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六课:气血的通道 04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
恒宁乐园 |恒宁浅释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经络的作用和经络的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讲经络的病候,主要有实症、虚症、经气变动失常,还有经气衰竭,各自的表现是什么,希望大家都能有印象。
接下来翻到教材的第78页,我们看一下这个话题——「传注病邪、反应病候」。
由于经络能够沟通我们人体的内外、通达表里,在正虚邪犯的情况下(什么叫正虚邪犯呢?正气虚,邪气侵犯我们了),在正气虚弱,邪气侵犯我们的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了病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传注的一个途径了。
《素问·缪刺论》里曾经讲:「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夫邪之客于形」,也就是邪气侵犯我们形体的时候。为什么说它「客于形」呢?因为它不是主人翁,它是客人,邪气不是天天在这儿的,基本上是正气伴随着我们的。邪气偶尔来,像客人一样。
邪气侵犯我们的时候,「必先舍于皮毛」。这个「舍」,就是把我们皮毛当旅社,它住在这儿。先住在皮毛,那么「留而不去」,它在这儿待着,你没把它赶走,它没有离开,它就进一步地往里走——得寸进尺,从皮毛就到达了我们的孙脉(毛细血管)这里了;到了毛细血管这里,它又住下来了,没走;然后它又得寸进尺往里走,又到我们的络脉去安家了;然后在那儿又住下不走,又侵入到我们的经脉——邪气入侵到经脉,经脉连着五脏,是吧?慢慢整个地已经影响了五脏,也影响了我们的胃肠。
上面这里就明确揭示了,外邪侵犯我们人体的时候,它沿着经络的通路是怎么样由浅入深,得寸进尺地这样做的。这种传导变化的规律,还有病理变化的过程,就在上面这个段落体现出来了。
比如说风寒之邪(风寒的邪气),侵犯我们肌肤表面的时候,一开始的表现就是恶寒发热,我们怕冷、然后发热,头也疼、身体也疼,是吧?好像感冒初期都是头也疼、身体也疼——浑身疼,这个时候,邪气还在皮毛,没往里走;但是你没有阻挡住它,它就继续往里走,进而就入侵我们,入侵到肺那儿,在肺那儿安家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咳嗽、胸闷,或者气促(气短促,不舒服)。
那么又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着多种联络的途径,所以它又成为脏腑器官病变互相影响的传变渠道。比如说,肝脉挟着胃上行,如果肝郁气滞的话,往往就犯及脾胃出现嗳气(打饱嗝),或者吞酸(从胃里反上来的酸水,结果又咽下去了,就是吞酸水)。
肝脉挟着胃上行,如果肝郁气滞——肝这里出问题了,就会引起脾胃这里不舒服,出现打饱嗝、吞酸水、呃逆、呕吐这样的症状。
那么肾脉呢?是从肾往上贯通肝和膈,肾阴要是亏损,就会导致肝阳上亢,然后表现就是头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盗汗这些症状。肾阴亏虚,也影响肝,是吧?从五行上讲,我们知道肾水生肝木,是吧?肾这儿不好,肯定影响肝。
这里讲的是脉。脉这里出问题——肾脉,它是从肾往上贯通肝膈的,从经脉的联络上看,肾这里出问题也影响肝。
我们看一下这个插图,经络传变的几种情况事例。
「由表入里」,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疾病邪气,先侵入皮毛,在这儿安家没走;又往里侵入经脉,在这里安家没走;又开始得寸进尺,伤害我们的脏腑。那么邪气入侵到脏腑之后,在脏腑之间,它也是互相影响的,比如说病邪入到了肝这里,它就影响胃,胃也不舒服;然后这病邪也是「从里出表」,就是从内在还影响外在,比如说病邪入侵肝部了,肝部不舒服了(肝主目),肝这里不好的时候,我们眼睛也不舒服了——目赤肿痛。
有句话叫什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尽量地养足正气、阳气,不要让邪气来入侵。因为它是特别贪婪、不知足的,只要入侵到我们体内,就往坏里搞,越来越严重。可以说病邪(邪气)有魔性,就像魔一样,以破坏为乐。
主编说:此外,由于经络在人体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窍络属的特点和沟通内外、联络表里的作用,所以内脏发生病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经络由里达表(从内到外),从而引起体表相应部位的组织、官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比如说,肝病胁痛(胁其实就是肋骨,我们腋窝以下的肋骨部分)、目赤肿痛;肾病腰痛、耳聋(一般耳朵的病往往是由肾引起的——「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火上炎导致口舌生疮等等。所以在病理情况下,经络也是病理变化的一个反应系统。
就是因为经络它就是个大网络,它一方面是屏障;另一方面互相沟通,内外沟通,脏腑与脏腑之间沟通,所以一旦经络出问题,它也会引起周边所有地区发生变化,这是必然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就是因为经络无孔不入,那么一旦邪气入侵经络,经络出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扩散,是吧?
