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农村,黄鳝可是餐桌上的美味
黄鳝在农村有的地方叫(血春),当然各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黄鳝是一种营养美味的菜。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大面积养殖。那么它的养殖过程是怎样的呢?小编今天带你去看看。
黄鳝多生活在湖泊、塘堰、河道、沟渠、稻田及池沼中的底部,为底栖性鱼类。其适应能力较强,但以腐殖质较多的泥底、偏酸性水域最为适宜,黄鳝性喜穴居生活,通常昼伏夜出。白天潜入泥底及池堤、或石缝中,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活动频繁。黄鳝的活动与水温关系密切,冬季有“蛰伏”习生,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便进入洞穴,进入冬眠状态。翌春,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穴活动和觅食。生存的水温最低4℃,最高40℃,最适生活水温为16℃~28℃。黄鳝对低氧的耐受能力较强,因口腔表皮能直接呼吸空气,所能能够在水体溶氧条件很差的条件下生存,即使出水后,只要能保持皮肤的湿润,仍可存活相当长的时间。

人工饲养黄鳝生长周期为4~6个月可达上市规格,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殖季节为5~9月份,以6~7月份为高峰期。珠江流域繁殖期为4~7月份,高峰期是5~6月份,一般养到10月份即可达到上市规格。一般情况下,2冬龄体长30~40厘米的个体均为雌性;3冬龄体长35~50厘米的个体,雌性约占60%,其余已转为雄性;4冬龄体长47~59厘米,雌鳝所占比例降至30%左右;5冬龄体长50~70厘米,雌鳝比例降至12%;6冬龄体长68~75厘米,已全部转化为雄性鳝。

一般能养殖鱼、虾且排灌方便的水体都能养殖黄鳝,水体大小不限,只要能设置网箱的池塘、河沟、水库、藕塘均可,但水深最好在1m以上,水质较好,中性偏碱(pH值在6.8-7.5之间),同时水温要求变化不大,若池子太小水温易变化,不利于鳝鱼养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养殖黄鳝,技术员讲的这5种管理养殖问题很有用!
黄鳝养殖越冬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黄鳝养殖用水池,池塘,稻田养殖哪个养殖效益高
黄鳝发烧病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养虾人需知:多大的溶氧决定有多大的产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