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1

养肝清热、温肾补脾、清心解热法治口疮

赵某,女,56岁。10月27日初诊。

主诉:持续性口疮疼痛2年,反复加重。

初诊: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口腔内溃疡疼痛,多日不消,此起彼伏,缠绵不愈,重则不能进食,影响睡眠,病重时常服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及多种西药消炎药(包括维生素B2等)无效,先后多次服中药(共约几十种)亦无明显效果。现症:口腔黏膜溃疡5~6处,芝麻大小至黄豆大小不等,周边色鲜红,或覆薄白苔,疼痛影响进食,大便干结3日一行。发育正常,精神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弦细。心电图正常。

中医辨证:口疮(肝脾肾功能失调,水不济火)。

西医诊断:口腔黏膜溃疡。

治法:养肝清热,温肾补脾,清心解热。

处方:乌梅丸加减。

乌梅15g,当归30g,党参15g,附子3g,桂枝3g,柴胡15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生地黄20g,竹叶10g,木通10g,炙甘草10g,决明子20g,肉苁蓉30g,生姜3片。3剂,水煎服。医嘱: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调情志。

二诊:10月30日。服上方3剂后,口腔疼痛减轻,小溃疡处已无疼痛,大便通畅质软,日行1次。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弦细。因其大便已通顺,可去润肠通便之决明子、肉苁蓉,加养血柔肝之阿胶。3剂,水煎服。

三诊:11月3日。目前精神好,口腔溃疡逐渐愈合、已无疼痛,能正常进食,大便稍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弦细。因其大便稍溏,故二诊方去阿胶、生地之滋腻药物。6剂,水煎服。

感悟】此病案口腔溃疡迁延多年,多处求医用药几乎为清一色清热药总不奏效。本病缘于肝郁,横逆乘犯中土,日久又及肾,共成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肝虚失疏,脾虚失运,肾虚不能气化。肝经郁热相对突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肾水寒既不能涵养肝木,又势必侮于脾土,如此则形成了肝木生培无源。肝主升发,性喜条达,赖于脾肾功能之相助,使其生培有源,才能发荣畅茂,木静而风恬也。本病案之肝经郁热之证,与脾肾虚寒不能生培相助有一定的关系。故乌梅丸方用酸温之乌梅为主,是从其性而欲入其肝,合用味甘辛而性温之桂枝、当归养血疏肝;配伍党参归经入脾,补中气而培脾土;复用附子大热之药,温肾阳又祛脏寒;因其肝木不能协水上济而证见上热口疮,故又佐用黄连、黄柏苦寒泻火而清上。乌梅丸是以补肝养血为主、温脾暖肾为辅、佐以清上之法,但病人舌红苔黄腻有心火上炎之势,故合用导赤散清心解热,且大便干结肠道失润,临时加用肉苁蓉、决明子润肠通利。二诊时症状大减,肠道已通,故去肉苁蓉、决明子,加用阿胶增强养肝柔肝之力,使效果更加巩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口疮
口腔溃疡的各种中医治疗法
口腔溃疡之痛(中)视频
醋调吴茱萸末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
顽固口疮?不去治口反治肝?山西中医药毋教授:肝经络舌本要治肝
反复口腔溃疡五年 神疲乏力 纳差腹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