我们看一下,学了经络学说,我们能做什么呢?
首先,可以说明病理变化,说明病邪传注的途径和疾病发展的规律。前面已经讲过了,在病理情况下,许多外感病的病邪,都是由浅入深,沿着经络的途径向里边传变的,然后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也可以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和传变途径。因为脏腑之间是有经络沟通的,所以病变尚可通过经络途径相互传变。比如说肝气犯胃,肝火浊肺,肾病有水气就凌心(肾这里有水气,也会伤到心这个地方,然后也会伤到肺那里),而心火有的时候还会把这个热移到小肠那里去……
中医一直强调,我们身体是个整体,五脏六腑是一不是二,不是各自为政的,它们是息息相关的。就是因为有这样紧密的联系,我们就可以根据经络的脏腑属络联系和循行关系来阐明这个机理,什么原因构成的这种状况,追根溯源。
然后也可以阐明体表各种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临床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往往可以在有关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或者某些特定的穴位这里出现压痛敏感点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
再说一下,临床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往往可以在有关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或者在某些特定的穴位上,出现压痛的敏感点——就是按压特别痛(有的地方按压起来不那么痛,但有的地方奇痛无比,这是痛点,压痛点,全称是压痛的敏感点);有的时候病理变化,也反应为一些结节或者条索等现象。
那么什么是结节和条索等反应物呢?
主编说:经络上出现了结节、条索状的反应物,通常是指经络阻滞不通的信号。比如说颈椎病,肩周炎的病人,就可以在后脖颈这个地方,或者肩背部的皮肤下边触摸到明显的结节或者条索状的反应物。
我们经常见到有一些颈椎病患者,你去摸他后脖颈那个地方,就好像有个凸起,鼓起来有个肿块一样的,那叫结节;也可能有条索状,像一条绳索一样的、长一点的这种反应物、反应的现象。那么当我们弹拨或者按压这个结节或者条索状的反应物的时候,这个病人就会超痛无比(很痛很痛),就感觉那儿好像粘连了一样。    有的时候,病理过程中,在经络的循行路线上,或者某些特定的穴位,出现压痛点、结节、条索等反应物;有的时候是反应在皮肤上,皮肤的色泽、形态或者温度、电阻也发生变化,或者说感觉上有明显的异常,也说不出来这是什么感觉,就是不对劲儿了。
那这个时候,通过望色(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你过来先看你这个脸色,或者看舌苔,通过循经触诊,循着经络,或者是给你把脉……给你诊疗一番,然后做一些测量,就可以推断疾病的病位到底在哪里,病情的深浅、轻重和进退等等病理的变化。
可以说体表各种病理变化,是有关经络、脏腑病变的反应。因为前面也提到了,邪气入侵我们的时候,从表入侵到里,在内部、在脏腑之间互相传变、传导,然后它再从里再渗透到表,还是会体现在表面上的。
所以说学了经络学说,我们就能够了解很多的病理变化:一个是能够了解病邪传注的途径和疾病的发展规律;再一个,能够了解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和传变途径;还有能够了解体表各种病理变化,它为什么这样发生,发生机理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先学到这里吧。今天也是比较学术性的一节课,稍微复习一下要点:经络沟通了我们人体的内外,通达表里。在正气虚弱,邪气侵犯我们的情况下,经络就成为病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传注的一个途径了。本来经络是传气、传血、传营养的,是汇通信息的,但是病气入侵我们体内的时候,经络成了病气的通道了。如果病邪入侵到我们体表这里,没有及时地出去,它就会往里入侵毛细血管(孙脉)这里;如果没有除掉它,它又往里进入络脉;如果没有除掉它,它又往里进入到经脉;然后影响我们的五脏六腑……太可怕了,是吗?
那么经络传变的几种情况示例,这个插图大家再看一下,因为很形象。病邪是怎样由表及里地侵入到我们的脏腑的,然后脏腑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这里的肝和胃,只是举了个例子,实际上五脏六腑,还有奇恒之腑这么多,不是说只在肝和胃之间互相影响,大家明白。那么里边搞破坏了之后,它还从里再向体表影响我们,让我们不舒服。比如说,它伤了我们的肝,我们的眼睛就出问题了;伤了我们的肾,我们的耳朵就不舒服了;伤了我们的心,心火上炎,我们的口舌就生疮了等等情况。
学了经络学说,我们能够了解病理变化的一些规律、一些原理,这个地方又感觉很科学、很物理,感兴趣的好朋友也可以再看一下,复习一下。
今天先到这里吧。一旦遇到不太容易消化的内容,我们就讲得少一点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病生于气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针灸治病机理
病机学说
《中医真正的不传之秘》
络病的病机及临床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