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以花为食的国家之一,以花为食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以花为食被历史的天空晕染上了厚重的人文内涵,这一点在全世界还真是首屈一指。
花卉,是大自然的恩赐。花卉不仅以缤纷的色彩和动人的姿态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人们的味蕾,为人们的餐桌提供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从屈原“饮木兰之露,餐秋菊之英”,到武则天采百花为糕分赐群臣;从宋代林洪的《山家清洪》、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到清代顾仲的《餐芳谱》。
以花为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食文化的美好记忆,也陪伴着人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以花为食,源远流长
以花为食,就是将四时花卉入馔,做成菜肴或点心食用,色香味俱全,那可是天然香精。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在人与自然的接触中,用自己的味蕾在探索既有着宜人的味道又可以食用的食材的同时,带着芬芳味道的鲜花瞬间就牢牢抓住了先民的胃,并触发了他们的味蕾。
由此,以花为食逐渐进入了先民的视野并成为他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择。
以花为食,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源远流长。早在商代,精通烹调术的大臣伊尹就善于用鲜花制作饮食美味。
以花为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将近三千年。
《诗经·幽风·七月》中即有“春日迟迟,采繁祁祁”之句,说的就是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采白色野菊花入菜的情景。
《诗经·大雅》中的“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说的就是诗经时代的人们采摘木槿花当食材的情形。
诗经《小雅·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说的就是人们采食用野豌豆花的场景。
屈原《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桨”,《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可见,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桂花酒、椒酒、木兰,秋菊这些以花为主要元素的食材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很常见了。
屈原让菊花的植物属性和食用价值进入文学领域,并成为诗歌意象,后来逐渐形成爱菊、赏菊与食菊并行的诗歌风雅传统。
晋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孟浩然笔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是古人理想的田园生活中。
从他们的诗句中,不难看出,菊花一直是诗言志的美好意象,菊花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除了菊花有“以花为食”的文化内涵之外,桂花也是既有作为食材同时也兼具深厚文化内涵的花卉之一。
唐代著名的点心“百花糕”,就是由武则天开创的一道以花为食的美食。
传说,有一年花朝节游园看花时,武则天被百花盛开的景象感染,她让宫女采下各种花朵,和米捣碎,蒸制成糕,命名为“百花糕”,很是美味。
从此以后,每逢花朝节,武则天都制作百花糕并赏赐给群臣品尝。后来的桂花糕也是从武则天的以花为食的创举中得到灵感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的。
桂花除了制作桂花糕以外,还可以制作更多的食物,如桂花元宵、桂花饼、藕粉桂花糕等。
另外,桂花还可制作盐渍桂花、桂花酒、桂花鱼骨、桂花里脊、桂花粥等食品。
到了宋代,以花为食的专著应运而生。
宋代林洪著述的《山家清供》,全书广收博采,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水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述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其中以花为食的记载就多达15种。
明代戴羲著述的《养余月令》,其书分纪岁序,而附以蚕、鱼、竹、牡丹、芍药,兰菊诸《谱》,该书记载的花食就有16种。
此外,明代卢和在《食物本草》中说“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到了清代,顾仲还写出了花卉食谱《餐芳谱》,对花卉的食用部位、调理方法作了明确记述。
以花为食成为一个节日
将花卉与美食结合在一起,把它做到极致,给它一个体面的地位,就是把它变成一个影响的节日。
花神节,也叫花朝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
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岁时八节”之一,花神节由来已久,因常常与中秋节并举,遂形成了“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较为固定的说法,以为良辰美景之意。
花神节的确立初衷就是经过一个万物凋零的冬季,百姓们都渴望在春暖花开、百花争艳、春色满园的时节赏花踏青,愉悦身心。
同时,感受蓬勃的生机,寄托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文人墨客借赏花之题发挥,通过神话传说创造了“花神节”这个百花的节日。
关于花神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庶物异名疏》中说“花神名女夷,乃魏夫人弟子,花姑亦花神”。
《月令广义·岁令篇》中记载:“女夷,主春夏和养之神,即花神也。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
而《花木录》中又说,女夷是魏夫人弟子,因她“善养花,号花姑,故春圃则祀花姑”。
以上说法的共同之处表明,在民间的传说中,花神是魏夫人的女弟子,名叫女夷,因善于种花养花而被尊为花神。
据考证,花神节起源于春秋时期,花朝节习俗初步形成于晋代,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晋代周处的《风土记》记载:“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可见在晋代或更早就正式有了花神节的称谓。
浙江地区的花神节,时间定在农历二月十五,游憩赏花是节日里的重要的习俗。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诗歌中也有“花朝”出现。
