展“一、二、三产业”有机衔接的林业产业体系 建设思路: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使桂东林业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循环产业体系建设,突出“林--油”(油茶产业)、“林--脂”(生物质能源)、“林--药”(木本药材)、“竹--笋”、“林--菌”(食用菌)等复合型产业模式以及“实木板材--细木工板--密度板材--木(竹)碳”等资源循环利用的木(竹)材系列产品生产加工模式。以提高林地生产力为核心,推进商品林基地化经营,做大第一产业;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突出品牌宣传,致力做强第二产业;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龙头,林产品流通、林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发展的第三产业,构建起“一、二、三产业”有机衔接的林业产业体系。

    重点配套建设工程:为提升桂东林业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拓展林业产业链,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根据桂东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重点实施无节良材培育基地、珍贵用材培育基地、油茶基地、中药材基地、毛竹基地、食用菌培育基地、木(竹)材产品加工、茶油精深加工、中药材产品加工、笋(菌)等森林食品加工、森林公园建设及旅游产品开发、现代林业物流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项目。

    3. 打造“物质--精神--制度”完美结合的生态文化体系 建设思路:依托桂东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森林公园、林业科技博览园、林业科技示范区、绿色人居环境,古树名木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物质文化体系;拓展、引申“原生态”发展理念,结合桂东实际,全面推广应用现代生态技术,推广、发展森林文学、森林音乐、森林绘画等原生态文化艺术,并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体、网络的全面参与,广泛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生态理念与生态意识,致力建设先进的生态精神文化体系;建立和完善与生态文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策、制度、机构和组织等,形成科学的生态文化氛围,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审美观,构建起科学的生态制度文化体系。

    重点配套建设工程:着力繁荣桂东的森林文化。桂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红彤彤”的革命历史,根据桂东特有的生态特色,重点实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军规” 颁布地、红六军团誓师西征原生性自然生态景观保护工程,暨“红色”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和展示工程、古遗迹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古树名木保护工程、生态制度和精神文化建设工程;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设、生态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生态约束准入机制建设、桂东生态旅游暨桂花生态文化节、桂东原生态森林蔬菜美食节暨乡村梯田生态旅游节、和谐林区、幸福村寨、生态文明标兵创建活动等。
   
    4. 建设“人才--体制--设施”紧密协调的基础支撑体系 建设思路: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和监 督机构(队伍)建设,强化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深化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公安等森林防护体系建设;建立陆生动物保护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加强现代林业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搞好林木种苗和良种繁育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林业,提升桂东林业基础支撑能力,构建起支撑能力强、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桂东县现代林业建设基础支撑体系。
重点配套建设工程:重点配套实施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设、森林分类经营体制建设、森林资源防护及监测体系建设、林区道路以及站(场)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种质基地及科技苗圃建设、林业干部队伍建设等。 

 

 


 

[编辑:中国桂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 综合信息 - - 汕头农林信息网
桂东县生态功能区治理恢复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广西:退耕还林还出生态经济双丰收
湖南这个森林覆盖率排全省第一的县,360°无死角尽显生态之美
关于对桂东县标准厂房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谈一谈被妖魔化的树种——桉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