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启示录052: 为什么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导读
大学的篇末,曾子为什么两次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为什么职位越高,越不能用力聚敛私财?为什么执政者把小利还给小民,能够藏富于民,自己执政时才能有更多的钱可用?为什么执政者宁可要个贪污公财的贪官,也不要一个帮助自己搜刮民财的官员?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大学》书中的最后一段,曾子告诫我们生财有大道,还告诫我们,仁者是以财发身的,只有不仁者才以身发财,阐明了他的财富观。
然后他又继续提醒我们: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01
这句话啥意思呢?也就是在上位的人好仁,那么在下位的人就容易好义。而没有一个好义的人,对他自己该负的责任,不尽职尽责,不有始有终。国库里的财富没有不属于君王所有的。
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为目标的大人物,没有必要,也千万不要像普通老百姓那样,贪财和爱财。
因为天下国家的财,都是帮他来实现政治理想的依靠。已经贵为一国之君了,甚至是天下之主,就不能有任何的私人财富了。
一个真正的君子大人,最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去关怀和保护天下的苍生,要去实行仁政,让老百姓感受到执政者的仁爱。
这样的话,他们才会更拥护执政者,并且更有积极性去创造财富。
老百姓的口袋里有钱了,国库自然也就更容易充实,执政者执政也就有更好的财力作为基础。
这就是前文所讲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的良性循环。
那反过来讲,执政者想要执政的时候,有财可用,就必须让老百姓更有精力,更有积极性的去靠劳动创造财富。
想要执政的时候麻烦更少,就要让老百姓拥护自己,遵纪守法,而能够让老百姓全力劳动生财,而不是去作奸犯科,大前提是他们要有安全感和获得感。这两点只有仁爱百姓的执政者,才能够做到。
所以,执政者要想让老百姓创造财富多多的,给执政者带来的麻烦少少的,那就必须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广施仁政。
02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曾子继续引用了鲁国的贤臣,孟献子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有车一乘的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计较那些养鸡养猪的小事和小利了。
家里有个冰窖,可以满足祭祀用冰的这种官员,地位已经这么高了,待遇已经这么丰厚了,你就不要再去想着养牛养羊去赚钱,图利了。
已经有100乘兵车的小诸侯国,千万不要去蓄养那些,帮你来搜刮民财的家臣。
作为一个小诸侯国的国君而言,与其有这样帮你来搜刮钱财的家臣,宁可有一个偷盗公家财富的家臣。
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获财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03
其实这段话也很好理解,一个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自己拥有和掌控的财富越多,既要分清利益的大和小。
要能从大处着眼,要聚焦于大事要事,而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谋天下国家的大利,而不是自己那点蝇头小利。
本身已经拥有了大权大财,就不要像小市民一样去争小利了,要把小利让给那些小民,让小民有安全感和获得感,从而实现有人有土有财有用的良性循环。
失民心不就是失人了吗?失人就失才失用,就会进入无才可用的恶性循环。所以,贤大夫孟献子才会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因为前者的危害要成倍甚至十倍、百倍于后者,会让执政者失去民心,从而失去执政的基础。
04
这样分析完了,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国家的执政者要把百姓的拥护,百姓的安定,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当成他们最大的无形财富,最重要的财富。
这样的话,才能够让执政的基础更加牢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才可能更加稳固。
否则的话,政权和自己的执政地位,都会失去根基,执政地位就会有危险。所以曾子才会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只要执政者做到了仁爱百姓,尽到了一个执政者该尽的义务,让天下苍生有安全感和获得感,你还愁没钱可用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解“平天下”之平
君子的格局:以财发身,以义为利
太上,不知有之
以义为利
齐桓公想富国强兵,便下令收重税。管仲说:“收重税不如免税,我们只需垄断百姓生存的必需品,比如盐和铁,然后加上百倍的暴利卖给百姓,就能聚敛比收税高于千倍的财富,老百姓也不会因此而造反。”齐恒公照办后果然
《大学》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