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医案116

『医案』(慢性肠炎)刘某,男,38岁,病案号178894。

初诊日期1965年11月1日:腹泻四十余日,日行6~7次,泻前腹痛、肠鸣,常胃脘痞满,饮水则心下悸,时口苦、咽干、头昏、耳鸣,舌苔白,脉沉细。与生姜泻心汤:
生姜四钱,半夏四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干姜一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
二诊11月4日:上药服三剂,腹泻已,上方隔日服一剂调理。


『分析』
一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腹泻,日行6~7次,泻前腹痛、肠鸣,常胃脘痞满,饮水则心下悸,时口苦、咽干、头昏、耳鸣,舌苔白,脉沉细。

1、别六经
1)腹泻、腹痛、肠鸣、胃脘痞满、心下悸、舌苔白、脉沉细——太阴病;
2)口苦、咽干、耳鸣——乍看是少阳病,但在太阴病的基础上,这归属于阳明问题,也就是内里火热引起的。

2、辨八纲
太阴为寒,阳明为热。

3、定方证
病家是太阴阳明问题,并且“常胃脘痞满”,因此定为泻心汤证,腹泻又很明显,因此就选择生姜泻心汤。

胡老此时选择的是生姜泻心汤,并且易黄连为黄柏,单纯看脉证表现是不明所以的,原书的按语揭示了原因——“方中黄柏是代黄连,因当时黄连无货不得已代用”。

这个医案如果没有肠鸣、胃脘痞满、心下悸,也就是没有太阴问题,而口苦、咽干、耳鸣又明显一些,那就是少阳病了,此时的腹泻是少阳郁热下迫导致的,治疗上应该考虑使用黄芩汤或柴胡类方剂。


4、药物的常用剂量及煎服方法

生姜泻心汤:生姜6片  清半夏9克  黄芩9克  黄连3克  干姜3克  党参9克  炙甘草9克  大枣4枚(掰),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六碗,去渣,再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20)
《下痢(腹泻、痢疾)》——胡希恕
[转载]半夏泻心汤几则医案
胃胀,胃痛,胃炎,热结心下——大黄泻心汤
时胃脘痛案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57期】
名家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