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古道77】虎(阜)岭古道:连接黄山白岳间
(马万亭)

题记

虎(阜)岭古道南起黟县西递镇潭口村虎(阜)岭下组,北至休宁县蓝田镇儒村大源组,全程约7千米,最高海拔520米。古道南连徽安(庆)古道,北至黄山汤口,为古时齐云山(古称“白岳”)至黄山的主要岭路,明万历年间,徐霞客两游黄山,均走此路。(全文4100字)
古道评价指数
精彩指数★★☆☆ 危险指数★
强度指数★★★☆☆ 完好指数20%

(岭北一段古道)
—1—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时光回流到明万历年间,汤显祖潦倒之际,友人吴序劝其到黄山、白岳一游,顺便拜见退休重臣许国,以重修师生之谊,图他日东山再起。
尽管汤显祖笔下的“黄白游”只是一个隐喻,但至少说明那时的黄山、白岳“组合游”已是一个成熟的“旅游套餐”,黄山、白岳间的游道自然成了“黄金旅游线”。
在汤显祖之后的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二月初二日(阴历),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徐霞客畅游白岳,再往黄山,对这条“旅游线路”是这样记录的:
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初三日,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下而复上,又越一重,两岭俱峻,曰双岭,共十五里。过江村,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
两年后的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初三日,徽州秋意斑斓,徐霞客故地重游,走的还是这条路。
四百多年的时代更迭,如今这条穿越“黄白”间的千年古道,大部分已被公路覆盖,唯翻越虎岭(地图标注“阜岭”)路段因公路绕道而被保留了下来。

时值仲秋,天渐凉,桂香氤氲,绿依然蓬勃着,像水一样覆盖着徽州大地,我们从屯溪出发,过渔亭,经西递、潭口,到达山坞尽头的虎岭下村。
村庄不大,仅二三十户人家,房屋是沿溪而建的,门前便是路,也是当年黟县到虎岭的古道。溪不宽,很干净,水浅浅地流淌着,小鱼儿在水草间游弋,清澈,宁静,与两边古拙斑驳的房舍映衬着。
房舍的门牌上写着“西递镇潭口村虎岭下”,黟县公安局监制,上面还有二维码,应是近年更新的。在黟县方言里,“阜”“虎”同音,之前我所获知的信息,不管山岭还是村庄,都叫“阜岭”,地图上也是。在此见到当年“虎岭”之名依旧,心中顿生一股暖意,只是不知虎岭上的这条古道是否还能通行。
古时,虎岭下是一处丁字路口,一路至黟县,另一条路便是白岳。按村民指点,我们沿小溪向山坞行进,路在田埂间蜿蜒着,山峦一层层列,涧水自山坳出,汇入这条路边的小溪。
夹持在山坞间的是一片片水田,鳞片状铺叠在局促的山峦间,与溪水交错着。
或是两边山脚的柴草过于浓密,我们行至珠坑进来的山坞汇合处,也未找到古道入口。

(穿越草丛)
前两天刚下过雨,行走在田埂间,本就不便,泥淖里还可能有蚂蟥在嗷嗷待哺,我们便不再回头“找路”,而是沿着“轨迹”(网上下载的)方向,强行穿越山林草丛,向古道靠拢。
这个季节的青草和灌木与夏季无异,青绿,坚硬,浓密且深不可测,我们走的“路”完全是用登山杖一下一下“打”出来的,从山坞的溪涧边,到山坳里的茶园地,从山脚的灌木丛,到山腰的杉木林,每往前挪动一步,都和探险似的。
每次探秘黟县境内的古道,“找路”似乎已是常态,我们找到古道时,已接近第一层山脊,距离驻车出发已过去两个小时。

