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若同济,英长在;如李庄,国不亡——访李庄古镇
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不仅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还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人世沧桑的古老小镇,

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滚滚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物产。
李庄“三白”指的是它的三样特产:白酒、白糕和白肉。
走进李庄就能闻到空气中一股浓郁的酒香,这里有着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古镇上人流涌动,摩肩接踵,买白糕的人尤其多。现在的白糕添加了桂花、玫瑰、猕猴桃等,种类多达数十种,每块售价2元。
每一家餐馆门口都有现切白肉的表演,总是围着一群人在观看喝彩,白肉就是水煮肉,厨师从凉白开中捞起煮好的大块白肉,用大刀片成薄片,晶莹透明。食客用筷子夹起白肉,在筷子上把肉卷起,再蘸调料食用。调料一般是酱油、辣椒油、白糖、醋和蒜泥调制。这样的白肉味道鲜香,肥而不腻。

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
梁思成与林徽因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轰炸了同济大学吴淞校园。8月28、29日两天,日本飞机接连在吴淞校园投下重磅炸弹,美丽校园瞬间成为一片废墟。
为了躲避战乱,同济大学先后辗转迁徙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贺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
1940年夏天,因为多次遭遇日机的轰炸,同济大学打算整体迁移到相对安全的四川。同济大学当时的校长周均时发电报向四川校友求助,请他帮忙寻找新校址。
同济大学旧址
四川宜宾南溪李庄古镇乡绅代表罗南陔得知这一消息,代表李庄向同济大学发出一封16字的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这封电报开启了同济大学在李庄的6年办学历程。
1943年,梁思成在李庄完成了轰动世界的《中国建筑史》。李庄在抗战时期,曾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中国四大文化中心,成为当时中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重镇。

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同济大学的师生开始分批返回上海。
据统计,同济大学1937年有1074名学生,1945年抗战结束时学生增至1995人,期间大学部毕业学生926人。
同济大学在抗战时期历经磨难,校名从未更改,报国之志从未泯灭,培养了以吴孟超院士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在抗战期间学习的同学有20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若同济,英长在;如李庄,国不亡。”这是同济大学刻在李庄的碑文上的文字。
江水苍苍,云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江流滚滚向前,带不走我们对英雄先辈的怀念。今天,我们能够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得感谢当年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前辈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李庄行‖骆小凤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对不起!我要去李庄了!
李庄,长江边的文化古镇
共襄文旅盛会 | 明天直播!宜宾这些文旅元素亮相人民日报《新千里江山图 · 活力四川》
行走丨李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