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随笔:曾文正公嘉言钞(29-5)

十五、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

愚译:扶危救难的英雄,首要的是能经得起心力劳苦,心智和意志上的磨练。

愚感:所谓英雄,即是忍常人之所不能,想常人之所不能,任常人之所不能。那些从心智和意志的磨练中走出来的英雄,方是人中龙凤。

十六、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除异己者,权奸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愚译:过去人们办事,种种掣肘的地方,种种违背初衷的地方,到处都有,历朝历代也都有,很常见。不喜欢别人违逆自己,一定要大家都顺从我的意思,还想方设法铲除所有反对自己的人,这是权奸的行为。听任别人违逆我,而我动心忍性,委曲求全,认为没有敌国外患的威胁,国家常常会亡于安乐,这就是圣贤的用心。以别人对我的违逆,作为对我的德性的磨练,这就跟圣贤差不多了

愚感:唯权是问的文化之下,一定是必欲顺从,且要诛除异己的,这几乎是个定律。得位不正,能力不足,就更不会容忍各种拂逆。

曾国藩说得精细的地方,就在于那个心字。其实权奸的行为,实质上是因为一个“私心”,只要没有把公事当回事,没有把公利当回事,只从个人私欲方面来入手,那么就必须走权奸的路子——排除一切异己而后快。

而如果一个人真有公心,为公利行事,那么不用什么圣贤,他也一定会动心忍性,委曲求全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很简单,一个以事业为目标,一个以权力和利益为目标

可能中国的帝王之术,就在于,手下既要有权奸,也要有圣贤。用权奸来教训属下们听话,用圣贤来标榜自己的开明,用权奸来替自己谋私利,用圣贤来做公事得民心,用权奸来不择手段达成目标,用圣贤来树立榜样功德。

十七、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

愚译:自从立志戒烟以来,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诸神无主。克制欲望之难,也就这样了。不抱破釜沉舟的决心,怎么可能达成!

愚感:曾国藩好像是十几岁就开始吸烟了,很奇怪,古代家庭对男子吸烟倒是从不反对,不知为啥。戒除烟瘾这种习惯,确实是一件极难之事,我想所以曾国藩才会喜欢上了吃瓜子。干啥都得破釜沉舟,所谓破釜沉舟,其实就是立志,确定一个目标。

十八、孙高阳、史道邻皆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为一代之伟人。今已养成膏粱安逸之身,他日何以肩得大事?

愚译:孙承宗和史可法均是极为耐苦,极为坚韧的人,所以才能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干事,成为一代伟人。现在养成富贵安逸之身,将来又如何担当得了大事?

愚感:所谓使命感就是这样,居安思危,以天下为己任,磨练身心,动心忍性,时刻准备着承担重任。不过另一方面看来,现在海晏河清,生活美好的,于是就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现了,这些人一心只为自己而生存生活,反而因为他们从不对国事发表议论或者建议,常说空话虚话,和光同尘,活得很自在。

不论怎样,都是人的选择,既有为私利驱使的,也有为志向驱使的。众人之济济,才有社会之进步。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志向高远,这一点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十九、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也,万化基于此矣。余病根在无恒,故家内琐事,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下人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戒之

愚译:说话言之有物,别乱说虚说,做事持之以恒,别轻易变更,这是以诚意立身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言行的根本。我的问题的病根就在于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所以才会造成家里成天琐事一大堆,今天刚立的规矩,明天依旧不遵循,散漫乱来,家里人都没有常规可循。这样下去,将来管理众人的时候,也必不能让人信服,没有人跟从也就做不成任何事。一定要警惕。

愚感:所谓恒就是现在流行的久久为攻、一张蓝图画到底、战略定力。之所以这样强调,当然就是因为缺乏恒心。一个组织和一个政府,乃至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定力,那就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

昨天强调金融控股,要搞轻资本,要赚活钱,今天说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技术上今天捧石墨烯,明天吹人工智能,后天玩新能源;管理上今天是回归股东利益本源,明天说以客户为中心;产业政策上今天补贴太阳能,明天补贴新能源汽车,后天补贴人工智能。每当新上任,都要问有什么创新,有什么新意。

曾国藩说得彻底——只要没有恒心,就没有常规,只要没有常规,那么一天到晚就是琐事一大堆。恒心来源于志向,其实之前他也强调人立身做事首要的是志向,有了志向,也就是现在时髦的初心,那么才会有恒心。

人只要有了恒心,做事会专一,会去钻研,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吸引力,让其他人愿意跟随。所以你看,曾国藩的管理学或者领导学,都不是说权术技巧,而是直指领导人自己的志向、恒心、素养

所以大家也才会一拥而上去读曾国藩,读完又失望地离开,转而去找机场车站书店里的管理学和鸡汤学。

二十、凡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不打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

愚译:喜欢赞扬和鼓励,厌恶批评和责骂,这都是俗人患得患失的心理。如果这一关不能克服过去,你有再多的学问,有多高的智商,都不过是用来欺世盗名而已。

愚感:一般认为这段话说的是只喜欢听赞誉,讨厌听批评,我个人认为则是指既喜欢听赞誉,也喜欢总是赞誉别人,既讨厌听批评,也从来不批评别人这种行为,也就是说,古代说的君子,绝不是老好人那种,从来只说好话,不说实话得罪人那种。这两种类型的人,在曾国藩说来,都是庸俗浅陋的人。

注意,庸俗浅陋的人,不是指傻帽,曾国藩也指那些有学问、高智商的人,只要你当老好人,只要你讨厌听批评,那么你就是个庸俗浅陋的人。

为什么?这是因为你虚伪,而虚伪的原因就是看重个人利益——利益也不仅是金钱,还有权位和名声。之所以看重个人利益,是因为你心中那个“我”太重

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要管好事,带好团队,一定要能“虚己”,就是不那么看重自己。一旦把私利这个关口过了,那么外部的赞毁就不会对你产生影响,就可以专心与恒心于团队的目标之上,就不会有那么多顾忌和偏见,从而有利于把规划和计划执行到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曾国藩
曾国藩经典语录(细读定有所获)
曾文正公家训最经典名句翻译及作者曾国藩简介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围炉夜话》最精华15句话,有修行才有境界,语言简洁意韵深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