(找到古道处)
—2—
古道是从前面山坳上来,恰好与我们隔着一条山脊。后到村中访问老农时得知,丁字路口有一座岭脚亭,极好辨认。或是刚才走得太急,遗憾地错过了。
沿山坡而上的古道,平缓且厚实,宽度达1.5—2.0米,铺设路面的石板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古时也算得上一条“高速公路”了,只是如今绝大部分路面已经被尘土枯叶遮蔽,即使裸露在外的石阶棱角也已被岁月染成黑色,完全看不出其原来的质地和色彩。
古道的身段还在,它肌肤已被时光淹没。
过山脊,是一段缓缓而上的横排路。路上的草是自然生长的,开花便开花,结果便结果,以前年度枯去的草茎也还夹杂其中,只是它们没有山脚下的草丛那样浓密,我们用登山杖拨打两下就可通行了。
然好景不长,前行不足百米,倒伏在路上的大树又将古道阻断。
树倒下该有几年了,已枯死,缠绕在树上的藤蔓和荆棘却异常繁茂,像一堵厚实的绿墙杵在我们眼前。幸好我们带了砍柴刀,左右开弓,从中砍出一个“洞门”,大家才勉强通过。
实际上,我是很想把这些堵在路上的枝丫藤条全部砍掉的,但确实没这个必要,砍尽了又能怎样,世间的路没人走,也就不再是路,柴草砍了,明年不是还要长出来吗?此刻,我们放下身段,弯个腰,也就穿过去了——这似乎与我这个年龄段的心境有些相似。
这样路段几乎是一处接着一处,这里砍通,没走几步又被挡到了,不是树木倒伏,就是山体塌方,或是路面塌陷,柴草和荆棘编织起一张张巨大的“网”。我们就像一群洄游的鱼,在网箱密布的河流里,艰难地穿行着。
清理乔木和灌木相对简单些,最难对付是藤蔓和芒草。藤蔓交错纵横、九曲环绕,像一团乱麻,砍也砍不断,扯也扯不完,其间还夹杂着各种荆棘,即使我把砍柴的“童子功”用上,也还是有多处皮肤被割伤。芒草更是让人无从下手,不但其叶片像刀一样锋利,年复一年的生长,干枯的,新生的,交织在一起,其密度已达“密不透风”状态,向前迈进1米,费时至少5分钟,况且随时还要预防着那些挂在枝头、盘在地面上的爬行动物或软体动物。
前行约1小时,见到一座路亭,也是这条古道上唯一残存的古建筑。
路亭依山临路,条石垒砌,拱形结构,拱顶已部分毁损,似有亭额痕迹。路亭内壁设有佛龛,佛碑已不知所踪。据珠坑村一老农介绍,这条古道是蓝田村的一位“地主”捐建的,路亭也是,名“马万亭”(音)——不知是不是那位“地主”的芳名。
路亭内的石凳已塌落在地,地面上是潮湿的尘土,已无法供人歇息。
过路亭,古道开始向岭头方向攀升,且越往上,柴草越浓密,到达岭头时已是下午1点——这段不足2公里的古道,我们却整整走了2小时。

岭头平旷,南北各有石垒砌,面积近1000平方米,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是密密实实的芒草,青纱帐一般覆盖在这座曾经人来人往的山岭上。据岭北大源村一村民介绍,以前沿途都是茶园地,岭头有座“大房子”,路是从“房子”里穿过的(应是一座穿心亭,或有佛物供奉)。
我们沿着古道路径,砍去芒草,辟出了一条“廊道”。
“廊道”下是厚实的房屋地基,偶尔还有陶罐、瓷片等曾经的生活痕迹。尤其北面石塝,高达三四米,全是方方正正的块石垒砌的,至今基本完好。石塝下有一株银杏树,高十余米,冠幅近10米,是这座山岭上唯一活着的古物。
遗憾的是,由于柴草浓密,人没其中,驻足北望,无法看见“片片可掇”的“黄山诸峰”。
下行的路依旧荒芜堵塞,我们挥刀砍伐,边砍边下,到达山脚已是下午3:30,沿山坞古道出,至坞口大源村已过4点。
大源村临近夹溪河,“溪甚阔”。该村是否为当年的“古楼坳”,尚待考据。
夹溪河自棠梨岭出,过蓝田,在休宁海阳汇入横江。蓝田距大源村不远,那里有座“拱北廊桥”,肇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徐霞客是在大源附近涉水过河的。
—3—
至蓝田后,去黄山的古道与现公路基本重叠,但徐霞客从齐云山到虎岭的路径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至黟县渔亭过河,再缘溪北上,后东转西递,过珠坑(猪坑),再上虎岭的。这一路径明显呈C字形,为此,我以徐霞客《游黄山日记》为脉络,再次实地走访。
徐霞客是从齐云山上的榔梅庵出发的,到山底岩脚村,计十里路,与其《游白岳山日记》中描述的上行路程基本一致(……至岩下,已幕,登山五里,借庙中灯,冒雪蹑冰,二里,过天门,里许,入榔梅庵……)。
徐霞客游白岳时,山底的“登封桥”已建成,但他并未过桥,而是“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的,然后“循别溪,依山北行”。查阅明万历己亥年(1599年)鲁点编撰的《齐云山志》,其收录的“岳图”中,已有登封桥,且有“登封桥,在白岳麓东,黟川之要津”等文字记载。
据2011年版山志载:登封桥肇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二十四年(1596年重修),三十二年(1604年)因山洪而毁,时任知县主持重建,后又圮,再复建。
徐霞客未走登封桥,而“渡大溪”,或因桥被水毁后尚未建成。当然也不排除他特意渡船,感受青山碧水的徽州之美。

