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仲全|难忘当年徒步进城读书
userphoto

2023.04.22 山东

关注

儿子在昭通城打工,听说我要去城里办点事,便开车来接我。坐在舒适的小车里,行进在麻昭高速的隧道内,看着车窗外两排闪亮的壁灯向后“飞”去,当年徒步进城读书的艰辛场景不禁又浮现脑际。

1972年,小学毕业的我考入昭通地区第二中学读书,由于离家太远,我们这些农村同学只得携被住校、排队打饭。
不论春夏秋冬或昼长夜短,每天只有两餐饭食。而五分钱一份的菜,连汤带水只有几个“救生圈”(油珠珠),和着那半斤票的两掺饭,下肚不久就饥肠辘辘,时时搅得你心烦意乱,谁还有心思听课。每周刚上两天课,便在心里盘算着还有几天才到星期六,怎样跑回家去吃顿香香的饱饭,然后再背上一饭盒回校……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苦苦熬完上午四节课。我们一帮住校生冲进食堂挤到午饭,狼吞虎咽地吃完,挎起那个多用帆布包包,急急忙忙往家奔去。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国家正处于经济凋敝时期,虽然有了土石公路,但每天行驶的汽车屈指可数,多半是人力手推车和大马车在路上艰难地蠕动着。对于我们这帮穷学生来说,谁还敢奢望乘车回家?几十里的山路,硬是靠那两只小脚丫子一步一步的蹭回去。由于思家心切,一路想的只是如何吃饭,如何开口向父母要下周伙食钱,走路的疲劳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在家与父母姐妹度过了那个快乐的夜晚,第二天早晨,我还要跟着大人们去出个早工,哪怕只得一两个工分亦在所不惜。收工回家吃饱午饭,把书包塞满洋芋和酱菜,紧紧揣好父母凑给的三四块钱,依依不舍地踏上返校的路,在烈日或寒风中艰难地行走着。

一个炎热的星期天,我耗了足足六个钟头才从靖安家里走到昭通城。行至市中心的辕门口,看到冷饮摊子(其实也就是几碗木瓜凉粉摆着),实在挪不动步子。衣袋里左摸右摸摸出几个镍币递将过去,买了碗木瓜凉粉美美地喝下肚去。送还碗时,不小心落地砸碎,被迫赔了两角钱。正当我闷闷不乐地走在怀远街上时,背后忽然传来“等着——等着——”的呼唤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卖木瓜凉粉的大妈。

“小同学,还你的两角钱。”“不是赔碗了吗?”我疑惑地问道。大妈喘着粗气告诉我:“打烂了碗是该赔,但你也不是故意的。你一个农村学生回家要点钱也不容易,我们领导说算了。”大妈解释清楚,我才颤抖着双手接过那两角钱,眼里流出感激的泪花。以后上街,每当我行至辕门口,双脚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深情地注视一番那个水果冷饮摊位……

如今,喝着高档饮料亦不如当年那碗木瓜凉粉可口,花着数千元工资也没有那两角钱珍贵,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大妈做了30年的糯米饭,7元一小碗,大家叫它安家糯米饭
昭通各县杀猪饭哪家强?快来看看!
昭通特色美食城携手策倍
为小失大
胡吃海喝,阆中江湖行
酸辣凉粉这样做,可以当饭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