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46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结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  半夏二合半(洗)  大枣六枚(掰)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做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做半剂。


这一条内容相对简单,也容易理解,柴胡桂枝汤在临床上也非常常用。

病家感受感受外邪六七天了,按照自然传变规律,应该由太阳病变成了少阳病,此时病家的表现是依然有发热、怕冷,还有身体的疼痛,也就是原文说的“支节烦疼”,这实际还是太阳病的表现,同时还有微微呕吐、心下胃脘的两旁有些结滞不通,这是少阳病的表现,因为心下两旁就是胁下,也就是“胸胁苦满”的两胁位置。

综合而言,此时属于太阳少阳同时有病,所以治疗上用桂枝汤治太阳、小柴胡汤治少阳,合在一起就是柴胡桂枝汤。

临床上我们需要注意:只有少阳病的时候,只能用和法,不能用汗法,也不能用下法,如果少阳太阳同时有病,那就可以和解跟汗法同用,柴胡桂枝汤就是例子,如果是少阳阳明同时有病, 那可以和解跟下法同用,像是大柴胡汤。

另外,本条是太阳少阳合病,还是太阳少阳并病,仲师没有明确说明,我认为应该是并病,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太阳病,到了六七天才出现了少阳病,并且太阳病依然存在,这符合并病的规律。临床上,合病、并病的治疗基本是一样的。

再说说柴胡桂枝汤,这是桂枝汤以及小柴胡汤两首处方组合而成的,但是药物剂量只用了原方的一半,不是像搭积木一样单纯的组合在一起。由这个情况延伸而来,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两首独立的处方组合形成了新的处方,里面的药物剂量不是原有剂量的叠加,而是按比例增减,柴胡桂枝汤如此,桂枝麻黄各半汤如此,桂枝二越婢一汤亦如此。

柴胡桂枝汤的常用剂量:柴胡9克  黄芩5克  清半夏5克  党参5克  炙甘草3克  桂枝5克  生白芍5克  生姜1片(切)  大枣2枚(掰),七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最后的“本云人参汤,做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做半剂”,这存在错误,人参汤在后文有论述,药物组成是干姜、党参、甘草、苍术,这是针对太阴病的,跟柴胡桂枝汤没有牵扯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原文
柴胡桂枝汤
每天一首小经方 4: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云海邹羿
伤寒论应该背诵下来的398条(101
伤寒论必背条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