(南溪桥)
“南溪桥”就在登山步道起点“天下第一名山坊”处,桥长3.2米、宽2.7米,拱顶题额“南溪桥”三字,落款不详。过桥前行约50米,即为古码头,现建有凉亭和石埠。南溪桥是去码头的必经之路,桥下仅一山涧流过,极隐蔽,故历代山志均未记载。
原“天下第一名山坊”已于1973年被毁,现石坊为近代复建。细看旧志“岳图”,“天下第一名山坊”并非紧靠“南溪桥”,至少相距几十米,因此才有“循麓而西,抵南溪桥”的描述。过桥,即可“渡大溪”。
笔者还走访了东亭村。东亭村在横江与虞溪河汇合处,据一老者介绍,以前虞溪河上有座石桥(“东亭桥”,建于明朝末年,明代山志有载,今圮),是休宁至祁门方向的官道,桥有廊亭,内有商铺(老人祖上是在桥上开店的),桥两端店肆沿街而建,日日人声鼎沸。桥东是座码头,其上是一条沿溪北上的石板路,齐云山下来的游客,过登封桥或渡船至此,然后沿溪北上。古时,新安江上的船只,到了东亭基本是终点(汛期可达黟县渔亭),故有“只知东亭、不知渔亭”之说。
旧志“关梁”篇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
东亭市,南溪。桥东市,桥西市,白茅。
说明“东亭市”古已有之,随着现代交通的更迭而沉寂在历史的故纸堆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年去黄山的古道是沿着虞溪河东岸北行的,而无需绕道渔亭(齐云山至渔亭距离9.5千米)。且虞溪河沿途形胜与徐霞客文中描述基本吻合。

(古码头位置)
从东亭沿溪北行,青山盈翠,峰峦耸峙,至6千米处,两山收窄,溪水集聚为潭,且峰石嶙峋,势如绝壁,形似“门阙”,蔚为壮观。登高北望,视野阔达,土地平旷,高铁黟县东站就坐落此处,与文中描述的“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完全契合。

(“山门”)
从“山门”前行5千米为“珠坑口”村,左至西递,右行2.5公里至公路尽头,为珠坑(猪坑)村。
在珠坑村,走访了两位老人,确认古有“官道”经此,以前有石板路。走进村中,当年人来客往的痕迹依稀可见,这个毫不起眼小山村,竟然还是1949年黟县解放前夕,县人民政府的成立地。
珠村至虎岭下约3千米,有机耕路,与前日所走路径接壤。

(珠坑、珠坑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古道43】黟县棠梨岭古道: 一条即将消失的古官道,“黄山阿诗玛”或许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黄山最全摄影旅游指南!转发收藏
读解徽州:千年、四季、十二时、此刻
行走古道用脚步丈量风景
出徽州记(十四):太黟古道第一村
皖山皖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