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启示录157:老子的用兵之道
导读:
老子是怎样看待战争的?老子一方面告诉我们不要主动挑起战争,同时又告诉我们应对战争的最高原则,这是为什么?老子的军事思想和兵圣孙子的宗旨一致吗?对我们有何启发?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道德经》第69章,老子用非常精炼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战争应该坚守的法则。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01.
老子也是引用别人的话,就像我们今天引用他的话一样。
他说,精通用兵之道的人有这样的说法,我不敢主动的去挑起战争,只能采取被动防御的战略。不敢主动地去进攻一寸,而宁可暂时后退一尺。
是谓行无行,也有另外的说法,是谓行无行(hang)。是讲自己的军队有很好的排兵布阵,但是看起来却没有,感觉到很没有章法。
攘无臂,讲自己的士兵们、战士们,已经鼓足了士气,但是外表看起来却非常地松懈,没有战斗力。
扔无敌,是讲自己暂时回避跟对手进行正面的交锋,看起来好像没有敌人一样。
执无兵,是指自己已经对战争需要的兵器、粮草、器械,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但是却让对方看起来缺这个,少那个,好像根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不主动挑起战争,战争发生的时候不正面迎敌,先以退为进,然后用假象迷惑对方。

02.
读完这段《道德经》,我们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道者不主动挑起战争呢?
这还应该回到老子前面讲的三宝上面。有道者,他一定是有慈爱之心的,他一定是爱护天下苍生的。
大家想想看,只要战争一旦发生,就会有大量的人会因为战争牺牲,不管是作战的士兵,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会有伤亡。
所以一个有道的人,他不会主动去挑起战争。
而且,打仗往往是为了争夺利益,这也和有道的人“守柔、处下、不争”的法则相违背。
所以有道的人,他不会去争,不会去抢,也不会去为了争抢而让自己的战士、让自己的百姓,遭受不必要的伤亡。
另外一点,一个有道的人一定知道战争,不简简单单是人命的牺牲,还会大量地消耗财力,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会让自己的国库变空。
这又和有道者的俭德不相符,因此,从节省民力的角度,有道者也不会主动兴战。
再有,战争往往是为了争夺土地,就算不太在乎土地,也在乎争夺国际地位,争夺影响力,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那么想要赢得威望,想要出风头,想要当老大,这跟有道者“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也不相符啊!所以有道者,当然不会去主动侵略和打压别的国家。
这就可以看出来,主动挑起战争是完全背离了有道者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有道者对此是持而保之的。
因此,一个有道者他的武装力量是用武力来制止侵略,是用来保家卫国。而无道者的武装才是用来欺负弱小、抢地、抢钱、抢国际地位,性质上根本是不同的。

03
那么,我们要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是,有道者为啥要先退让呢?敌人已经打上门来了,为什么不主动迎战呢?为什么要让自己看起来那么窝囊呢?
其实,这本质上也是有道者的智慧,和他慈、俭、让的表现。
《孙子兵法》上讲得更清楚:夫兵形如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兵法最核心本质就是避实击虚,挑起战争那一方,他之所以敢挑起战争,一定是有一定的实力,或者实力上跟自己相比明显占有优势,他才敢挑起战争。
第二个,他刚刚挑起战争的时候,队伍的士气是最旺的,他们取胜的心是最切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正面迎敌,一方面我们很有可能会吃大亏,会有大的代价,代价太大。
就算是浴血奋战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自己一方的伤亡代价也会过大,还是不符合有道者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
另外,战争往往都是马拉松,不见得能够速战速决,所以要保护有生力量。
而且战争上大家都知道骄兵必败,敢来欺负人的队伍,一定是气势汹汹的,一定是很自命不凡的。
如果应战的一方,一开始表现得不够勇敢,而且很软弱,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一打就跑。
这样的话,一次又一次地可以消耗原来对方旺盛的士气,同时也可以让对方慢慢变得麻痹大意,变得轻敌,从而放松警惕。
这样反而可以让自己的队伍把这个气越憋越足,士气越鼓越旺。
这样的话,才能在对方松懈的时候,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时候发起反击,力争做到损失最小化,战果最大化。
战争一开始,有道的一方,防守的一方,一步步退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有勇又有谋的战术安排。

04
那么第三个问题是,老子为什么要提醒我们“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呢?
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对待朋友要讲诚信,那对待敌人,当然要反过来了,就是要欺诈。
《孙子兵法》上也讲: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还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打起仗来,双方都要尽可能地把对方摸得一清二楚,都应该尽最大努力不让对方摸清自己,自己知道对方的越多越好,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越少越好,一定要做到信息不对称。
所以呢,要对对方的兵力、战术安排呀,摸得越清越好,而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力量和作战意图。
要精心谋划,多给对方发烟雾弹,造成对方误判,能让他们产生误导的信息越多越好。从而可以实现牵制对方,而不是被对方牵制。
因此,有智慧、有谋略的将领,一定是早早地就做好了一切战争准备。但外表却看起来毫无章法,像没头的苍蝇一样。
明明是治军很严格,纪律很严明,故意要给对方传递一个纪律松散、士气松懈的印象,就是想让对方轻敌。
一个越是把对手当回事的将领,越要千方百计地使对方不把自己当回事。
自己队伍的士气,暗中已经鼓舞得很旺,但是一定制造一个假象,那就是自己的队伍看起来很颓废,很没有战斗力。
明明是武器装备准备得特别充分,粮草、后勤物资准备得特别充足,却故意让敌人看到这边是缺兵少粮,仓促应战。
本来有非常清晰的战略和战术安排,却千方百计地让对方感觉手忙脚乱,没有章法。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麻痹对方,消耗对方的士气,等待时机,避实击虚。
其实就是有招若无招,有备若无备。
就是要千方百计的给对方传递假信息,目的还是少伤亡、少消耗、代价最小、战果最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九章
第六篇 兵 道
第69章 哀者胜矣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忍,不是认输,而是为了赢到最后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得寸进尺源自此章的不敢进寸而退尺
道德经 第六十九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