如南朝梁元帝的《春别应令诗》有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可见此时花神节已开始流行。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往往与民众生活密不可分。
唐代之前的花神节,风俗多是郊游雅集、觥筹宴饮,文人墨客相邀踏青赏花、吟诗作赋,也有伤春怀旧之俗。
宋代开始,花神节逐渐影响到民间,百姓参与其中的更多是赏花出游、种花栽树、挑菜扑蝶、燃灯祭神、拈香祈福等活动。
饮百花酒、蒸百花糕是花神节的必备项目。所以酿酒、饮酒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花神节的节日标配之一。
古人在花神节酿造的酒称为“百花酒”,所谓百花酒,顾名思义,就是酒用百花、百果、百谷酿制而成。
这正是农民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制作甘甜美酒的生活写照,那些花农、菜农、果农在品尝自己亲自酿制的美酒时,体会更多的是农作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
百花酒因其香醇甘冽而得到了“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泽犹如洞中春”的美誉。
关于百花糕的记载,前文已有叙述。多与武则天采集在花神节百花蒸糕的故事有关。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唐武则天花朝日游园,令宫女采百花,和米捣碎,蒸糕以赐近臣。”这种花糕兼具花瓣的芬芳和谷物的香味,味道极好。
清代光绪年间的《青浦县志》也记载了花神节的百花糕:“群卉遍系红彩,家食年糕可免腰疼,谓之撑腰糕。”
花神节烹饪的百花糕,色彩缤纷、芳香流溢,又营养丰富、精致可口,吃了还会强身健体、免除腰疼之苦。无怪乎上至宫廷、下至百姓,都对百花糕青睐有加。
除了花酒和花糕,花农在花神节还会熬制百花粥。与百花糕一样,百花粥也具有清新的香气和丰富的营养。又有百花酒助兴,恰逢佳节,是以古人们尽意欢庆,乘兴而归。
每一种花都有其独特的寓意,与花相关的传说也都神奇而美丽,正因如此,当传统饮食融入了更多文化内涵,以花为食便广为流传。
如今的以花为食
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悠悠岁月,古往今来,人们对花卉的喜爱从来未曾改变。人们从识花、知花到爱花、赏花,从凭花寄意到以花为食。
多少文人雅士、食神酒客、芸芸众生,采山野百卉、庭院众芳,撷春兰秋菊、夏荷冬梅,或品评秀色,轻煮诗意、小啜浪漫;或细烹间煮,食赏芳华、采益进补。
以花为食,以花为伴,有花卉点缀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有花卉点缀的生活充满闲情逸致,有花卉点缀的生活唯美浪漫。
以花卉制作菜肴和饮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兴起,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以花为食已成为一种吃的艺术,将花卉引入烹调料理,不仅可以使菜色艳丽,而且能够利用花卉的香气和外形,增加饮食的情趣,满足人们味觉和视觉的享受。
我国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以花为食的传统。
能入菜的花卉有桃花、花、玉兰花、牡丹花、桂花、槐花、月季花等,这些花卉大多芳香扑鼻,受到很多人的青睐,而且茉莉花、金银花、菊花还是制作上品饮料的好材料。
还有一些花卉,则占据着常驻中式餐桌大使的位置,如黄花菜、梅花、茉莉花、白兰花、百合花等。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新鲜的黄花可以食用,晒干后也是某些美食中必不可少的好伴侣。
用南瓜花调面炸饼,清香黄亮,别具美味,鲜嫩的洋槐花,因其清香微甜,更是成为儿童生食的佳品。
梅花可以做梅花粥,也可以做梅花汤饼。月季花可制作月季花酱,还可制作月季花糕、月季果酱、月季糖豆瓣等。
茉莉花是熏制茶叶的极好原料,用鲜茉莉花熏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有浓郁爽口的茶味,又具馥郁宜人的花香。
兰花叶姿优雅俊秀,花色艳丽多变,香味清醇久远,不仅极具观赏价值,其大部分品种的根、茎、叶、花还具有较高的保健食疗之功效。
兰花的食用烹饪方法颇多,煎、炒、炖、煮均可,像以兰花为点缀而做成的兰花肚丝、兰花肉丝,以及春兰炖鸽、寒兰炖肉、生烫秋兰、墨兰汤等,就是深得资深美食家推荐的美食。
而花中精品白兰花,因花香浓烈,是香料工业和熏制茶叶的上好原料,同时白兰花也可做成粥。
此外,我国常食用的花还有玉兰花、茉莉花、蔷薇花、凤仙花、睡莲花、紫苏花、薄荷花、玫瑰花、菊花、茶花、荷花、樱花、昙花、康乃馨、洛神花等都可食用。
在中国名菜单中至今保留着桂花丸子、桂花干贝、菊花三蛇、芙蓉鸡片、菊花龙凤骨汤,还有玉兰花瓣炒肉、鸡冠花炒牛肉、昙花鸡蛋汤、百合炖肉、凉拌石斛花等。
以花为食已升华为融汇养生和营养学的中国饮食文化。
在我们常见的花卉中,芬芳怡人的玫瑰花可清热解渴、益人容颜;月季花能活血消肿、治疗痈痛。
菊花素有“延寿客”的美誉,可明目、养肝、益寿;兰花能清除肺热,桂花有暖胃散寒的功效,茉莉花生发强肌,桃花美人容颜等等。
花卉不仅是餐桌的一道风景线,一定程度上还有珍贵的医药价值。
譬如兰花,《本草纲目》中就记载:兰之花有解郁、调气、和血、宽中;茎部可治失眠,清瞳提神;叶子治阴虚、盗汗。此外,兰花还有开胃清肺,下气平肝的功效;果实有治疗呕吐、目翳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鲜花之中含有多种于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
以花为馔,不仅色香味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疗疾祛病、延年益寿的医疗、保健功效。
如有“隐者”之美誉的菊花能散热、明目、养肝;芬芳怡人的玫瑰花可清热解渴、益人容颜;被誉为“花中皇后”的月季花具有活血消肿、治疗痈痛的作用。
此外,兰花能清除肺热,桂花能暖胃散寒,茉莉花能生发强肌,夜来香能益脑安神,桃花可以美容养颜;山茶花治疗痢疾有奇效,凤仙花还可治疗痛经。
小话诗词
以花为食,是人类生活意趣与养生哲理的凝练,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以花为食,是现代生活的瑰丽,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与饮食观念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来自于大自然的绿色食品,愈来愈受到追崇和爱戴,意在养生健体的花食热潮再起。
时光的脚步不曾停留,人们对以花为食的情结与日俱增,以花为食也成为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以花为食,是时尚文化的载体,以其赏心悦目的缤纷靓丽、芬芳怡人的香韵美味、天然独特的滋补功效,极大地迎合了现代人自然和谐、唯美浪漫、健康养生的生活追求和审美趋向,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和质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